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陛下还是不聪明亚,找我办这事,一天就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李彦龙,你真不是个东西!蛊惑陛下实行此物,你难道不知道大魏如今国库空虚吗?”

       走出皇宫,一脸阴沉的顾言便指着李彦龙大骂。

       “李大人啊,你发明的此物,好是很好,可现在大魏根本没钱打造,你说一郡之地,也能承受,动辄就是五十郡,这哪里是大魏能承受的啊?”

       “是啊,是啊,李大人,你平日看起来也不是那种做事鲁莽之人啊,你快点去找陛下,好好与陛下说,可别瞎折腾了。”

       “李大人,没事就别乱搞些东西出来,你能完全保证此物能让大魏粮产翻倍?”

       不少官员也齐齐开口,跟着顾言大骂李彦龙,武官们也有些愤怒,这如今陛下刚刚提到北伐,好不容易大家有个盼头了,结果你又整这一出?

       你这不是在这里恶心人吗?

       “我,不是,你们,哎呀!”

       李彦龙也郁闷了,怎么好端端的骂自己啊?

       这又不是自己搞出来的,是许清宵啊,许万古啊,你们好端端骂我作甚?

       李彦龙想要解释清楚这玩意不是自己捣鼓出来的,但陛下已经说了,暂时不允许自己说出去,一开始自己还很好奇,如此利国之物,为什么不说是许清宵做的?

       现在他明白了,女帝这就是想要让自己先背黑锅啊,等东西顺利出来了,再告诉大家这是许清宵的。

       难受,想哭啊。

       “李大人,以后没事当真不要胡思乱想,害人害己!”

       兵部尚书骂了一句,直接走人。

       “李大人,周大人说的没错,搞出个这种东西来,水车?利国神器?有没有问题还不知道,天下粮产翻倍?开什么玩笑。”

       刑部尚书张靖也骂了一句,随后离开。

       “害人害己!影响大魏,你当真是罪人!”

       户部尚书顾言骂的最凶,说完就走了。

       至于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则只是摇了摇头,没有骂李彦龙,就是有一种不应该现在拿出来的感觉。

       武官们直接一点,一些难听的话彼此起伏,骂的李彦龙攥着拳头走了。

       好气!

       非常气!

       但气又能怎样?还不是许清宵惹出来的事。

       不行,我要去找许清宵一趟,这锅我才不背。

       当下,李彦龙也离开了,去守仁学堂去找许清宵。

       只是到了守仁学堂后,却发现许清宵不在学堂当中,而是去了大魏藏经阁,也没办法了,只能让人传信一句,若是许清宵回来了,立刻通知。

       很快,朝堂当中水车工程之事,也瞬间传开了。

       一时之间,众说纷纷。

       百姓们得知,这水车工程可以增加粮产,自然是十分高兴,但听说要将国库所有银两拿出去建造水车,大家莫名觉得有问题了。

       尤其是有人再故意煽动谣言,说这水车其实并没有那么好,之所以南域府都收成会多,完全是因为南豫府都土质极好,再加上一部分的运气成分,导致收成变好。

       甚至很快又变成了,南域府都压根就没有这种事情,是南豫府府君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故意报多了四成,而工部尚书李彦龙好大喜功,向陛下汇报。

       没想到陛下竟然真的相信了,于是乎想要大力发展水车工程。

       但让工部尚书李彦龙没有想到的是,陛下太想要发展农业,以致于愿意将国库所有银两投入其中,文武百官都不答应,而女帝一意孤行。

       这个版本还算好的,没过几个时辰,谣言又变了,而且变得极其可怕。

       说是工部尚书李彦龙与南豫府府君勾结,想要蒙骗陛下,因为有个南豫府百姓来到了京都,告知大家,南豫府都的确有几座水车,但造价并不是特别贵,几百两银子就行。

       有效果,但大不大不确定,毕竟他又不种田,但感觉有作用,只是作用没那么大,而李彦龙为了贪墨银两,直接将建造水车的价格增长百倍。

       牟取银两,实乃诛国之策,好在百官们慧眼如炬,早就看穿一切,在朝堂之上直接痛斥李彦龙,所以李彦龙现在也不好受。

       还有什么国库刚刚有了银两,工部没有得到多少拨款,李彦龙心生计谋,与南豫府府君合谋,骗取国库银两,女帝也被蒙骗其中的谣言也出现了。

       这种谣言一出,半真半假,一瞬间得到了大魏京都所有百姓的支持。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百姓开始大骂李彦龙,说他好好一个工部尚书,不去研究真正有利于百姓的东西,反而想着如何赚钱捞钱。

       国库刚有钱就迫不及待想要瓜分,当真不为人子。

       甚至已经有人在李彦龙院外大骂,还有人丢鸡蛋菜叶,若不是刑部第一时间派人过来,只怕会闹出大事。

       可以说仅仅只是几个时辰的时间,大魏京都的百姓上上下下都在大骂水车之事,这后面要是没有人再煽动,那就有鬼了。

       此时。

       安国公府内。

       兵部尚书周严,信武侯,广平侯,射阳侯等侯爷齐齐聚集在此,齐国公和卢国公也来了。

       大魏武官一脉的半壁江山都来了安国公府。

       见人到齐,信武侯第一个开口。

       “国公,你说陛下今日所说的水车,我等到底该如何抉择?我看陛下的样子,好像很认真啊。”

       信武侯第一个开口,说出自己的顾虑。

       “水车之事,的确利国,至少老夫看起来是这般,这个李彦龙,平日看起来木呆无比,可没想到真搞出件好东西了。”

       “不过此物,我等绝对不能让其大批生产,否则的话,北伐之事,必是空谈。”

       安国公开口,他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意,水车是个好东西,他知道,但北伐更加重要,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北伐更重要。

       “恩,国公言之有理,这水车我也看了一番,的确不错,可若是大批生产,国库再度空虚,别说北伐了,就算是小战也打不起,我支持国公之言。”

       兵部尚书周严直接表态。

       “我等也支持国公之言。”

       其余侯爷也纷纷点头,他们自然希望北伐快点开始,最好是明天,毕竟为国雪耻就在眼前啊。

       然而齐国公之声却缓缓响起。

       “老夫觉得陛下这次极其认真,北伐之事,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幌子罢了。”

       齐国公开口,一句话让众人皱眉。

       “国公何意?”

       兵部尚书周严问道。

       “还有何意?你们不会真当陛下想要北伐吧?若真想要北伐,就那点银子,够我们打吗?”

       “这水车一旦显世,我等知道,天下百姓也知道,大魏京都内,可不只有大魏百姓啊,敌国的探子还少吗?他们得知此物,只怕会第一时间传信回去。”

       “大魏没银两,突邪王朝不缺吧?初元王朝也不缺吧?再加上海上天国,还有那些异族小国,他们就算做不到全国制造,也能做到一部分实行。”

       “水车之物,老夫看得出来,的确有作用,这个李彦龙这一次当真是立了功,只是他太急了,急着现在拿出来,当真愚蠢。”

       齐国公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女帝不可能北伐,无非是欺骗大家罢了。

       “可若是陛下如此,难道就不怕寒了我等的心?”

       卢国公皱眉,实际上他也猜到了,只是他还是希望女帝想要北伐,虽然概率很小,但总比没有希望要好。

       “怕!”

       “可女帝更怕一旦北伐,大魏就没了。”

       齐国公之声,让众人沉默。

       但很快,他继续开口。

       “不过,这也只是老夫的猜测,是否真是如此,老夫也不敢保证。”

       “陛下的心意,谁能猜到?”

       齐国公如此说道,这话众人也明白,毕竟也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北伐呢?

       “北伐不北伐,暂时放一放,眼下水车工程,可以允许陛下试点一郡,但直接推广五十郡,决然不行。”

       安国公开口,这是他的态度。

       允许女帝建造这种利国之器,这是好东西,再者朝堂上他也看得出女帝的想法,可真要花光所有银两来造这个东西。

       实在是有些承受不住,不管北伐不北伐,大魏肯定要留一笔银两开支,而这一笔银两,其中一部分就一定是给他们兵部的,给他们军队的。

       不是贪财不贪财,而是兵部吃钱太厉害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哪里不知道这是好东西啊?可你把所有银两全部投入这里面,这也不行啊,一来是冒险,二来是国库一旦空虚,大家做任何事情都会受到限制。

       说来说去,还不就是没银两闹得,如果有银两,这种事情,满朝文武都赞同都支持。

       所以他们也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先保障自己。

       当然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能保证此物就一定可以使得粮产翻倍,并且能说服大家,那就没事了,可有这个人吗?

       谁有这么大的面子?

       显然是没有的。

       “恩,国公之言,倒是可以,不过,还是要看,不能盲目,关键时刻,不能得罪陛下。”

       齐国公也出声,同意安国公所言,可是也不能完全得罪女帝,否则的话,会很麻烦。

       “恩。”

       众人齐齐点了点头,意识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一间密室内。

       怀宁王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水车工程,决不可让女帝实行,此物有大用,能让大魏粮产增加,不出三年,大魏至少可以解决七成温饱问题,如果当真如此,百姓一心,我等就更难谋事了。”

       “传我王令,通知各地藩王,一定要制止。”

       怀宁王脸色阴沉道。

       无论遇到任何事情,他都不会如此,可当这个水车工程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瞬间便明白这个东西的作用有多大了。

       他农耕过,知晓农耕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李彦龙扬言可以粮产翻倍,他不信。

       毕竟这里面有很多问题,绝对没有那么容易,但增长个五成,六成,七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大魏国力增长,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坏事。

       他宁可没有兵符,也绝对不能让大魏蒸蒸日上,这样的话,所有计划全部都泡汤了。

       “王爷,这水车工程,当真能让大魏增强国力吗?”

       有人好奇,觉得区区一个水车,有必要如此吗?

       “能!而且是一定能!”

       “而且本王察觉得出,她一定想要推广水车工程,只是她太心急了,非要拿出此事来提,若是再晚一些日子,或者暗度陈仓,越过户部来做,或许当真就成了。”

       “可惜的是啊,她急了,下了一招昏棋,要不了多长时间,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皆然会知晓这个水车,只怕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制造此物。”

       “不过问题不大,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估计也不敢轻易尝试,也只是试一试。”

       “让人散播谣言,就说这水车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纯粹只是南豫府府君与工部尚书李彦龙私下勾结罢了,无论如何,一定要让百姓们抗拒。”

       “如今朝堂当中,户部尚书顾言坚决反对,其他大臣也并不希望国库空虚,尤其是武官一脉,更是不希望国库的银两拿去制造水车。”

       “让他们去折腾,无论这昏君态度是否坚决,向她施压,光是满朝文武这一关,她就难以脱身,更何况百姓民心,她也不得不顾及。”

       “就算她真的一意孤行,也要得罪许多人,而且至少也要半年之后才能真正推广出去。”

       “还有,让那些异族时刻准备,若是这昏君当真不顾一切,让他们活跃起来,决不能让她顺心如意。”

       怀宁王下达一个又一个命令,而其余三人皆然皱眉,毕竟其他都好,但最后一条就有些麻烦了。

       “怀宁王,要动用异族这颗棋子吗?就为了这件事情?”

       说话的人是镇西王,他莫名觉得怀宁王有些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一个水车吗?有这么夸张吗?连异族这个棋子都动?

       这未免有些.......太看得起工部尚书李彦龙了吧?

       “你们不懂,不要有任何轻慢之心,按照本王的去做吧,一定错不了。”

       怀宁王有些愠怒,这种东西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可他知道,此物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不然的话,他们就真的麻烦了,到时候想造反都造反不了。

       但这帮人却起了傲慢之心,这让他十分愠怒。

       “怀宁王,并非是我等不相信你,只是此事还是要好好议论,异族这颗棋子,可不能随便用,当真用了,对我等来说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有人出声,不是不赞成怀宁王,只是没必要因为这件事情,去动用异族啊,这不是小题大做,这完全就是杀鸡用牛刀。

       听到此言,怀宁王深吸了一口气,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可想了想,如今满朝文武都不答应,武官一脉更是从心底抗拒,再加上户部尚书顾言都说出辞官来威胁女帝。

       还有百姓民心调动,想来的确可以拖延一阵子。

       当下,怀宁王点了点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他起身离开,一个人从密道中离开,而待怀宁王走后,其余三人却小声交流。

       “王爷还是太重视那昏君了,按我说的,就应该步步紧逼,他一直迂回,害的我等摇摆不定,当真是麻烦。”

       有人略显抱怨,还是那句话,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哪怕是他们也会有矛盾有冲突。

       “水车工程,的确有利于大魏,但没有怀宁王说的这般恐怖,异族这颗棋子,不到关键时刻,绝对不能用。”

       “恩,的确如此,再者现在户部尚书顾言如此强烈拒绝,除非昏君一意孤行,可若真是如此,那也挺好,至少给了我等机会。”

       三人你一言我一句,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准确点来说,不是不放在心上,而是不需要如此认真,目前该做的已经做了,再去针对完全是浪费棋子。

       而密道当中,怀宁王走出,回到了自己的王府之内。

       他脸色阴沉,来到书房,开始写信。

       水车工程,他知道,对大魏意义极大,绝对不能任其生产,可惜的是,天下之大,最不缺的就是愚蠢之人,以及傲慢之人。

       看不清局势的人,死的最快。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越是傲慢,越是愚蠢,对自己就越有利。

       现在是朋友,可早晚有一天也会变成敌人。

       他的态度很坚决,水车工程绝对不能实行,如今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大魏上上下下都不同意,这一点让他可以缓一口气。

       若是大魏上下都同意的话,他无论如何都要动用异族这枚棋子,制造麻烦。

       就如此,到了翌日。

       京都百姓们的呼吁抵制之声更多了,所以文武百官都准备好了奏折和说辞。

       就打算今日上朝再好好劝一劝陛下。

       可或许是因为昨日朝堂当中的气氛,今日女帝没有上朝,百官在殿外站了一个时辰后才被告知,然后齐齐离开。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女帝的态度,是真的怒了。

       故此不少人再次攻击李彦龙。

       大骂李彦龙没事找事,气的李彦龙在宫外来来回回走了一刻钟,最终李彦龙咬牙,让宫外的人汇报。

       自己要去面圣。

       不过很快,回复也来了,不见。

       这下子李彦龙更气了,锅自己背了,骂自己挨了,结果连女帝都不见自己?所有人都把自己当做出气筒?

       这还玩什么?

       顾言要辞官是吧?我李彦龙也要辞官。

       只是气归气,这话李彦龙不敢说,心里哔哔几句还是可以的。

       “去大魏藏经阁,通知一声许清宵,就说工部尚书李彦龙,找他有要急之事,如果到他不见我,我就把他守仁学堂给砸了。”

       李彦龙有些恼怒道。

       女帝不见自己,自己忍了!

       如果许清宵不见自己,那自己真忍不了。

       宫外的侍卫立刻去通知,大约一炷香后,许清宵给予了回应。

       “李大人,许大人说,他看完手头上的书,让您去守仁学堂等他,一个时辰内,他会来找您。”

       传话的太监这般说道,李彦龙虽然还是有些不满,不过最起码许清宵会来见自己,所以也就没说什么了,朝着守仁学堂走去。

       半个时辰后。

       大魏皇宫外。

       许清宵缓缓走出皇宫。

       沐浴着阳光,许清宵心情挺不错的,至少目前来说是挺不错的。

       宫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许清宵也知道了,无非就是女帝把水车工程拿出来了。

       对于这事,许清宵是赞成的,原因无他,大魏现在的确需要大量生产水车,这个时候拿出来挺好的。

       当然会有人说,这个节骨眼拿出来,显得有些唐突,毕竟国库现在没多少银子,这又是一个大工程,五万万两白银压根就不够。

       可问题是,大魏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不就是粮食和生产力以及人口吗?

       哦,再最需要粮食的时候,不去发展农业,非要去打仗?非要去做有的没的?这就好?

       这就好比,在你上学的时候,你最想要一样东西,父母不给,等你上完学以后,再买来送给你,你觉得有意思吗?

       虽然说全国推广水车很困难,但五十个郡没什么问题啊,这有什么大问题?

       五万万两白银而已,再说了,这只是预算,真要花起来,四万万两就足够了,甚至还能更低,只是大家不会做生意罢了。

       按照四万万两来算,国库还有三万万两,再加上一万万两本来就有的银子。

       不就是还有四万万两?这些银子也不少了,最起码维持大魏正常运作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什么?你说还是少了四万万两?

       怎么不想想之前只有一万万两的时候呢?

       没钱的时候还无所谓,有钱了反而难受?这不是吃饱没事干吗?

       说白了,许清宵清楚的很,大魏穷怕了,户部尚书穷怕了,愣是一文都不敢花。

       许清宵理解,所以他要好好调和一下,不然真这样僵持下去,粮产粮产没有提升,君臣之间的关系又不好,搞得大家都不好。

       何必呢?

       一炷香后。

       许清宵回到了守仁学堂,一入其中,便看到一直在喝茶的工部尚书,脸上还带着怒气。

       “下官许清宵,见过尚书大人。”

       许清宵满是笑容,朝着工部尚书走来。

       “你还有脸笑?”

       李彦龙一看许清宵来了,顿时没好气道。

       “李大人,我又没得罪你,您这是干什么啊?”

       许清宵落座下来,依旧面容温和。

       “你是没得罪我,可你把我害惨了,这水车是不是你发明的?”

       李彦龙气道。

       “是啊,怎么了?”

       许清宵揣着明白装糊涂。

       “好是好啊,可陛下现在非要大力推广水车,满朝文武都不答应,前天在朝堂上,闹得不可开交,户部尚书顾言都要辞官,今日陛下直接不上朝了。”

       “满朝文武都再骂我,这京都的百姓每天也在骂我,甚至还有人朝我家丢东西,你说,我能不怪你吗?”

       李彦龙越说越气,凭什么都来找自己麻烦啊。

       又不是我干的。

       “李大人,消消气,消消气,朝堂那些大人们,都是不了解水车是何物。”

       “您应该理解啊,您是工部尚书,怎么可能不知道此物的价值,他们不懂,是他们格局小,咱们做大事的,无论如何都要心平气和是吧?”

       许清宵给李彦龙倒了杯茶,先让对方消消气。

       这话一说,李彦龙倒是颇为受用,只是想了想,李彦龙还是有些不悦道。

       “可无论如何,这水车是你做出来的,我不过是核算一番,现在所有人都在骂我,你倒好,躲在藏经阁,两耳不闻窗外事,坏事都让我来承担。”

       “这可不行,你待会就随我去一趟皇宫,面见陛下,你来跟陛下说。”

       李彦龙要让许清宵陪他去面圣。

       “李大人,我去了陛下就会见我们吗?”

       “这件事情,其实往大了说,就是舍不得花钱,国库突然有钱了,大家都珍惜,往小了说,也不过就是一点执念罢了。”

       “这样,我找户部尚书一趟,跟他好好说,不过李大人您还是好生休息休息,也不要为这种事情犯愁,陛下自有定夺。”

       许清宵劝阻道。

       现在去见女帝肯定是不行啊,见她难道就能解决事吗?

       说不定女帝自己现在也烦着很,倒不如先不管,看看局势再说。

       “哼!”

       李彦龙轻哼一声,虽然有些不服气,但他也知道许清宵这话说的没错。

       “反正我不管,真逼急了,我直接告诉所有人,这水车是你做的,到时候让他们来骂你。”

       李彦龙没好气道,锅他背了就算了,问题是这么多人骂,他实在是受不了。

       骂两句就算了,今天在朝堂之外,那帮武官骂的不知道有多难听,甚至明明知道水车是个好东西,可为了泄愤,直接各种羞辱,说水车这种东西,狗都想得出来,自己自作聪明。

       反正正常人都受不了,他也受不了。

       自己一下子成为了朝堂之敌,百姓也恨死了自己,各种谣言,让他生畏的很。

       “李大人,消消气,消消气。”

       “您想一下,这水车工程一旦陛下确定实行,顾大人也没话说,只需要等个半年,一旦各地粮产总汇呈上,到时候您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您仔细想想,现在的隐忍,就是后面的吐气,那个时候六部当中,谁最有威望?不就是您吗?对不对?”

       许清宵还是给对方倒了杯茶,这事已经发生了,锅,他李彦龙是背定了,再让自己出来背锅,许清宵可不接啊。

       所以赶紧安抚好李彦龙的心情。

       “这倒也是。”

       李彦龙想了想,许清宵这话没错。

       “算了,先走一步看一步,不过真闹出事了,你可别想躲,我不帮你一直背。”

       李彦龙说到这里直接起身了,他与许清宵关系一般般,不能说坏但也谈不上好,无缘无故背锅也就算了,真顶不住了,他也没办法。

       “李大人,不留下来吃顿饭?”

       看着李彦龙离开,许清宵热情喊了一声。

       “不吃!”

       李彦龙头也不回地留下一句话,随后离开。

       待李彦龙走后,许清宵则不由摇了摇头。

       不过也就在此时,陈星河忽然走来了。

       “师弟,你听说了没?”

       陈星河上来便是一句话,让许清宵好奇。

       “怎么了?”

       许清宵问道。

       “华星云回来了,听不少消息说,他这次专程是为了你回来的。”

       陈星河平静道。

       “华星云?谁啊?”

       许清宵微微皱眉,他还真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呃.......”

       陈星河一时之间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此人三年前在大魏文坛极其璀璨,不弱于现在的你,受过先帝夸赞,不过去外周游列国三年,具体有没有长进就不清楚了。”

       “以现在来说,他还没有立言,师弟你已经立言了,他不如你。”

       “但你还是要提防提防,这次太平诗会,你确实可以准备几首诗词了,免得被他压过风头。”

       陈星河如此说道。

       “算了,眼下朝堂上又起风波,哪里有时间在乎他?再者也不一定是来找我麻烦的,师兄,师弟还是那句话,诗会就不作诗了,我甚至都不见得会参加。”

       许清宵摇头作罢。

       现在是多事之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朝堂,又起风波。

       谁还有心思去管一个华星云啊。

       “这倒也是。”

       陈星河平静出声,但内心却十分喜悦,因为他看的出来,许清宵这次真不会去作诗了。

       不过很快,陈星河继续说道。

       “师弟,我听闻现在百姓对这个水车极其抗拒,而且朝中百官也不赞成陛下大兴水车,可此物明明是有效果,你就不去说上几句?”

       “如此利国利民之物,不可能就此作罢吧?”

       陈星河出声,与许清宵谈论这件事情。

       “自然不可能作罢。”

       “水车工程,必须要大力发展,陛下虽有些急,但也不算太急。”

       “眼下朝中百官抵制,是因为都有自己的心思,陛下有陛下的打算,儒官有儒官的打算,文臣有文臣的打算,那些武官也有自己的打算。”

       “需要大家冷静一下,或许有所好转。”

       许清宵解释道。

       “冷静一下?冷静多长时间?毕竟听说顾言顾尚书都要辞官了,若是冷静个半年一年,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陈星河有些不理解。

       “半年一年应该不至于,还是得看陛下怎么做吧。”

       “不过陛下现在应该也头疼的很。”

       “唉,可惜啊,陛下还是不够聪慧,否则的话,这个问题一天之内就能解决。”

       许清宵喝了口茶,如此说道。

       这话一说,陈星河更加好奇了。

       文武百官都抗拒,百姓都抵制这个水车,以目前的情势来看,这件事情最起码要僵持几个月,甚至真等到落实下来,半年一年都有可能。

       可许清宵竟然说一天之内就能解决?

       这就有些......夸张了啊。

       “师弟,此话何意?”

       陈星河好奇了。

       不仅仅是他好奇了,正在做饭的李广孝也好奇了。

       他这两天也在想办法解决此事,可两天没有任何头绪,怎么许清宵竟然说一天之内就能解决?

       “师兄,你听师弟说哈。”

       “其实这件事情,往简单点来说,无非就是立场不同。”

       “陛下希望大魏粮产能快速提升,这样一来的话,就能让更多百姓少挨饿,又能增加国税。”

       “可户部尚书却认为,东西是好东西,但一口气花这么多银两,他舍不得,同时他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

       “六部其他官员更简单了,他们倒不是舍不得银两,而是不认可此物,再加上都希望国库充实,没事给他们拨点款,让他们缓解压力。”

       “武官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北伐之争,没了银两,这北伐之争岂不是要泡汤了?”

       “至于最后的儒官们,这帮人本身就是和稀泥的,不管什么事,都会保持反对意见,如果这件事情最终结果是好事,他们就不说话,如果最终没做好,他们就开始指责,什么我早就说了吧,如何如何的。”

       “但让他们为了这件事情,去得罪陛下,他们肯定不愿意。”

       “所以,这件事情,只需要将顾尚书说通,再和六部其他官员好好谈一谈。”

       “最后再去找武官好好谈一谈,那就没事了。”

       许清宵分析的很简单,陈星河完全听懂了,可就是因为听懂了,陈星河不由开口道。

       “师弟,整个大魏京都都焦灼的事情,怎么从你嘴巴里说出来,感觉就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啊。”

       “你这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估计很难吧?”

       “尤其还有一点,百姓怎么处理?文武百官即便是答应了,可现在百姓不答应啊?”

       陈星河皱着眉头,这般说道。

       许清宵这话感觉好像有手就行,可细细想来,感觉有手不行啊。

       “恩,做起来很难,至少对任何人来说都难。”

       “所以需要找一个人,找一个既能安抚户部尚书的人,又能安抚武官,还能跟六部其他人打好交道的人。”

       “当然最重要还是得安抚好百姓。”

       “至于儒官们,就让他们一边凉快,不用考虑他们的感受。”

       许清宵如此说道。

       “安抚顾尚书?又能和六部打好交道?还能安抚好百姓?哪里有这样的人啊?.......等等!师弟,你是再说?”

       陈星河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人。

       但下一刻,他看到许清宵嘴角的笑容,顿时明白了。

       敢情许清宵说了半天,就是再说自己啊?

       啊......这!

       师弟装哔技术当真是越来越有水准了,自己得好好学学。

       “师兄,不是师弟自夸自擂,但凡陛下聪明,想到了我,师弟可以保证,一天之内就能把这件事情摆平。”

       许清宵自信无比道。

       当然这是在自己人面前吹嘘,要是在陛下面前,许清宵至少要说半年,然后还要说尽力而为,做不好不能骂自己。

       “你既如此有自信,为何不主动找陛下说呢?替君分忧,也是我等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啊。”

       陈星河倒是相信许清宵,不相信没办法啊,才入学半年不到,就已经立言。

       这要是不相信,陈星河还相信谁?

       “不行,这种事情,绝对不能主动请缨,朝堂上的事情,反正很复杂,师兄,他日你入了朝堂,一定要记住,任何事情都不要上前,该装死就装死,有事就逃,逃不过就拖。”

       “反正不要出风头。”

       许清宵一脸认真道。

       而陈星河却叹了口气,他与许清宵的思想不一样,倘若他入了朝堂,一定是认认真真做事,好好为大魏发光发热。

       不过许清宵这样说,肯定有他的苦衷和想法。

       也没什么好说的。

       “行了,师兄还是先看看书去吧,朝堂的事情,还要等一段时间。”

       陈星河没什么好说的。

       转身离开,先好好看书,等自己入了朝堂再说。

       见陈星河离开,许清宵也没什么说的,坐在椅子上,也在沉思一件事情。

       他去大魏藏经阁看了不少书,但没有找到关于大圣人的书,问了太监,太监说圣人之书,藏经阁还真没有。

       但有一个地方一定有。

       那就是大魏文宫。

       只是那个地方,许清宵不想去,去了估计就是被那帮酸儒恶心。

       可不去的话,又找不到相关信息。

       有点脑阔疼啊。

       而此时。

       厨房当中,李广孝听完许清宵所言后,不由点了点头,紧接着取出一张天旨,在上面写下几个字。

       “陛下!许清宵说一天之内能解决水车推广之阻碍。”

       写完之后,李广孝将天旨丢进炉灶之中,然后安心炒菜了。

       至于朝堂上的事情,他就不管了。

       反正许清宵这么自信,自己也乐在其中。

       约半个时辰后。

       突兀之间,宫内太监来了。

       谄笑着来到许清宵面前道。

       “许大人,陛下有口谕,让您着手处理水车推广之事,安抚百官以及民心。”

       “时间限一天。”

       “若能办好此事,陛下说重重有赏。”

       太监的声音响起。

       让许清宵有些愣了。

       一天内解决?

       怎么解决啊?

       我拿什么解决啊?

       怎么突然找我来解决啊?

       还有,为什么自己刚说完,陛下就来找自己?

       难不成有奸细吗?

       谁是奸细?

       嘶!

       师兄竟是卧底?

       不过是不是卧底再说,这件事情必须要解释清楚啊。

       一天是自己吹牛比的啊。

       “公公,你帮我问问陛下,一年行不行?”

       许清宵很认真!

       很认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