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25章 秦王要造反?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最后这句话,等于是杀死这场辩论会了。

       因为,那些顽固派,也自知理亏。

       所以他们一直都是用古人先贤的话,来压制和反驳对手的。

       那么,有什么能推翻这些先贤的观点呢?

       答案就是……

       天下万民!

       宋朝时期,有人说过,为什么读书。

       为天地立心。

       为万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几乎成了所有读书人讲大道理时的座右铭了。

       用来表现自己高人一等的时候,也十分好用!

       读书人的心中,理想第一,孔子第二。

       或者说,二者是并列第一的。

       理想是什么呢?

       为万民请命啊!

       可是现在,秦王在岭南做的事情,就是在给万民请命!

       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你是继续守着孔圣人或者各位先贤的那一套,不让女子务工,不让每个家庭都有更多的收入,不让百姓们活得更好吗?

       说白了,这位女同学,就是给对手抛出了一个选择……

       你们敢说,为了孔圣人那个被后人曲解的儒学,然后衍生出来的各种理学,而置天下万民的生死于不顾吗?

       只要对方说了,哪怕输了这场辩论,她也无所谓。

       因为她十分清楚,没人敢指着现在岭南这些百姓的鼻子,说一句:“你们的贱命,还不如那些已经死去的古人们留下的只字片语!”

       这样的话语说出来,绝对被岭南的百姓,乃至全天下百姓的吐沫给淹死!

       特别是朱樉这个秦王,打从上任开始,就注意打开百姓的思想。

       虽然,朱樉看起来并没有刻意去做这些。

       但是他建立了大明乃至全世界第一所完全开放的国际大学,然后利用罗教授去普法,同时宣传和塑造符合岭南地区发展的三观。

       再有,就是大学里面的那些学子们,也是宣传和鼓励百姓们开民智,开思想的枪手。

       那些学子们在大学里学到了东西,回去就会给自己的父母讲述,再影响到周边的邻居……

       久而久之,岭南之地的百姓,特别是番禺府的百姓,思想已经和一年之前的他们自己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

       比如说,遇到不平的事情,他们会反抗,不会再忍气吞声,会按照罗教授说的那样,利用律法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他们也学会了请愿。

       还有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百姓们现在如果想要找秦王告状,都方便了许多。

       而朱樉这个秦王呢,别看他管着整个岭南地区,外面还有大片的领土,但实际上朱樉的管理方式,让他自己不可能会一天忙到晚的。

       朱樉平时,还比较闲。

       因为朱樉懂得如何用人。

       而且,手底下的人才还不少。

       他也舍得放权。

       有这么一个既能掌控全局,偏偏又闲得蛋疼的秦王在,对那些欺压了百姓的官员们也是一种威慑,于是岭南的那些官员们,也不敢过分嚣张。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大家有劲都往一处使。

       秦王要的是发展,那么就全力发展地方经济好了。

       至于别的事情,最好别多想。

       甚至,百姓们喜欢茶余饭后聊聊秦王的执政,都不要去管他们,因为秦王不让管。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岭南之地百姓的思想开发程度,可想而知是十分迅速的。

       现在众目睽睽,大家都盯着呢!

       这种得罪万民的话语,谁敢说啊?

       于是,那些顽固守旧的老学究们,纷纷无语,闭嘴沉默。

       反驳不了,也回应不了,等于是认输了。

       此时朱樉站出来了,他朗声道:“诸位,本王也知道,你们对于本王允许女子走出家门,参与建设和制造等事情,都颇有微词!但是,本王要尔等都知道,一个国家,或者一州之地,都并非只是一个人的。当然了,皇上只有一个,那便是我父皇。”

       这里,朱樉表现出了一丝丝的求生欲。

       但是,下面他话锋一转。

       “可皇上是干什么的?皇帝是负责掌管天下的。”

       “你们能要求,我的父皇去厂里打螺丝钉吗?”

       朱樉大声发问。

       朱元璋脸一黑。

       打螺丝钉是什么?

       他压根都不知道。

       要是真让他去了,那还得了?

       “不能!”

       众人一齐大吼。

       “这就对了。”

       朱樉点点头,他身前有个喇叭,但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他还得大声说话:“所以呢,父皇之于天下,本王之于岭南,都是一样的道理!天下,是所有大明臣民们的天下;岭南,也是所有人的岭南。每个人,哪怕是女人,她们也是人,也有责任和义务,更有权力,去建设属于她们自己的家园!所以,她们去务工也好,干农活也罢,这些都应该是我们高兴的事情。”

       “有本事,你们让男人把所有的工作,全部给本王做了。”

       “可是你们能做到吗?”

       “你们不能!”

       “看看现在的番禺府吧!”

       “新安县,新建居民区总计能容纳三百万户,可是根本填不满!”

       “本王给了尔等温饱,甚至是富裕的生活,那你们这些刁民,就不要来给本王添堵了!”

       “你们若是真有本事,而不是只会一天到晚摇头晃脑的空谈学问,那就也加入到本王建设岭南的浪潮中来!”

       “本王宣布,自即日起,所有惠州府学子,全部进入大明国际大学之中学习,无论贫贱!但凡有童生功名的,学杂费一律全免,剩下的你们自己去勤工俭学,每个月随便兼职赚几十两银子,也够你们花的了。”

       “另外,本王也知道你们之中,有一些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生育确实是大计。”

       “所以,本王在惠州府,第一件事就是让你们的府台大人,修建医院。”

       “而且还是妇幼医院,专门负责接生的。”

       “那里面的医生、护士都是女人。”

       “你们说,能让男人去里面工作吗?”

       “从即日起,凡是惠州府户籍的家庭,都有生育补贴。”

       “生一个孩子,每个月补贴五两白银,一直补贴到孩子年满八岁为止!”

       “尔等,不用给本王省钱。”

       “还是那句话,只要听本王的话,大家都努力建设,本王将会给你们最好的生活!”

       朱樉说了许多话。

       最后,他甚至还颁布了两项新政。

       首先他要把那些老顽固们,全部抓到大学里面,去接受新思想的熏陶。

       甚至还给出了免除学杂费的优待。

       接着便是生育政策。

       这一点和番禺府是一样的。

       鼓励多生。

       生儿子女儿都行,反正直接用银子去补贴。

       因为朱樉实在是太缺人口了!

       明初时期,因为战争,加上天灾,各地多有旱情,所以人口急剧减少……

       当时的旱情有多严重呢?

       问问朱元璋就知道。

       这位大明朝的皇帝,就是因为旱灾,自己一家人都饿死了不少。

       而且,他本人还因此而当过乞丐、和尚,就为了讨一口饭吃,能活下去。

       要知道,在朱樉穿越以前的时代,一座城市的人口都是千万计的。

       但是现在整个岭南的人口加起来,有没有一千万的一半都不好说,最近应该是有了,毕竟朱樉接纳了将近三百万的难民。

       可是还远远不够。

       朱樉也知道,整个大明人口就这么多,哪怕有再多的难民,也不可能全部到岭南来的,首先朝廷就不允许,所以现在的人口流动规模,应该已经是极限了。

       接下来,还得利用别的办法。

       想要人口,最合理的办法就是造人了。

       所以鼓励生育的计划,势在必行。

       当然了,朱樉可不止是这一手。

       眼下,铁路已经开始修出了岭南,甚至已经修过福州,进入江浙了。

       等将来,朱樉把铁路再修往湖广、赣等地方,到时候交通方便了,他还能利用岭南地区的经济优势,吸引大量的人前来岭南务工。

       这些属于是流动人口。

       但是,也可以算是人口。

       人多了,建设的速度就只会越来越快。

       当然了,这些都得一步步慢慢来。

       朱樉的计划是,今年之内,发展好惠州府,同时利用惠州府的工厂又加强铁路建设,开始着手往赣、湘一带修建两条铁路。

       这算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了。

       而且,铁路的修建权,还得和朱元璋商议。

       但是朱樉已经敏锐地察觉到,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估计不一样了。

       以前,大家的重心是在朱标这个太子身上。

       而现在胡惟庸等官员,已经注意到了朱樉这个秦王,以及岭南。

       这一次想要铁路开发权,胡惟庸这个左丞相为首的官员们肯定不会那么好说话……

       想到这里,朱樉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直接宣布辩论会结束。

       结果,不言而喻,是学校的代表们赢了。

       朱樉马上宣布回番禺府,同时交待向海,尽快安排惠州府所有童生以上的人员前往番禺府学习。

       整个辩论会上,朱元璋这个皇帝,都一言不发。

       他没有任何表态。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表态了。

       皇帝不发表任何意见,那就是对秦王的支持。

       于是,胡惟庸等人又开始密谋了起来……

       他们觉得,今日秦王的一番话里,有一个致命的漏洞。

       秦王居然说,天下并非皇上一人的天下?

       这……

       这可是造反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