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32章 朱元璋:那是朕的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三千万两!

       但是,朱樉留下了两千多万两白银给他自己。

       朱元璋心塞了。

       要是有这些钱,那他又何必再为钱而烦恼呢?

       这些都是朕的钱啊!

       朱元璋感觉很痛心,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秦王,朕需要你一个理由,一个克扣赋税的理由!”

       其实,岭南是朱樉的封地。

       所以朱樉,是可以留下一部分赋税的。

       这项权力,还是朱元璋赋予他的。

       但朱元璋的本意,只是给自己的孩子们,一些活命的钱财而已。

       像这样的事情,其实都不用明说,大家都心照不宣就行了。

       哪有像朱樉这样,直接扣下大头给自己的?

       太过分了!

       朱元璋表示,不能忍。

       “父皇,儿臣克扣下来的赋税,都是用来发展的!去年番禺府所有的赋税,加上儿臣自己的钱财,都用来投入到东莞县、新安县以及惠州府的建设之中了。”

       朱樉表示:“其实,这就是一个鸡生蛋的道理!请父皇明鉴,若是没有去年儿臣留下的那些赋税,东莞县、新安县以及惠州府便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那么今年就没有这么多的赋税收入了。实不相瞒,今年夏税,整个岭南,预计能入税八千万两左右!”

       这些都是真的。

       甚至可能还不止八千万两。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人人都知道,北宋是史上最富裕的朝代。

       可是,北宋最高一年的税入总和,也才一亿六千万贯。

       现在朱樉只是岭南之地,才发展起来两个州府,就能达到北宋鼎盛时期的一半了。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朝,全国加起来的赋税,有没有八百万两都难说啊!

       本来就是战后,百废待兴的时期。

       再加上各种天灾……

       当然了,还有朱元璋的花样印钱,导致坊市不流通,经济不繁荣等因素。

       以至于,朝廷很难收税。

       可是这样的情况,在朱樉治下的岭南,却完全不存在。

       八千万两啊!

       胡惟庸都忍不住说道:“若是这笔钱能交给朝廷,那我大明朝国库数年无忧矣!”

       “左丞相,八千万是总税入的数字,交给朝廷的不可能有这么多。”

       朱樉马上表示:“本王被发配到岭南,从穷山恶水发展到现在,当时朝廷没有给予本王任何支持,现在也不可能让本王把所有的赋税都交上去。更何况,本王将来还要发展整个岭南!”

       “那,你能给多少?”朱元璋最担心的问题,问出来了。

       “看心情。”朱樉就这么的任性。

       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朱元璋!

       大明第一杀神啊!

       可是朱樉不怕。

       虎毒还不食子呢!

       朱元璋不会对他动杀心。

       更何况,朱樉还有依仗。

       整个岭南就是他的依仗!

       因为,那些高新科技,只有他能驾驭。

       也只有他能继续发展。

       这个道理,别人不明白,朱元璋最明白了。

       百官无语。

       而像李善长、汤和这样的老将们,都对视了一眼,然后默不作声。

       不过,他们都在憋笑。

       总算是明白,为何从去年开始,皇上就对秦王格外恩宠了。

       甚至还允许秦王,在皇帝寿宴之时,带着有兵刃的护卫进宫……

       原来这位秦王,已经和当年有了天壤之别。

       秦王有钱啊!

       那可是富可敌国的财富!

       想想看,之前秦王还公布了一个万万两白银补贴计划,再加上他说的,发展地方投入了数千万的金银……你能想象到现在的秦王,究竟拥有多少财富吗?

       “朕最少要一千万!”朱元璋开口了。

       “父皇,儿臣说了,看心情。”

       朱樉根本不接朱元璋这茬。

       钱是他的,给是本分,但是给多少,那就要看情分了。

       这时候,万民伞也被请了过来。

       甚至罗家的老族长还亲自护送过来了,拜见了皇帝。

       有万民伞为证,现在谁都服气了。

       朱元璋对罗家的老族长说道:“朕很欣慰,你罗家出了人才,此人朕将来绝对会重要他的。”

       罗家的老族长闻言,连忙下拜,感激涕零,然后告退。

       “父皇,儿臣买卖官职这条罪名,是不是可以划掉了?”朱樉询问。

       “哼哼。”

       朱元璋冷声道:“看朕的心情!”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啊!

       朱樉无语。

       你又不是慕容复,装什么呢!

       朱樉清楚,朱元璋不松口,就是等着要钱。

       他也不着急,继续说道:“接下来,便是有伤风化这一条,本王有些不太明白,还请左丞相明确告知,本王哪儿伤风败俗了?”

       “殿下让女子务工,不顾男女之别,难道不是伤风败俗吗?”胡惟庸反问。

       “原来是这个……”

       朱樉哈哈一笑,说道:“这件事情,当日在惠州府的辩论会上,已经有结果了。现在,左丞相又要争论,那本王也可以和左丞相辩一辩!请问左丞相,女子也是人,也可以建设地方和国家,这怎么能是伤风败俗呢?”

       “男女有别,殿下将男女一起共事,便犯了忌讳。臣可是听说,岭南之地,多有和离者……古语有云,好女不嫁二夫!”胡惟庸还真的和朱樉争论了起来。

       “夫妻和离,这可是大明律都允许的,难道只有岭南之地,才有夫妻和离吗?”

       朱樉反问。

       胡惟庸说不出话来了。

       然后朱樉说道:“首先第一点,在岭南也禁止夫妻不忠,在外胡乱勾搭,违者便是犯罪,但若是夫妻并无不忠之事,而要和离者,也予以支持,这是人之常情。然后第二点,男女固然有别,所以岭南的任何工厂之中,男女都是分开的,又何来伤风败俗一说?最后,本王要你们看结果,而这个结果便是,岭南之地,人人守法知礼,并且都过着富足的生活。在本王看来,这就够了!”

       胡惟庸哑口无言。

       没办法。

       这本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一场争论,而且朱樉显然不是那种守旧遵从古人之礼的人,他要和朱樉争论这个,那肯定是争论不清楚的。

       于是胡惟庸只好转移火力,问道:“那么秦王能否解释一下,你奢靡无度之事呢?”

       换罪名?

       朱樉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