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惊(2)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延和殿中,赵祯已经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快快,替朕将宫里面今年新酿的米酒选最好的几坛取来……”他立刻吩咐着:“朕要去谢祭神恩!”

       感生大帝,在这位官家心中的地位,立刻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比任何佛祖菩萨、道祖金仙都要高!

       因为,佛祖菩萨、道祖金仙再厉害,也不能和感生大帝一样庇佑子嗣,福佑国家,赐下圣法啊!

       而种痘法的成功,更意味着,他这个君王的统治,已经得到了天地鬼神的认可。

       这很重要!

       天人感应,在这个时代,可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或者说思想这么简单。

       而是统治根基!

       所谓君权天授,于是君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底层的百姓和官吏,是最相信这种事情的。

       所以,君主方要粉饰种种神迹,做出谦卑的姿态来应对上苍给出的任何暗示与提示。

       赵祯的宠臣林,之所以一直被人排挤和打压,最主要的缘故,其实不是林常常入宫和赵祯讨论房中术的三十六般变化。

       而是林竟然曾经说过‘灾异什么的,不值一提,陛下不必介怀’这种蠢话。

       在士大夫大臣看来,这就是真正的佞臣了。

       甚至比蛊惑和忽悠周厉王用‘专利’的那位荣夷公还可恨!

       因为荣夷公只是要钱,林却要诛心!

       威胁等级,当然不是一个级别。

       “官家……”张惟吉在旁边看着赵祯的神态,小心翼翼的提醒:“臣以为,您应该先召集两府大臣,将此事告知,然后再做打算……”

       “不然,此事若传到辽国,难免有瞻圣听……”

       赵祯于是立刻醒悟过来:“张卿说的对!”

       “立刻诏两府大臣来此……”他摩挲着双手:“朕要将大喜之事,与宰辅分享!”

       这位陛下,最是爱惜羽毛,在乎世人看法,尤其是辽人的看法。

       就像去年正月初一,出现了日食。

       朝野议论纷纷,很多士大夫都认为应该取消朝会、酒宴,在别馆招待辽人派来的正旦使,但两府大臣却都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做没有先例。

       富弼于是和吕夷简争辩:若是这样的话,万一契丹取消朝会、酒宴,那么我国岂不是很尴尬?

       吕夷简没有鸟富弼,但是,后来从派去辽国的正旦使回来报告辽主取消朝会、酒宴,在别馆招待宋使的事情。

       赵祯当时尴尬的只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因为,他堂堂大宋天子,被辽国看了笑话,国际影响很不好,友邦惊诧。

       于是,便命令撤销了不许官员越级言事的禁令,尤其是台谏官,可以随时上书言事,其奏疏可以不经中书。

       如今,自也是一般。

       张惟吉于是立刻去传令,但他刚刚走出延和殿没有多久,便又折返了过来。

       “陛下,寿国公入觐朝贺!”

       “快宣!”赵祯笑了起来。

       于是,片刻之后,赵昕穿着整齐的皇子衣冠,在刘永年的牵扶下,步入这富丽堂皇的延和殿中,来到自己父亲身前:“二郎听说太医局种痘法成,特来恭贺阿耶,愿阿耶从此德侔天地,泽及鸟兽……”

       赵祯听着自己儿子稚嫩的奶音,心里面美滋滋的,得意的不行,当即道:“此吾儿之功也!”

       便让张惟吉上前将赵昕抱到自己面前来。

       他抱着赵昕,坐到龙座上,拿着下颌的胡须在爱子粉嫩的脸上亲昵的摩擦着:“二郎且与阿耶坐此以受百官恭贺!”

       赵昕如何不乐意,当即亲昵的抱住父亲,在他身上蹭了蹭,使劲的卖萌以讨好。

       在他的前世,穿越之初,他是做不出这样肉麻的事情的。

       但现在,他已再无丝毫顾忌之心。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如是卖萌可以得到权力,他不介意从早卖到晚。

       因为人生很长,阻碍很多,作为君主,若连这点脸皮都拉不下去,注定会被文官玩到死!

       没多久,首相吕夷简与他的参知政事们,就先后来到了延和殿。

       然后,大宋首相与参知政事们,就看到了一幕让他们终身难忘的温馨场面。

       龙座之上,当朝官家毫无君王威严的半躺着,而那位春坊中的寿国公,则趴在这位官家胸膛上,抓着他的胡子,一根根的似乎在数着。

       宰臣们面面相觑。

       “终究是仁厚之君啊……”吕夷简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看着这个画面,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年他年轻的时候,曾听说过的故事。

       至道元年,太宗已经垂垂老矣,于是终于接纳了参知政事寇准的建议,册立皇太子。

       便诏封寿王、开封府尹赵元侃为太子,并为其改名赵恒。

       于是,太子按照传统,正衣冠而垂衣裳,接受汴京百姓的参拜。

       当时,万人空巷,数不清的百姓,拖家带口来瞻仰国家储君的丰姿。

       甚至还有士大夫不远数千里,风尘仆仆而来。

       没办法,那时,距离最后一位被广为承认的中国太子册立,已经过去了百年。

       国家无储君,神州四分五裂。

       于是,许多传统的士大夫,在见到了太子的时候,竟激动的昏厥过去。

       更有名士、老臣,纷纷交口称赞太子的仪态:“此真社稷之主也!”

       太宗皇帝见此,竟心生不满,当着寇准的面说:“四海心属太子,欲致我于何地?”

       还是寇准机灵,连忙劝解:“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固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

       但灾祸并未因寇准之语而消解,反而萦绕于汴京城内外。

       当年,开封府大旱,以太子兼开封府尹的赵恒下令蠲其受灾十七县当年全部田税。

       于是,有野心家趁机散播其实根本没有遭灾,只是太子要收买人心的流言。

       有御史窥伺圣心,趁机请求核查此事。

       赵恒于是战战兢兢,彻夜难眠。

       幸亏,当时被太宗皇帝特别从外郡调来核查此事的时任毫州防御推官王钦若排除了所有阻难,做出了‘确实遭灾,理当蠲免’的结论。

       由之,王钦若终真宗朝,备受礼遇、优待。

       无论朝野如何变动,他的地位始终不变。

       便是真宗晚年,见到了在资善堂中,受到群臣拱卫和拥戴的太子,也就是当今官家,心里面也未尝没有想法。

       或许,也就这位当朝这位官家,才能像现在这样,不受外界议论的丝毫影响,对那位国本毫无防备与猜忌之心。

       想到这里,吕夷简就领着参政们,上前大礼参拜:“臣,特授行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夷简,伏拜陛下御前,恭贺陛下,圣德天成,泽懋四海,降以伟力,痘疾则伏,此诚至圣至德之宏业也!臣谨代天下,谢陛下洪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