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217章 郁闷的朱元璋,高兴的晋王朱棡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大明宝钞的升值,在九月底十月初这段时间,达到了一个巅峰。

       彼时,一贯大明宝钞的购买力,已然达到了七百文到八百文铜钱的水平。

       这样的价格,已经是极高极高的了。

       出来当初发行大明宝钞,还没有降价的时候外,没有任何一个时间段,能与这个时候相提并论的。

       这也是推行大明宝钞这些年来,大明宝钞最强势的一段时期。

       强势到了什么地步呢?

       此时的朱元璋,以及晋王朱棡,还有左丞相胡惟庸等一班大臣,正在朝会上听着太监,宣读户部呈上来的奏折。

       太监声音尖锐地叫着:“自本月初,大明宝钞价格再一次上涨,甚至许多钱庄都出现了宝钞严重不足,百姓纷纷以银钱来换取宝钞的现象。到本月中旬,整个京师,宝钞价格率先回升至一贯宝钞,能换六百文钱;现如今,一贯宝钞,可换八百五十文。”

       听到这些消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很高兴。

       不过,也有人担忧。

       胡惟庸就走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大明宝钞此番能回升价值,完全是因为许多商人故意为之,这些商人又都是听从秦王之令……臣认为,此事必须召秦王如今解释。否则,是喜是忧,尚且不好说!”

       晋王朱棡一听,马上站出来反驳道:“父皇明鉴,大明宝钞回升,无论是何人所为,都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况且秦王又是儿臣的皇兄,父皇的儿子,更是大明的秦王,为何还要因此而忧虑呢?儿臣认为,完全不必要召见秦王回京!”

       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秦王。

       是朱樉!

       更是他朱棡的皇兄。

       别的不说,就单轮这储君的顺位,说实在点的,朱樉还在,根本就轮不到他朱棡呢!

       现在,你居然要让秦王回京?

       那到时候,自己这个皇弟弟,见了他那个皇哥哥,尴尬不尴尬啊?

       再有,这一波大明宝钞能升值,靠的就是朱樉。

       起码数千万石的粮食砸进来,而且所卖所得大明宝钞,全部封存起来,不拿出去用,才能做到现在这样,让市场上的大明宝钞流通得少了,价值也进一步升高。

       如果朱樉来了,到时候他一开口,这功劳岂不全部都是他的?

       这将朱棡这个监国皇子,又立于何地呢?

       朱棡不赞同朱樉进京。

       此时,端坐龙椅上的朱元璋,那是眼皮子都不抬,他缓缓问道:“那依你之见,此时朝廷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

       “父皇,儿臣认为,秦王皇兄如此帮衬朝廷,应当嘉奖皇兄才对,但不是召皇兄进京。另外,此时各地钱庄,都继续宝钞,而国库又正好空虚,我们应该加印一千万贯宝钞出来,刚好补了国库的空虚。如此一来,吏部能给官员们发放俸禄,兵部也能给士兵们发饷,工部也有钱,发给工匠们……”

       朱棡开始滔滔不绝。

       算来算去,他突然发现自己太幸福了。

       和上一任监国皇子朱棣相比,朱棡他简直就是含着金钥匙在当这个监国皇子了。

       因为一番算计下来,这一千万贯大明宝钞,居然还能有三百二十万贯的富余。

       朱棡愣了愣,然后说道:“多余的三百二十万贯,其中一半可以进入国库,另外一半则交由皇宫府库,为父皇用度……儿臣觉得,后宫有些殿宇也需要修葺了。父皇乃我大明之主,自然不能住在破旧寒酸的宫殿之中。”

       好家伙!

       上一个月,还因为发不出俸禄粮饷,才罢免了一位监国皇子。

       结果这才过了一个多月,都有钱来修宫殿了?

       “嗯,众爱卿以为如何?”

       朱元璋问道:“晋王所言,能行吗?”不少年轻的官员,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朱棡。

       为什么?

       因为,至今朝廷还欠着大家的钱没有发啊!

       有钱发,谁不支持呢?

       也就胡惟庸这个老狐狸,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他不发话,朱元璋就有些拿不准,于是他眼神一动,看向汤和又问道:“信国公,你怎么看呢?”

       “回皇上,臣认为晋王殿下所言极是,既然能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呢?”汤和开口了。

       这回,胡惟庸他也不端着了。

       虽然胡惟庸很聪明,直觉告诉他朱樉没有这么好心,会如此无私地帮助朝廷办事,但是现在汤和都开口赞成了,吏部欠的俸禄,还有兵部欠下的粮饷,如果都因为他一个人的反对而拿不到,到时候他胡惟庸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满朝文武,包括地方官员,甚至军中的士兵,估计都对他恨之入骨!

       这样得罪整个国家的官员和士兵之事,胡惟庸不会做。

       他也不敢做。

       “既然大家都赞成,朕也就不需要表态了,晋王是监国皇子,此事就你去安排吧!”朱元璋说罢,打了个哈欠,表示自己累了,退朝。

       可是在退朝之后,汤和被又被小太监,给带到了朱元璋休息的寝宫里。

       此时朱元璋已经换下了龙袍,穿着常服,就躺在卧榻上面,显得十分的随意,当汤和拜见以后,朱元璋就直接问道:“信国公,今日朝堂之上,向来怕言多必失的你,话有点儿多啊,为什么?”

       “呃……这个,皇上明鉴,臣总共就说了一句话。”汤和伸出一根手指。

       朱元璋笑道:“就是你这一句话,晋王他要印一千万贯大明宝钞,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近两年来,朕都不敢印钱了,可是他一来,他就敢了?”

       “呵呵,这不是现在大明宝钞供不应求嘛!”汤和赔笑一声。

       “少跟朕扯蛋!”

       朱元璋都爆粗了,他沉声道:“朕知道,你最近和岭南那边,书信往来十分密切,秦王手下那个僧人叫什么……道衍大师,对吧?你和他这个月内就互通了八封书信,都说了些什么?”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皇上。”

       汤和被朱元璋监视了。

       如果换成别人,估计这个时候已经吓破了胆。

       但汤和没有。

       毕竟,他可是朱元璋授意过的,让他和秦王那边去接触的人。

       汤和如实回答:“秦王殿下那边,希望朝廷能多印一些钱。”

       “朕家里这个老二他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他真打算帮老三顺利坐稳监国皇子的位置吗?”朱元璋不解地追问着。

       同时,有些郁闷。

       明明老二有实力,也有能力。

       可他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回来帮助自己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