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316章 熄灭恒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各种各样的小插曲。

       没有改变生态圈号的航向与航速。

       始终坚定的朝着那颗蓝矮星而去。

       不过这几年科学家们也在研究着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熄灭一颗恒星的成就?

       要吃的快。

       也要吃的安全。

       恒星可是不好惹的!

       尤其是织女星,光球层表面温度都超过8000度,内部的核聚变层,温度超过2000万度,其产生的辐射光,面对强大的压力,得数周时间才能传递出去,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温高压高亮的环境。

       大量的高能粒子,会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程度,从而引发聚变。

       所以就是水滴晶体飞船进入,也撑不了多少秒。

       如何在避免危险的前提下吃掉,还得吃的够快,是一项值得好好研究的技术活。

       通过提出模型,再用超算进行模拟,科学家一共提出了三套方案:

       第一个,相对静止吸收法。

       让小黑与恒星,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距离,再开启引力半径,从光球层开始吸收,搭乘着水滴5号的卫明,则躲在小黑的后面,由于内部压力的降低,后期织女星如同闪光弹般,爆发“光闪”的时候,避免亮瞎眼睛。

       该方案吞噬速度有点慢,类似于用吸管喝饮料,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吸收完成。

       第二种,高速环绕法。

       该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

       那就是让小黑以0.1倍的光速,环绕织女星运动,再下沉到光球层中,展开疯狂的吞噬。

       光球层的平均温度只有1万度左右,水滴晶体完全能扛得住。

       但是恒星的表面,存在日冕喷发现象,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来自恒星的内部,温度在100万度以上,喷射速度也是极高,一旦水滴5号遭遇日冕喷发,遭到小概率的击中,破坏力也非常巨大。

       水滴5号不一定能扛得住。

       第三种,引力波剥离法。

       也称之为‘太空风暴法’。

       该方案略微复杂。

       模拟了路过黑洞的恒星,遭到吞噬的场景,然后与之相反,推导模拟出路过恒星的高速黑洞,是如何吃掉恒星。

       再又把黑洞加速到0.85C的恐怖程度。

       隔着2.3万公里的最大距离,进行旋转操作。

       虽然引力波的覆盖范围只有23公里,每次经过只能带动几千亿吨的物质。

       刚开始小黑每秒能转两圈。

       但后面带出了一个巨型的物质“光环后”,只要光环积累了足够多的物质,形成了某种“光盾”,可以抵挡住恒星内部释放出的光闪,以及随机喷发出的日冕。

       小黑的旋转速度不变,但旋转半径降低到1万公里。

       每秒旋转圈数增加到四圈,带出的物质可达万亿吨。

       加之吞噬的过程中,小黑的引力半径会增大。

       引力波带动的物质流指数级增加。

       最终将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太空台风”,不断向恒星的内部发起着冲击,剥离走更多的物质。

       直到将恒星刮的熄灭为止。

       而自始至终,都处于风暴眼中心的卫明,是会受到一些高温的炙烤,但一般不会超过10万度,在水滴5号的承受范围之内,安全性很高。

       另外在时间方面,如果快的话,应该十天左右就能搞定。

       卫明点了点头。

       没错了,从各方面考虑,肯定是选第三种方案最佳。

       于是就在抵达天琴座α倒计时只剩半年的时候。

       卫明先是让生态圈号的速度,降低到了0.7C的程度,并稍稍改变了航向,不再是笔直的朝织女星而去。

       然后,带着三艘科学考察舰(由C级战舰改装而成)提前出发,以极快的速度,在短短三个月内,抵达了距离织女星不足5个天文单位的位置处。

       速度全部降为零,考察舰上的科学家们,则操作着望远镜、红外观测仪、X光观测仪等等长枪短炮,都是面带激动的,期待着某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并为这次的科学观测行动,取了个“神迹见证”的代号。

       甚至为了报名拿到上舰名额,科学家们斯文扫地,不少人争抢的打破了头,朋友之间翻脸绝交的也有。

       卫明不太理解那些科学家的想法。

       一点小场面而已,何必跟网红店打卡一般,非来现场参观不可,怎么争的挥拳动粗,脑袋都打破,那还是斯文睿智的科学家么?真理面前,都成了科学老流氓了。

       摇了摇头。

       进入到水滴5号。

       只用半个来小时,便来到了这团熊熊燃烧的、表面有无数鼓泡、延伸出无数蓝色扭动触须的火球面前。

       相隔只有23000公里,保持固定不变。

       然后——

       对着这颗比太阳狂暴数倍的蓝矮星。

       让小黑高速旋转。

       达到0.85C的恐怖速度。

       坠入到表面的光球层中,全力开启引力半径,将恒星表面物质拖拽而出。

       像是发生了一场小型海啸,至少数百亿吨的物质,遭到强大的引力剥离,挣脱恒星,抛洒入太空中。

       第一圈带出的物质较少,甚至一部分又落回了恒星表面——强大的重力没那么容易克服。

       但很快又有第二圈。

       第三圈。

       ……

       第一千圈。

       第一万圈之后。

       红色的温度较低的“太空风暴”终于形成,像是一根燃烧的乾坤圈,以上万公里每秒的旋转速度,不断冲击着蓝矮星的表面。

       接下来的几天。

       就是乾坤圈的光环增粗,转速加快,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轰!

       轰!

       轰!

       蓝矮星爆发了不止一次的光闪,频率越来越高。

       第五天,它体积陡然膨胀了一倍不止,内部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氦闪,按道理氦闪爆发后,体积可能膨胀十倍以上,但由于压力不足,像是泄了气般,体积又缩了回去。

       惊呼出声,吓了一大跳的科学家们,全都松了一口气。

       第八天,它的颜色从蓝色变成了黄色,成了一颗跟太阳类似的黄矮星。

       第十天,黄矮星不见了,现场只剩下一颗红矮星,而旁边那团的“太空风暴”的光芒,完全掩盖了红矮星的暗淡,大大稀释了它的存在感。

       第十一天。

       太空风暴停息了,那颗小小的红矮星也消失不见,只剩下暗色的宇宙背景。

       科学考察舰上。

       “你相信这个世界有神么?”一名科学家望着舷窗前方的黑暗呢喃问。

       “原本是不信的。”

       旁边的科学家道:“但那颗恒星熄灭的那刻,我的世界观被重构了,支配这个世界的,或许不一定是那些物理定律,而是能在11天内熄灭一颗恒星的存在。”

       “是啊,黑洞,凡人怎么可能操控的了?既然黑洞都可以被操控,那么这个宇宙存在神,完全不足为奇。”

       这位科学家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