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6(回忆三)
       待珍珠跑到门外,见奶奶正在给这位郎中端上一碗熬好的疙瘩汤。
       这是家里唯一的一点白面,奶奶做了疙瘩汤给郎中。
       郎中一边吃一边说:
       “哎呀,俺自打家里出来,从日出卯时那会,天刚刚亮的时候,一直走了七个村落才到这儿,
       凉水没砸牙,更别提米汤了,一点水米都没进。谢谢你啊。老人家,你也可救了俺的急了。”
       说着他三口变成两口,把这一海碗的疙瘩汤,呼噜噜的吃进了肚子里,然后站起身拍了拍肚子:
       “哎呀,这回饱了,脑袋也变灵光了,咱进屋瞧瞧病人去!”
       说着郎中还打了个嗝。
       他掀开眼前的竹子门帘,抬起脚,迈进门槛。
       见床上躺着的一位瘦弱的中年男子,便径直走过去,很自然的坐在了,珍珠刚刚搬进来的那张小椅子上,
       而珍珠看着郎中坐在那个木墩椅上,顿感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她在门外用小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郎中诊完脉,给父亲掖了掖被角。
       薛先生问:
       “怎么样啊先生?俺这病可治吗?”
       “你先好好休息,俺和老人家去说说话。”
       父亲见郎中这么说,也没言语,眼睛里的光暗淡了许多。
       珍珠疑惑的看着郎中把奶奶叫到院子里,他低声跟奶奶说了什么,听不清楚。
       过了一阵儿,只见奶奶回了自己的房间,再出来的时候,
       手里多了一个小布包,她把布包交给了郎中。
       又见郎中再次回到爹爹的房里,走到桌前写了一个药单,交给奶奶,
       奶奶千恩万谢,送走了郎中。
       珍珠看着这一切,眼睛里现出疑惑的神情。
       奶奶招手叫来珍珠:
       “走,陪奶奶进城里抓药,让珍珠扶着奶奶,奶奶的眼神不太好。”
       于是珍珠和爹爹道别,和奶奶一起到镇上给爹爹抓药。
       回来的路上奶奶不断跟珍珠说:
       “这个郎中的药啊,肯定中,你爹爹吃了一定能好!他呀,该恢复成当年那健壮的样子了。”
       “奶奶,俺看见您给郎中拿了一包东西,那是什么呀?”
       “珍珠啊,千万不要跟你爹说。告诉你,那是奶奶的棺材本呀。
       本来呢,奶奶想,等自己老了,把攒的银子,准备给自己买一口好点的棺材。
       但是现在你爹爹,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俺宁可不思量自己的后事了。
       不能让你爹总是躺在炕上,俺就是走了,也闭不上眼呐。”
       奶奶说着,抹了下眼泪。
       “奶奶,干嘛要给郎中这样多的银子呢?”
       “唉,这个郎中事先就跟俺说,你爹这病,要下猛药,否则治不好。
       可是,这猛药在他祖上传下来的时候,就是有讲的,用一次这个方子,就损几年郎中的寿命。
       所以他说,不给上足够的银两,他不可能给开这个方子。”
       珍珠看着奶奶脸上现出充满希望的光茫。
       由于这是奶奶的心愿,接下来,爹爹也是极认真的,开始吃这一副又一副的汤药。
       连续吃了一个多月。
       记得那个冬天特别漫长。
       奶奶见爹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经常出去,站在门口背着爹爹抹眼泪花,
       珍珠看着奶奶,用冰冷的小手拽着奶奶的衣襟:
       “奶奶,你别难过,还有珍珠囡呢。”
       奶奶的眼泪更是夺眶而出。
       珍珠经常来到爹爹床前,用小手摸着爹爹的脸颊,
       爹爹有时候睁开眼睛,看了看珍珠,努力的做出笑意。
       爹爹越加瘦弱的脸上,用力扯着笑容的嘴角,努力的让珍珠心疼。
       爹每次这样,珍珠双眼的泪花总是再也忍不住滴落,
       她真想扑在爹爹身上大哭,求爹爹快点好起来,可是她知道这样只能让爹爹更加难过。
       于是珍珠就趁爹爹不在意的时候,赶快把眼泪抹去。
       忙前忙后,整个一个冬天,爹爹也没有起来床,后来奶奶说:
       “这是个误人性命的庸医,是个坏了良心的郎中!”
       珍珠明白了,爹爹被这个郎中骗了,吃了他开的药,病情更严重了。
       奶奶领着珍珠到庙上再次还愿的时候,珍珠在自己的心愿前面添了三个字:
       “有良心”,她要做一个有良心的郎中。
       珍珠的愿望,就这样早早的在她心中形成了。
       春天的时候。跟丁珍珠一墙之隔的小院落,空了多少年的房子里搬来一户人家。
       家里有个男孩子,长珍珠几岁,听大人口里喊他“薛贵”。
       一家三口人,都是不笑不说话。
       刚搬来没几天,那位婶子就拿了一盆煮熟的花生,来到家里来找奶奶说话:
       “大娘,俺们做邻居啦,以后啊,还得烦老您老多照应呐!”
       “唉,互相照应!”
       “听说您儿子,是位教书先生,真了不起呀。俺们和您这样的人家做了邻居,
       都感觉能闻到书香味呢!真是太幸运了。俺这有个半大后生,也想上学呢。
       等秋天,收了粮食,攒下钱来,去您儿子的私塾报名,做他的学生,好好读书识字!”
       婶回头喊着,朝墙那边的院子:
       “过来薛贵!来见见奶奶!”
       此时院墙的那边,薛贵正一窜一窜的,往墙这边探头,听他娘和奶奶说话。
       珍珠瞅那墙上,薛贵一露头,又缩回,再一露头,再缩回,活像个小猴子。
       “噗哧!”
       珍珠捂着嘴笑了起来。
       那边的薛贵听他娘一喊,赶紧从那院跑过来,红扑扑的小脸,比珍珠个子高出一个头来。
       他一边手摸着头,一边嘟着憨厚的嘴唇,不知说什么好,
       进了院门就慢吞吞的,离的娘和奶奶老远:
       “奶奶......”
       他娘走过去,把薛贵往奶奶身边拉扯,
       “瞅你这孩子。这是俺儿子薛贵。唉,长这么大,都10多岁了,还一个大字不识呢。
       这回好,看儿子你多有福啊,是老天造化让俺家,做了私塾先生的邻居。快给奶奶行个礼!”
       “快起来,行什么礼!”
       奶奶听她这么说,眼睛湿润了,忙把这孩子拉了过来说,
       “俺儿子是个私塾先生不假,可最近病得不轻,一直在床上躺着。
       哎,俺们这一老一小,还有个病人......”
       奶奶说着用手指了指她身后的珍珠:
       “这是俺孙女珍珠,快来见过你婶婶。”
       珍珠走过来,怯怯的叫了声:
       “婶婶!”。
       薛贵妈忙把珍珠拉到怀里:
       “哎呀,这个小姑娘怎么长得跟小仙女似的?水灵的很哟!”
       珍珠一听,立刻羞的什么似的,红着脸,眼角瞥见旁边的薛贵,正用大眼睛定定的看着她,
       而手里的柳树条,都散在地上,却全然不知。
       珍珠再也忍不住,笑着跑开了。
       薛贵好象也才意识到自己的相,脸更红了,转身也想往外跑,
       却踩着了后身紧跟其后的黑狗,惹得它“嗷嗷”满院子委曲的叫着。
       院子里,爆发出婶婶和奶奶少有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