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二零四章 咏明德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在东都柜坊的后仓厢房里,几个意气风发的男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暖锅前。

       桌子够大,李奏让阿凛、阿冽、阿慕三个也入了席,很多年以后,有人回想起来,这是他们吃得最舒心畅快的一餐,也是这些人唯一一次,君臣同桌尽欢。

       十月里的庆成节,宫里银杏树的叶子才刚开始变黄,太和殿空荡荡的殿前广场,今日摆上了一排排的矮桌。

       太和殿正殿里坐的是圣上、太后、皇亲国戚,殿外坐的是正五品以上的大臣。

       大殿门口设置成了歌舞台,两旁乐工各有二十四人,舞者多达六十人。大家入场的时候,新编排的《长寿乐》,就已经在殿外奏响。

       嫔妃、公主和贵女们的宴席设在偏殿,她们看不到歌舞,只能听到乐曲。但无需歌舞助兴,偏殿内衣香鬓影、环珮玎珰,自有一番风情。

       乞巧节大家曾聚过,比现在人还多,这些贵女们虽然已经落座,仍找到熟识的人窃窃私语,像是几辈子没见面了那般。

       苏洛泱独自坐在柱子边的一张台子旁,这里远离太妃、长公主们。

       从进殿开始,她的心里就有一丝不为人知的感慨:

       大明宫太和殿,这是文宗二十六岁以后,被宦官软禁致死的地方,如今却在此歌舞升平,庆祝他二十二岁诞辰。

       "这位小娘子看着眼生,不知是哪个府里来的?"

       坐在洛泱旁边的,一位高髻上插了很大朵绢花的小娘子问道。看她应该比和自己年龄相当,洛泱欠身笑笑:

       "我姓苏,是刚从洛阳来的,所以并未识得。"

       "姓苏?洛阳我只认得李留守的孙女李娘子,不知妹妹可知?"

       那小娘子扇了扇手里的团扇,扇子上似乎熏了香,浓浓的麝香味扑鼻而来,差点让洛泱喘不过气。

       "李兰枝啊,她是我女学同窗。不知妹妹如何称呼?"

       "我叫贾文玉,京兆尹贾束是我祖君。"那小娘子用扇子掩着嘴,"吃吃"的笑起来:"原来李兰枝也上过学,上次我们比赛写'咏月';诗,她可没说。"

       旁边一位贵女笑道:"乞巧节洛阳上女学的,可被我们压得死死的,一个也没比过我们,李兰枝怎么敢站出来?"

       旁边的女子都嘻嘻笑起来:"苏娘子,你算是逃过了,再别提上女学了吧。"

       虽然洛泱穿越之后,一天课也没上过,不过她倒认为,东都保留着女学没什么不好,她故意问道:

       "你们不上女学,难道与兄弟们一块念书?"

       旁边女子都被问傻了,没想到,苏洛泱是个不怕死的。

       "我在家里自有母亲教我《女则》《女训》,读诗写诗也是可以的,干嘛要和兄弟们一块念书?难道,你上了女学,就比我们高明得多?"

       贾文玉有些不高兴,声音就有点尖,连太妃们也侧身问旁边的公主,可坐前面的几个人却都不认识贾娘子身边那位是谁。

       杨太妃突然想起一个人,忙招手叫了女官过去,附耳一问,果然是**珠的小女儿苏洛泱。

       洛泱不知道,乞巧节的时候,因为圣上出了个"咏月"的诗题,正殿男子在写,偏殿的女子也在写。

       可洛阳的几位写得都不怎么好,就被长安贵女嘲笑一番。

       所以,李兰枝提都不敢提自己上过女学。

       现在歪打正着,洛泱又提起了这个话题,怎能不让她们幸灾乐祸?

       后世人只记得盛唐时女子地位提升,却不知李奏父亲让人写了《女论语》、《女孝经》让女子学习遵循,这两本书各有一句话让洛泱印象深刻,那就是:

       "将夫比天,其义匪轻",和"罪莫大于妒忌"。

       也就是这时,长安女学都关了,贵女们回到足不出户的时代。

       既然她们不上学,当然要说不上学的好,贾文玉本就想出风头,见大家看着她们,便指着不远处的明德寺道:

       "既然苏小娘子认为自己上过女学,比我们都强,那......我们比试比试,就咏眼前的这座明德寺,做为庆成节送给圣上的贺礼如何?"

       呸!真是个马屁精!

       明德寺本叫"唱德寺",那些大臣们为了表现对当今圣上的褒扬,上疏奏请改为"明德寺",现在要"咏明德寺",不就是暗拍圣上的马屁?

       "这个提议好,"金堂长公主推推身边的张太妃,笑道:"母亲,您就给她们做个判官,也好到皇兄面前讨赏去。"

       张太妃点点头道:

       "明德寺就是圣上明德,女子含蓄,这个题目果然好。那位是哪府来的小娘子?"

       "回太妃的话,我阿爹是同州防御使苏知远。"洛泱站起来给两位太妃行礼。

       "原来是**珠的女儿。你第一次进宫,莫要被她们唬住,不过是一首诗罢了。"张太妃安慰她道。

       洛泱淡淡一笑:"多谢太妃,不过小女建议写两首,省得事后有人说发挥失常。"

       两位太妃都笑了起来,这还是个得理不饶人的脾气。

       杨太妃笑道:"就依了她。"

       宫女们连忙捧来笔墨纸砚,铺在苏洛泱和贾文玉面前。

       贾文玉早就想好了,她陪母亲去过寺庙,那些寺庙的墙上,经常留有文人墨客题的诗,反正苏娘子刚到长安,默写两首,她必不知。

       于是她提笔就写:

       鸣钟香鼎绕红尘,

       朝拜谁来觉了因。

       出入庙堂知德信,

       头顶青天奉诸神。

       避世不须觅深山,

       处处寺庙有神明。

       佛祖如有济世意,

       信女甘愿宿佛堂。

       贾文玉写完,自己读了一遍,觉得还不错,得意洋洋的去看苏洛泱,只见她写了一首就把笔放下。

       洛泱心中暗自庆幸,这大半年来,李奏得住机会就让自己练毛笔字。写这样的大字,她已经不需要用羽毛笔了:

       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鸿轻。

       "怎么,写了一首写不出来了?"贾文玉没想到,自己写绝句,她居然卖弄,写了首律诗。

       "我写完了,两首。"

       "你当我们都是瞎的?难道你想把一首律诗拆成两首?"贾文玉一说,大家都笑起来:

       既然你只会写八句,刚才干嘛不拆开写?真是太笨。

       洛泱懒得跟这些人说,将手里的诗稿,交给了过来收稿的宫女。

       宫女将她们两人的诗稿递给两位太妃,她们也愣住了:

       不说诗写得好坏,说好写两首,为何她自己只写一首?

       "你们在玩什么?"

       原来是正殿的仪式结束,大家都到太和殿外的毬场上去打马球、蹴鞠去了,圣上听到偏殿里的笑声,带着正殿里的人走了过来。

       洛泱回头,一眼就看见,走在人群后、坐在轮椅上的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