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50章 给庞统指明道路(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不等诸葛亮接着说,庞统就击掌笑道:“倘若整片田地中,都是这种粗壮的稻穗,粮食产量翻倍也不是问题。”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庞统瞬间发现,这还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

       试想,现在的一株稻穗,多在百八十粒谷子的,这一株多出三五十粒、甚至百十粒的,一亩田的产量总计下来,最少都是提高五成的产量,甚至产量翻倍都有可能。

       若是再加上诸葛肥的增城,一般良田亩产五石不成问题!

       这就不只是奇迹了,用天降祥瑞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这个思路还是确实可行的。

       在稻谷抽穗的时候,将那些颗粒较多、植株粗壮的稻穗,都移植到同一片良田中,施以最好的肥料,辅以最好的人工照料,等收获的时候,这块良田中的稻谷,就是最好的稻种了。

       甚至,庞统还想到,一年又一年的这么优选下去,最终长出五六百粒、乃至上千粒谷子的稻穗,貌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总之,最粗壮的植株,都移植到同一块良田中,秋收时的稻种肯定是最好的。

       而且,庞统还想到,这已经不止是稻谷可以这么选种了,就连大豆、麦子等等,只要是五谷之类,只要是粮食之类的,好像都是可以这么选种的。

       思路很明确,只要投入人工,最多两年,就能看到粮食的增产。

       至于说,想要达到他庞统预想中的亩产十来石,这就不是三五年之功了。

       ……

       民以食为天。

       别说是粮食产量翻倍了,就是增产三五成,就足以走上神坛,与神农氏比肩。

       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增加了,老百姓就都能吃饱饭,谁特么还愿意去造反呢?

       天下从此太平不敢说,但最起码,减少了那么几分天下大乱的因素不是?

       大青石旁,沉默了半晌。

       庞统在发散思维,诸葛亮却在等着庞统回过神来。

       良久,庞统回过神来,叹道:“优选稻种如此简单,此前却为何无人发现呢?”

       诸葛亮笑笑:“世间,从来不缺少美丽,只是缺少发现美丽的那一双眼睛。”

       “田地之中,从来就不缺少那些长势最好的稻谷植株,农夫们或许有发现,但那他们整日都在为生计发愁,哪里还有多余心思和精力,去想着优化稻种什么的?”

       “而咱们这些所谓才智之辈,一向自视甚高,偶尔在农田中转转,就已经是亲民之举了,又何曾真正的正视过农耕这个问题,又何曾想过使粮食增产这个问题?”

       “最优良的稻种,其实一直在田地之中,就缺少咱们去发现罢了!”

       “这便是我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

       “只要咱们沉下心来,用心去发现这些无处不在的学问,什么丰功伟绩,什么名留青史,只若等闲尔!”诸葛亮拍着庞统的肩膀,总结道。

       其实,这个时代的儒生也好,那些自命清高的谋士也罢,大多都是夸夸其谈之辈。或许辅佐诸侯治理一县,或者治军,都有些才能,真要是让他们发展民生,只怕是为难了他们。

       民生,那是什么东东?

       老百姓只要按时缴纳赋税,就是天下太平了,谁又会去关注田地中的粮食如何增产!

       就连原主前世,虽然将蜀汉治理得仅仅有条,却也倒底没有什么真正的惠民之举,没有什么真正惠及千秋万代的发明,流传下来。唯独一个诸葛馒头,还是因为南征孟获的需要,才勉力发明出来的;其中,或许还有妻子黄月英的功劳呢。

       如今,他诸葛亮早已非原主,追求长生之道是最高目标。

       但在达到最高目标之前,他诸葛亮还需得出山辅佐刘备。

       至少,得辅佐刘备成就三分天下的霸业,他诸葛亮才能了却大部分因果,有望长生之道。

       想要辅助刘皇叔更快成就霸业,后世那许多提高生产力的知识,诸葛亮说不得就要用上那么一星半点儿的。但这还不够,仅靠他诸葛亮一人,即便是抄袭后世,也终究是忙不过来的。

       于是,已经被他说动,也准备投效刘皇叔的庞统,就是最好的助手了。

       庞统的智商不差,只要稍微旁敲侧击,都不需要他诸葛亮去引导的,庞统就能发现、发明很多东西。就像这稻种的优选问题,诸葛亮仅仅只是提了一嘴,庞统就知道该如何优选稻种。

       如此聪明的助手,诸葛亮可不想放过。

       再者说,他诸葛亮已经是修士,那些惠民之举,那些功德无量的发明,例如诸葛痘、诸葛肥,还有这稻种的优选等等,他搞一搞还无所谓,正好为他积累气运呢。

       但是,诸如诸葛弩这等大杀器,还有黑火药等等,诸葛亮是不准备再沾手的。

       这样的发明,正好交给庞统去完成。

       反正,庞统又不需要气运的说,也不在乎气运多寡的说。

       ……

       又过半晌,庞统有些踌躇,有些不好意思,吭哧了好一会儿才道:“这优化粮种,确实能提高粮食产量,也是功垂千古之善举,孔明兄,你看?”

       言下之意,却是想让诸葛亮将这事儿交给他来做。

       后世之人,各种窃取商业机密,窃取科技成果的事例,不胜枚举。

       但这个时代,哪怕是敌对,也是要讲究名誉,讲究脸皮的。

       譬如说原主前世,因为祁山小道不好运粮,于是诸葛亮的木马流牛应运而生。

       但是,是司马懿抢劫了一批木马流牛之后,他可以使用,也可以研究,但他却不会昧着良心说,这木马流牛是他司马懿发明的。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节操。

       庞统想要优化粮种之功,但这个方法却是诸葛孔明提出来的。

       而且,庞统推测,只怕诸葛孔明已经在着手优化粮种的布置。

       这个时候,他庞统想要参与,甚至还想单干,这未免就有点夺他人之功的嫌疑。

       虽然,庞统也可以抛开诸葛亮自己干,但他的节操还没有如此无下限。更何况,诸葛孔明还是他庞统的好友,他就更不能这么干了。

       诸葛亮摇头失笑:“士元兄,按说,这优化粮种的大功,让给士元兄本也无妨。”

       “只是,这优化粮种,与诸葛肥,却是相辅相成的。”

       “士元兄也知道,小弟如今已是修士,最需要的就是气运加身。”

       “如今,这优化粮种与诸葛肥合在一起,少说也能令粮食产量翻倍。如此大功,功在千秋,功德无量,气运又是何等庞大,小弟实在无法相让。”

       看着庞统明显失望的眼神,诸葛亮苦笑。

       他都这么点拨了,庞统居然还没有想开,还在沉浸于优化粮种之中。

       “士元兄,我刚才就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

       “士元兄又何必纠结于,区区一个优化粮种呢?”

       “须知,咱们都将出山辅佐真龙,士元兄难道就没有想着其它发明,能辅助刘皇叔成就霸业的发明么?”诸葛亮再次点拨道。

       这回,他就不能像优化粮种那般点明了。

       因为,一旦他诸葛亮点明,他庞统应该在兵器、甲胄这方面想办法,将来庞统真的发明出战场利器来,他诸葛亮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战场利器,都带着杀伐,普通人将之发明出来,倒还没有大碍。

       但修士沾染了此发明,必然要削减气运的。

       他诸葛亮现在凝聚气运都嫌少,怎么还会沾染这些。

       只有庞统自己想到这方面,才不会与他诸葛亮有多大牵涉。

       ……

       辅助真龙成就霸业的发明?

       庞统不傻,很快就想到该怎么做了。

       真龙想要成就霸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钱粮、兵马、城池、人才,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现在,城池和人才这两个方面,他庞统想不出还有什么好的、与之有关的发明来。钱粮方面,有着诸葛孔明的粮食增产计划,也不用他庞统操心。如此,剩下的,可供他庞统大展身手的,就只有兵马这方面了。

       兵马又主要分两个方面,士卒和兵器。

       至于训练什么的,这是武将们该操心的事儿,与他庞统何干?

       士卒也不是他庞统的发展方向。

       毕竟,士卒都是通过招募来的,又是数量庞大,他庞统又不可能凭空变出许多将士来。

       如是,能够让他庞统挖掘潜力的,就只有兵器了。

       刀枪剑戟什么的,也没有多大潜力可挖掘。

       但是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却有着很大说道的。

       投石机,大黄弩,弩车,冲车等等,这些都是有着发觉余地的。

       这一刻,庞统想起了儿时的一些玩具。

       ……

       朝食过后,庞统迫不及待告辞,准备回去就展开研究。

       这时的庞统,脑子中装满了各种机械原理。

       虽然说,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诸子百家就隐逸鲜有闻。

       但立志成为谋士的读书人,绝大多数对诸子百家都有涉猎。

       像诸葛亮和庞统他们,兵家、墨家什么的,自然更是精通。

       所以说,机械什么的,原主精通,庞统自然也不陌生。

       “士元兄且慢!”诸葛亮拉住急匆匆就准备离去的庞统,说道:“待我收拾一番之后,咱们一同前往鹿门山吧,我要去拜见庞师叔,有件事情还得请庞师叔出面做主呢。”

       “何事?”庞统难得分心,好奇问道。

       “亲事!”诸葛亮也不隐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