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三百零九章:英魂忠骨,薪火相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正德三十年腊月二十七。

       黄道吉日。

       宜破土、祈福、安葬、祭祀、立碑。

       卯时过半。

       东方天幕方泛起缕缕霞光之际。

       一辆三辕青篷马车在百余名精锐骑卒的拱卫下。

       自燕王府护城河而出。

       直奔沮阳城东城门而去。

       三辕青篷马车内。

       许奕身着一身正黑色九旒九章亲王冕服盘膝端坐于软榻之上。

       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叩击着横放于双膝之上的斩渊刀。

       一时间偌大的车厢内。

       除九旒冠旒珠轻轻碰撞所发出的清脆悦耳声,与轻叩斩渊刀所发出的沉闷冬冬声外。

       再无其他声响。

       随着车轮滚滚前行。

       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渐渐融合为一体。

       构成一无法言喻的美妙乐章。

       许奕于美妙乐章中渐渐闭上了双眼。

       似是全身心地沉浸于乐章的美妙之中。

       又好似不愿浪费丝毫时间,再度沉浸于脑海中那一个个庞大且复杂的计划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

       当窗外阳光透过厚重的车帘洒照于许奕脸庞。

       欲为其平白地增添些许柔和之意时。

       许奕缓缓睁开了双眼。

       一抹冰冷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神色自其双眼中一闪而过。

       “是时候该真正地见见血了。”

       许奕低下头凝视着横放于双膝之上的斩渊刀低声喃喃道。

       话音落罢。

       许奕手掌微动。

       横放于双膝之上的斩渊刀瞬间出鞘些许。

       许奕伸手轻轻抚摸着出鞘些许的斩渊刀身。

       脑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复盘着已执行多日的计划。

       待再三确定每一个环节都未曾出错后。

       许奕缓缓抬起头望向京师长安所在方位。

       “孤亲将刀予尔,尔可莫令孤失望啊。”

       许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意味难明的笑容。

       由四卒身死而引发的燕、代、辽三地暗中交锋一事中。

       许奕的目标自始至终都不单单只是代王许启、辽王许衍二人。

       若其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削弱许启、许衍二人实力。

       那么其完全没有必要索要大量战马、甲胃、粮草等易于落人把柄之物。

       莫要忘了。

       真正击杀四卒的是以季于野为首的一众匪人。

       与代王许启秘密合谋欲毁下洛城‘聚宝盆,之人,也是那季于野。

       而季于野身后所站之人。

       则是那远在京师长安的东宫之主--太子许雍。

       ......

       ......

       辰时过半。

       朝阳彻底悬挂于东方天幕之际。

       象征着王权的三辕青篷马车在百余名精锐骑卒的拱卫下。

       渐渐临近了位于沮阳城东二十余里处的燕王大营。

       三辕青篷马车车轮方一停止转动。

       早已于王大营正门前恭候多时的一众将领瞬间上前数步。

       “末将王大营校尉辛思玄恭迎王爷大驾。”

       “末将王大营校尉屈宝田恭迎王爷大驾。”…

       “吾等恭迎王爷大驾。”

       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止步于三辕青篷马车三步外,随即整齐划一地单膝下跪行礼道。

       “免礼。”

       三辕青篷马车车厢内。

       许奕自软塌而起,略正衣衫后,手持斩渊刀轻挑车帘。

       “谢王爷。”

       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闻言再度行谢礼。

       谢礼方毕。

       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瞬间让开道路,分列于大道两侧。

       许奕自车厢而出,目光越过王大营正门前的一众将领。

       遂眺望向王大营内。

       入目所及。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黑云笼罩于宽达三丈许的王大营大道两侧。

       一杆杆闪烁着无尽寒芒的长枪整齐划一地竖立于黑云之中。

       “众将士随孤至军机楼!”

       许奕见状微微点头,遂将斩渊刀悬于腰间朗声道。

       “遵令。”

       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闻言再度重重抱拳行礼道。

       话音落罢。

       许奕一展宽大袖摆,遂大踏步地朝着王大营正门行去。

       行走之间九旒冠旒珠虽轻轻晃动,但却无一丝碰撞之声发出。

       无形之中再为王大营增添些许庄严与肃穆。

       许奕方越过辛思玄等将领三步之距。

       分列于王大营正门左右两侧的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瞬间转身。

       紧随许奕而动。

       一时间。

       许奕身后甲片声连接成片。

       无形之中再为王大营增添了些许庄严与肃穆。

       “吾等拜见王爷!”

       “吾等拜见王爷!”

       “吾等拜见王爷!”

       许奕方一走进王大营正门。

       整齐列阵于大道两侧的王大营士卒瞬间手持长枪单膝下跪道。

       一时间大道两侧黑压压的王大营士卒如风吹麦浪般层层递进。

       许奕面色如常,脚步丝毫不做停留地继续前行。

       待许奕身后一众将领越过王大营正门后。

       大道两侧单膝下跪行礼的一众士卒默默起身。

       再度列阵于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身后。

       一时间。

       许奕身后甲片轻轻撞击声愈发地清晰可闻。

       随着许奕不疾不徐地再度前行。

       渐渐地、渐渐地。

       连接成片的甲片撞击声渐渐被那整齐划一的隆隆脚步声取而代之。

       刹那间。

       王大营内的庄严与肃穆再攀数个台阶。

       待许奕止步于王大营军机楼前时。

       王大营内的庄严与肃穆之息终攀顶峰。

       许奕止步于已然被装扮成灵堂的军机楼前。

       自恭候于一旁的吕文苏手中接过三根清香后。

       许奕手持清香缓缓上前迈步行进灵堂深处四口棺椁前。

       待将三根清香插于香炉内后。

       许奕缓缓后退两步。

       “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

       “汝等英魂,且于孤前列阵!”

       许奕目视身前四口棺椁面色严肃道。…

       话音落罢。

       许奕转身望向身后一众将领。

       “八大金刚何在!”

       许奕面色极其严肃地沉声道。

       话音落罢。

       以辛思玄、屈宝田为首,共计三十二名身着全副甲胃的将领自队列之中整齐踏步而出。

       “八大金刚在!”

       三十二人面朝灵堂深处整齐划一地抱拳行礼道。

       所谓八大金刚,即八位抬棺之人。

       “八大金刚听孤王令!”

       “请英魂之躯!随孤移步至英魂殿!”

       话音落罢。

       许奕缓缓转身,大踏步地朝着灵堂外行去。

       灵堂两侧一众燕王府属官手持招魂幡紧紧跟随于许奕身后。

       十余息后。

       许奕止步于军机楼灵堂前。

       “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

       “汝等英魂听令!”

       “随孤至英魂殿!世享香火!”

       许奕话音方落。

       军机楼灵堂正前方忽然传来一道震耳欲聋般的应声。

       “属下李长山!谨遵王令!”

       军机楼灵堂前,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双眼泛红地朗声应道。

       “属下裴晋!谨遵王令!”

       “属下关荣昌!谨遵王令!”

       “属下毕福江!谨遵王令!”

       一道道震耳欲聋的应声自军机楼灵堂前一个又一个王大营士卒口中而出。

       其声直震云霄后,方才渐渐消散于天地间。

       许奕立身于军机楼灵堂前,双目微红地望着前方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庞。

       心中瞬生五味杂陈之感。

       在这一刻。

       其身前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庞皆是李长山、皆是裴晋、皆是关荣昌、皆是毕福江。

       许奕凝视着前方那一位位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缓缓抬起了右手。

       以宽大袖摆遮掩,轻揉发酸鼻梁后。

       许奕略作定神,遂一甩宽大衣袖仰天朗声道:“起棺!”

       话音落罢。

       许奕大踏步地朝着英魂殿行去。

       其身后一个又一个燕王府属官手持招魂幡紧紧相随。

       再其后。

       辛思玄、屈宝田等三十二位身着全副甲胃的王大营将领抬棺相随。

       再其后。

       则是一个又一个手持长枪利刃的士卒方阵。

       一路行去。

       没有哀乐,更没有哭泣之声。

       有的仅仅只是藩王开道!属官引魂!将领抬棺!

       有的仅仅只是万千袍泽无言相送。

       仅此而已!

       片刻后。

       许奕迈步行至英魂殿外。

       只见那方落成的英魂殿外除一忠义碑外,另有一丈许高台。

       此时那高台之下密密麻麻地跪着百余名奄奄一息的匪人。

       许奕脚步不停直奔高台而去。

       百余息后。

       许奕立身于高台之上,随即望向抬棺而立的辛思玄、屈宝田等三十二位身着全副甲胃的将领。

       “落棺!”

       许奕面色严肃道。

       “遵令!”…

       辛思玄、屈宝田等三十二位抬棺将领闻言缓缓落下四卒棺椁。

       “英魂殿开!灵牌四至!”

       许奕缓缓转身,面朝英魂殿朗声道。

       话音方落。

       英魂殿紧闭的厚重殿门被人自内缓缓打开。

       四名身着老旧甲衣,满头皆白发的老卒手捧一白布所蒙牌位自英魂殿缓缓而出。

       四人虽老迈,但行走之间步伐却格外地稳健。

       且四人腰背笔直程度完全不输寻常年轻人。

       “正德三年燕王大营老卒李尚象携同族英魂李长山之位,拜见燕王殿下!”

       “正德八年燕王大营老卒关庆福携同族英魂关荣昌之位,拜见燕王殿下!”

       “正德十二年燕王大营老卒裴承裕携同族英魂裴晋之位,拜见燕王殿下!”

       “正德十五年燕王大营老卒毕鸣携同族英魂毕福江之位,拜见燕王殿下!”

       四名白发苍苍的老卒手捧牌位立身于四卒棺椁之前,面朝许奕恭敬行礼道。

       漠北决战之前。

       匈奴隔三差五挥师南下劫掠。

       家国危难之际,自有勇士舍命报国。

       数不清的燕地热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地谱写出一章章或悲壮、或激昂的英雄篇章。

       而李尚象、关庆福、裴承裕、毕鸣四人好似一个时代的缩影般自英魂殿内而出。

       当李尚象四人手捧牌位立身于四卒棺椁前自报家门时。

       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颤栗,身躯微颤。

       略显喧嚣的风儿天边而至。

       拂过庄严肃穆的英魂殿。

       吹动高台之上许奕那满是威严的九旒九章亲王冕服。

       带起燕王府属官们手中的招魂幡。

       掀开了老卒双手捧至怀中的牌位蒙布。

       最终落入王大营每一位士卒心间。

       偌大的王大营内。

       一时间除略显喧嚣的风声外再无他声。

       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死死握紧手中兵刃,微微颤栗着身躯,双目赤红地望向手捧四卒牌位,立身于四卒棺椁前的四名老卒。

       那是一种无言的新老交替、薪火相传。

       交替的是新老两个时代。

       相传的是死战不退的精神!

       数十息后。

       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默默抬头望向立身于高台之上的那道身影。

       那道身影头戴九旒冠,身着正黑色亲王九章冕服,腰悬漆黑长刀。

       那道身影是他们的王。

       是立下居养院,使无数孤寡老卒老有所依的王。

       是立下英魂殿,使马革裹尸者魂有所归的王。

       不知过了多久。

       许是半刻钟。

       又许是两三息。

       喧嚣的风儿再临王大营。

       风儿轻轻拂过之际。

       一个又一个整齐划一的方阵如风吹麦浪般‘倒,了下去。

       “王爷!”

       “王爷!”

       “王爷!”

       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手持长枪利刃,面朝丈许高台再度单膝下跪。…

       许奕立身于丈许高台之上。

       任风儿轻轻拂过其眼前旒珠。

       目光自巍然不动地望向下方那一张张涨红的脸庞。

       数日前悬于头顶之上的那柄双刃剑,自此刻其彻底化身为一柄人世间最锋利的刀。

       稳稳当当地落于许奕手中。

       “众将士免礼。”

       数息后。

       许奕略作定神,大袖一挥朗声道。

       “谨遵王令!”

       手捧四卒牌位的老卒缓缓起身。

       “谨遵王令!”

       立身于四卒棺椁两侧的金刚以及手持招魂幡的燕王府属官们缓缓起身。

       “谨遵王令!”

       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缓缓起身。

       待所有人皆起身后。

       许奕拔出悬挂于腰间的斩渊刀。

       刀锋指向跪俯于高台之下的百余名贼人。

       “刀斧手听令!刃起!”

       许奕面色严肃地沉声下令道。

       “刀斧手谨遵王令!”

       百余名立身于贼人身后的王大营刀斧手闻言大应一声,随即高高举起手中利刃。

       【鉴于大环境如此,无人知晓那百余名贼人数日以来究竟承受了多少来自于王大营士卒的怒火。

       现如今刀斧已起。

       遍观全贼,竟无一人尚有余力祈求饶恕。

       更无一人,尚可出言辱骂。

       或许。

       死亡于他们而言亦是一种解脱。

       “以贼人之血!慰英魂之令!”

       “刀斧手听令!杀!”

       许奕九旒冠下的双眼中满是杀意地沉声下令道。

       “杀!”

       “杀!”

       “杀!”

       直震云霄的喊杀声自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口中而出。

       回荡于天地之间,久久不愿散去。

       数息后。

       百余道寒光于刀斧手手中划过。

       顷刻间,百余颗首级滚滚而落,鲜血洒满一地。

       随着百余颗首级滚滚而落。

       回荡于天地之间久久不愿散去的喊杀声,终渐渐散去。

       为首一名刀斧手出列面朝许奕朗声禀报道:“启禀王爷!一百三十二名贼首已全部伏诛!”

       许奕微微点头,遂令斩渊刀再度归鞘。

       “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

       “汝等四英魂听令!”

       “贼已伏诛!魂归灵位!”

       “入英魂殿!世享香火!”

       许奕立身于高台之上,面朝四卒棺椁沉声下令道。

       话音落罢。

       李尚象、关庆福、裴承裕、毕鸣四人手捧灵位缓缓转身。

       与此同时。

       手持招魂幡的燕王府属官们点燃手中招魂幡行至四卒棺椁旁。

       面色极其严肃地将手中招魂幡置于四卒棺椁旁。

       待招魂幡彻底燃尽后。

       李尚象、关庆福、裴承裕、毕鸣四人手捧四卒灵位缓缓走向英魂殿内。

       待英魂殿厚重殿门再度紧闭后。

       许奕再度沉声下令道:“八大金刚听令!助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四卒凡躯入土为安。”…

       辛思玄、屈宝田等三十二位将领闻言齐刷刷地抱拳行礼道:“谨遵王令!”

       话音落罢。

       辛思玄、屈宝田等三十二将再度抬起四卒棺椁,径直地朝着英魂殿后行去。

       英魂殿承卒英魂。

       英魂殿后埋卒忠骨。

       许奕立身于丈许高台之上,目送四卒棺椁愈行愈远。

       最终彻底消失于视线之内。

       许奕凝视四卒棺椁消失的方向多达半刻钟之久。

       于其而言。

       这仅仅只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

       用不了多久。

       其便会亲送更多的王大营士卒入那英魂殿,进那埋骨地。

       非是其心狠。

       着实是乱世将至。

       当滚滚大势碾压而至时。

       普天之下又有几人可独善其身?

       当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时。

       普天之下又有几人可全身而退?

       玉不琢,则不成器。

       同理。

       未经真正战火洗礼的‘精锐,也仅仅只是口头上的精锐。

       亦如许奕般。

       其虽饱读无数兵书,阅遍无数兵家着作,亦览过无数军事卷宗。

       但只要其一日不曾亲临战场。

       那么其便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半刻钟后。

       许奕缓缓转身望向高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九旒冠旒珠遮挡下双眼中。

       除浓浓的坚毅外,再无他物。

       复一刻钟。

       辛思玄、屈宝田等三十二位将领各持一捧泥土行至丈许高台旁。

       许奕自丈许高台缓缓而下。

       自三十二位将领手中各取些许泥土后。

       遂面色严肃地行至忠义碑前。

       许奕缓缓蹲下身,将手中那捧泥土覆于忠义碑下。

       辛思玄、屈宝田等三十二将紧随其后将手中泥土覆于忠义碑下。

       至此。

       忠义碑下多了些许泥土。

       英魂殿内多了四卒英魂。

       英魂殿后多了四具忠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