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风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补昨天保底章节一,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谢谢。)

       ……

       归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宜出行、宜祭祀。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浩浩荡荡的队伍,追随皇帝步伐。

       岱宗。

       泰山的底、腰、顶,各有祭坛一座。

       那是开皇年间,高祖皇帝封禅所建。

       打着节省民力的幌子,杨天子不曾修缮新的天台,仅仅打扫一番。

       杨天子此举实则是缩短时间,以免节外生枝。

       杨天子也想弄得隆重一点,奈何时不予我啊!

       礼部、太常寺的官员,早早就位。

       鼓乐、钟瑟不断。

       身着五爪真龙袍,杨天子龙行虎步,登上第一座祭台。

       坛中旌旗招展,猎猎作响。

       置香案一张,放大三牲、小三牲等祭品。

       杨天子上前,抓起桌上匕首,轻轻划破手指,滴血入三只金樽。

       点燃一炷香火,杨天子躬身三拜。

       相应的,众臣伏地九叩。

       钟乐停下。

       场面一度寂静。

       杨天子端起金樽,一杯洒地、一杯泼天。

       杨天子清肃喉咙,大声道:“朕,杨氏子俭,敬告黄帝:朕,生于后世,资质鲁钝,庸碌三十余年。当有孝帝失驭,天下纷纭三立,祸遗百载。乃幸承继皇位,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行封禅之祀,愿复君之为。然,彼此去岁月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怎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此歃血祭奠。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杨天子神情肃穆,喝干金樽中酒,再拜以礼。

       “咚!咚!咚!”

       鼓声铿锵。

       “喝!喝!喝!”

       群情激亢。

       杨天子一步一步的丈量泰山之高。

       行至山腰。

       杨天子步入祭坛,重复繁琐礼仪。

       唯一不同的是,取足之血,非手之血。

       杨天子大声道:“朕,杨氏子俭。敢敬告地母:朕,伏地而拜,依土而生。取生灵之气,作万物之表。地母有德,养育万物。福润天下,功大无量。特此歃血祭奠,求地母保佑。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杨天子二次喝干金樽中酒。大礼参拜。

       向上的道路愈来愈险,随行队伍走的艰难。

       不少体力虚弱的大臣,几乎咬牙切齿的前进。

       似吴凡一等的武人,略显轻松的不要不要的。

       左顾右盼间,吴凡瞄到先前封禅过的几位帝王于石壁上凿刻的字迹。

       纵风吹雨打,依稀可辨其中内容……

       嗯。

       不客气的说。

       十句有八句是自己吹牛比。

       想来杨天子一样会那么做。

       吴凡不觉得泰山封禅有何神异处,甚至以为不过是吃力不讨好的瞎折腾。

       但。

       瞧瞧杨天子那返老还童,轻健矫捷的步伐。

       瞧瞧诸位皇子那激动莫名,恨不得代替杨天子的劲头。

       瞧瞧世家士族出身大臣的垂头丧气,偶尔流露出的不甘神情。

       【有意思?】

       吴某人腹诽的厉害。

       先后祭拜过代表“人”的黄帝轩辕,代表“地”的后土娘娘,终于轮到代表“天”的苍穹。

       杨天子割破眉心滴血。

       杨天子端起金樽,大声道:“朕,杨氏子俭,敬告天神:朕,恭承大宝,二十一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特此歃血祭奠,不敢居功,谢天命以为皇,使朕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伟。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杨天子三喝樽中酒水。

       不算完。

       礼部的官员,将准备好的玉牒呈献杨天子。

       杨天子刚刚说的是大家的请求,他得有点儿私人请求……历代有封禅泰山的帝王都会写,多为求长生不老之类虚无缥缈的废话。

       杨天子神情专注的写上几句,用明黄丝绸掩盖,亲自放入石室。

       至此。

       泰山封禅,全部结束。

       大隋以武立国,故而很多时候的做事风格,显得相当简单粗暴,一点儿不磨叽。

       假如换做其他朝代的帝王,没准儿祭奠仪式,得弄个十天八天的呢。

       下山的路途,杨天子连颁两道圣旨。

       第一。

       改年号为“承天”。

       其意大概是自诩承天之命,趁机神化皇权。

       第二。

       大赦天下。

       除犯有十恶大罪者,皆可免除责罚。

       黄昏时分,队伍归泰山脚下的行宫。

       有大臣欲谏言还朝,不得果。

       概因。

       杨天子称病不见任何人。

       且。

       杨天子将保护自己的兵马,该成冀州牧韩成带来的兵马。

       风云乍起。

       ……

       ……

       泰山行宫的修建,宛如缩小的皇城。

       核心地段由杨天子牢牢占据,外围布满兵马。

       再有是皇子、大臣等住处。

       楚王临时下榻地。

       杨珏跪坐,膝上横剑。

       剑,无鞘。

       长有三尺,锋芒四射。

       杨珏跪坐,面前立牌。

       牌,有字。

       上书:亡弟,杨氏子业之位。

       杨珏跪坐,目光怔怔,轻抚剑身。

       并拢食指与中指,杨珏轻轻一弹。

       “嗡!”

       剑鸣。

       杨珏头不回的命令道:“给我梳梳头吧!”

       萧氏连忙过来,低眉顺眼儿的精心给杨珏打理发髻。

       杨珏又道:“取我的甲胄。”

       萧氏一个哆嗦,依言而行。

       【要动手了?】

       萧氏暗道。

       银白色的甲胄,刀痕箭创无数,甚至有斑驳的血渍留存。

       萧氏见过这套盔甲,在杨珏的寝室当中,与那块灵位一起。

       萧氏摸过这套盔甲,欲图殷勤的将它擦拭干净,反险些让杨珏剁掉双手。

       颤抖的给杨珏穿戴好甲胄,萧氏涩声道:“殿下,你……”

       杨珏斜睨萧氏一眼,目光尽是的寒冷,再无不复从前的温柔。

       萧氏瘫坐地上,感觉不妙。

       杨珏转动手中长剑,背负于身,伸出空余的手,薅住萧氏的长发向外拖。

       “殿下!殿下!殿下!”

       “饶命啊!”

       萧氏惊叫、讨饶、挣扎。

       杨珏嫌心烦,一掌打昏萧氏。

       继续走。

       门外伫立余老。

       余老身着戎装,挂鬼面玄冥甲,背插尺长无柄金刀九把,手握一杆丈二劈风刃,胯下一匹浑红兽,威风凛凛。

       杨珏默不作声的提着萧氏,翻身上得一匹健壮的白马。

       余老声音沙哑,道:“你不是说等吗?怎又改了主意?”

       杨珏瞧瞧昏暗的天,言简意赅道:“我没改主意,泰山封禅已结束。”

       余老的脸覆盖铁面,看不出什么表情。

       思忖甚久,余老摇头道:“他起疑了,否则不会换韩孝先卫戍周边。”

       杨珏笑笑,道:“知子莫若父!我早对你说,我们的一举一动,瞒不了他!”

       杨珏补充道:“他在等我!”

       余老一惊,脱口道:“那你还……”

       杨珏打断余老的话,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余老深吸口气,挥手示意卫队随行。

       杨珏传下命令,在一处宫殿,召集上百人。

       许多平常老死不相往来的大臣,面面相觑的对视,心中剩下的唯有——你也是楚王的人?

       楚王的实力,展现无遗。

       “咵咵咵!”

       步履声声,兵甲相击。

       杨珏走入。

       “拜见殿下!”

       众臣躬身行礼。

       杨珏挥挥手,背对门口,拄剑而立,虎视四方。

       气氛瞬间压抑。

       兵部尚书高颍大皱眉头,凝视杨珏,道:“殿下夜间披挂甲胄,是为何意?”

       高颍投靠杨珏,为的是从龙,他看好杨珏的潜力,却并不知杨珏的真实目的。

       杨珏骗了很多人,包括高颍在内。

       杨珏龇牙笑着,并不答话。

       高颍何等人物,心念翻转之下,严厉喝道:“殿下莫要自误!需知……有些名声要不得!”

       杨珏摇摇手指,微微偏过脸。

       “嘭!”

       一道身影,重重摔落地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