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299章 工匠精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世界上有三种人最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第一种,有才华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妙人就不说了,能掌握某一种技能的人,同样会使自己别具魅力。

       比如说,城市街头,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用简易设备敲出节奏超强的鼓点,或者弹拉出动听的曲子。比如说,一个破衣烂衫的拾荒者,用捡来的粉笔在墙上画出惟妙惟肖的涂鸦,或者写出一笔漂亮的字。

       可以肯定地说,优异的技能,会让人们忽略容貌和衣衫,对技能拥有者产生好感。很多时候,强烈的反差会放大该人技能的真实水平,让好感出现爆炸式扩散。这种社会效果,其实验证了一句古语——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第二种,孝顺的人。

       所谓“百善孝为先”,无论一个人犯了多大的错,只要他是一个孝子,都会抵消掉一些人们对他的憎恶感。

       最常见的一个例子,犯人声泪俱下跪谢父母生养之恩的画面往往具有一种触动人心的柔软力量。

       恶与善相交织时,人们更愿意相信人生来本善,只是后天走入歧途。

       第三种,外冷内热的人。

       都说“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从这句话里往外摘关键词,其实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度和新鲜感,而要论新鲜感,绝对是外冷内热的人占据绝对优势。

       究其原因,其一是跟外冷内热的人越相处惊喜越多;其二是这类人往往能给对方带来一种征服的满足感。

       山景城,Zibbo餐厅。

       阳光从餐厅对面的街角移过来,透过窗户照在边学道对面的祝德贞身上,晒得祝德贞条件反射地微微眯起眼睛。

       边学道见了,问祝德贞:“要不要换到我这边坐?”

       祝德贞微笑着摇头说:“我喜欢坐在有阳光的地方。”

       阳光下,两人相视一笑,一种混合默契、欣赏和彼此认同的氛围油然而生。

       这种氛围跟男女之情无关。

       因为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祝德贞左手无名指上醒目的蓝钻铂金戒指给边学道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从一开始,边学道就在心里默认祝德贞是有夫之妇,这也正是他没像“防着”孟婧姞那样防着祝德贞的主要原因。

       至于说打听祝德贞是否真的结婚了,那根本是一种非常欠妥的行为。

       在社会上,打听异性婚否,大多会被视为感兴趣和发起追求的前兆。

       边学道若是找人打听祝德贞结没结婚,被问的人心里会怎么想?

       难道说想给祝德贞介绍对象?

       有人信吗?!

       另一方面,祝家本身近似隐身豪门,而就算不隐身,祝家的层次也决定了等闲人接触不到祝家核心成员的私生活领域。

       所以,祝德贞是否已婚,找一般人根本打听不出来,而能打听出来的人,又难保不会把事情说给祝德贞听。

       这么说吧,如果边学道跟祝植淳打听祝德贞是否结婚了,然后祝植淳不小心把这事说出去,边学道怎么面对祝德贞和祝天养?

       真出现那种局面,事情就尴尬了。

       至于说动用刘行健的力量调查祝德贞是否已婚,那更是病得不轻的行为。

       自我感觉再怎么良好的人也不会觉得出现在身边的女人全都对自己别有用心或者特别来电。再者说,祝德贞是祝天养的女儿,祝天养是祝家最深不可测的一个人。

       动用暗处的力量调查祝德贞,一旦被祝天养发现,那事情就说不清了。倒不是说就怕了祝天养,可为了调查祝德贞是否结婚而跟祝天养生出龌龊,太过不值。

       现在……

       看着沐浴在阳光下的祝德贞,边学道心里只有一种情绪——欣赏!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

       因为就在刚刚,祝德贞连续展现了三种容易获得别人好感的品质——有才华、人孝顺、外冷内热。

       关于硅谷餐厅前景的三条理由,完美展现了祝德贞强大的商业逻辑。而对桌上瓷器餐具产地的手到拈来,又展现了祝德贞不凡的品鉴能力。

       在边学道的印象里,前一个让他惊艳其能力的女人是傅采宁。正因为他欣赏傅采宁,所以两人相识这些年一直保持一个朋友多于上下级的关系。

       现在通过跟祝德贞的接触,边学道发现祝德贞是傅采宁的加强版!

       还有……

       刚才祝德贞说到祝海山时的情绪波动,特别是祝德贞不经意的那句“我看过相关调研报告……可直到现在”,这句话表明祝德贞一直将已经逝去的爷爷的遗憾藏在心里,并且一直在关注陶瓷产业的发展动向。

       这样一个有才华、有见识、外冷内热、将已逝亲人的遗憾深藏于心的优雅女人,边学道若是生不出一丝欣赏之心,那要么说明边学道双商有问题,要么说明边学道审美观有问题。

       边学道的双商和审美观都没有问题,所以他对祝德贞的态度出现了质的改变,于是几秒钟后,边学道开口问祝德贞:“还需要我帮你跟马斯克说说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吗?”

       祝德贞干脆地说:“需要。”

       “好!”边学道点头说:“这件事我会尽力。”

       以边学道的身份,这算得上一个非常难得的承诺。因为到了他这种层次,基本都是一言九鼎,不会信口开河,言而不信。

       边学道既然说出“尽力”两字,那就代表至少有七成把握说动马斯克,甚至不惜动用他和马斯克之间的“人情”。

       祝德贞听了,跟边学道对视两秒,说道:“说说就好,不要勉强,我的理念也未必就是对的。”

       边学道闻言笑了笑,抬手招呼服务生买单。

       结完帐,边学道抽出一张20元的美钞放在餐桌上,冲服务生微微点头。

       这么多的小费不常见,服务生真诚地跟边学道和祝德贞连说两声“thank-you”,礼貌地离开了。

       看着服务生的背影,祝德贞小声说:“你给多了。”

       边学道笑着说:“刚才你把这里的餐馆说得那么惨,我才想着多给点。要知道Kki科技没有食堂,还指望这些餐馆吃饭呢!”

       两人走出餐馆,穆龙从停在路边的车里下来,要给边学道开车门。

       边学道见了,扭头问祝德贞:“这条街不长,一起走走?”

       听见边学道的邀请,祝德贞没有立刻答应,她看着前方的街道沉吟了几秒,说:“好。”

       知道什么时候进,知道什么时候退,知道以进为退,知道以退为进,“祝氏之花”说的不仅仅是美貌,还有智慧。

       午后的卡斯特罗大街上人不多,阳光被道旁的树枝遮挡,洒落一地斑驳。

       走了差不多有200米的路,边学道开口说:“刚才说到工匠之心,你怎么看待匠人精神?”

       扭头看了边学道一眼,祝德贞目视前方,不答反问:“制造业才关心这个名词。有道集团主攻IT和文娱,你怎么突然对匠人这个词感兴趣?”

       说到这儿又扭头看了边学道一眼,祝德贞目光灼灼地说:“难道你想转型实业?”

       我靠!!!

       边学道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过问了一句话,居然就被祝德贞猜到了自己要干什么。

       这个妞会读心术?

       还是某种尖嘴动物成精变的?

       看见边学道的样子,祝德贞勾着嘴角笑道:“别掩饰了,你的道行还差那么一点意思。放心,我不会问你要做什么,也不会跟别人说。”

       走过一扇橱窗前,祝德贞站住盯着橱窗里的女装看了几秒,然后一边走一边说:“有些浅薄之辈鄙视匠人精神,认为在标准化时代,机器人生产线才是致胜大势,还说什么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精神限制产能,过犹不及,得不偿失。”

       边学道只是点头,没有插话。

       祝德贞接着说:“有些人只看到了匠人表面的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惜代价,不厌其烦。只看到了匠人身上的自负、苛刻、超出物品使用功能的过度雕琢和低性价比。”

       说着说着,祝德贞的语气渐渐变得铿锵起来:“殊不知,匠人的精髓不在物品,而在心态和精神。”

       “我爷爷说过,匠人的本质,一是认真,一是敬业,一是负责。匠人二字最核心的价值,不是追求奇技淫巧,也不是刻板教条,更不是守旧不化不思进取,而是弘扬认真、敬业和负责三种精神,形成一种被全社会认同、接受、发扬的常识性社会文化。当静下心来认真负责地做事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主流风气,这个国家必定潜力无穷。”

       在一个小花坛旁停下,祝德贞转身说:“按照我的理解,匠人,其实是一个具象的认知载体,因为相比于空洞的认真、敬业和负责,匠人看得见、摸得着、接触得到,把他们推出来当标杆,无论是宣传还是参照,都十分方便。所以,宣扬匠人精神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打造社会风气的手段,当然,想要获得理想的宣传效果,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必须保证匠人拥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否则无论怎么宣传都是白费力气。”

       厉害!

       这一刻,看着面前的祝德贞,边学道心里隐隐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祝德贞的见识和才华让他钦佩。

       正想着,祝德贞忽然看着边学道问:“你旗下有一个视频网站吧?”

       “有。”

       “你的子公司有摄制团队吧?”

       “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