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270章 找一个秦王代言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你真有这样的心思,那你倒是不必去国子监了。”

       朱樉改变了口风,也亲自将向海扶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对面说话。

       之前的向海,似乎是经历了打击,有些承受不住的样子。

       脆弱得,就连朱樉给他恩赐,他都不敢要。

       如果是一个这样的向海,那朱樉肯定不会给他机会,再对他委以重任了。

       可是现在,向海充满了干劲。

       他不再颓废。

       那么这样一个人,让他去国子监,那就太屈才了一些。

       向海是谁?

       他可是,最早开始,跟随朱樉改革发展的人!

       可以说,岭南地区从无到有的科技发展,至今为止的每一个阶段,向海都是见证人了。

       他也有着宝贵的一些经验……

       不过,朱樉并没有打算,让向海去高山岛当总督。

       机会还是留给罗敏这样的年轻人吧!

       现在朱樉,就急需要一个老成持重,然后又有经验,对科技发展大力支持,并且官场资历也足够老的人,来作为他的代言人。

       朱樉对向海说道:“很快,大明宝钞会继续崩盘,这个计划你也知道,那么接下来,晋王这个监国皇子的位置,就也将被撤销了。”

       这个计划,向海是知情人之一。

       但是至今为止,计划还没有任何问题。

       几个核心的人,显然都没有背叛朱樉。

       既然如此,向海就还能用。

       毕竟,他家人犯错,但本人没错。

       向海说道:“臣恭喜殿下,即将入朝主政了!”

       “别忙着恭喜。”

       朱樉翻了个白眼说道:“西洋那边,之前本王埋下的雷已经爆了,本王还要亲自前往处理……如果光靠罗航一个人,已经不能再镇住那边的场子了。”

       “所以,殿下还是不能去朝中?”

       向海皱眉道:“当初殿下可是说过的,监国皇子轮流座,最后轮到殿下,如果这一次殿下还不肯回去的话,恐怕皇上那边会不好交待了!”

       “所以,本王需要给他一个交待。”

       朱樉望着向海说道:“本来,本王是打算让袁公或者罗公,二人去一个朝中的,但他们都是学者,并不熟悉官场。现在既然你这边没问题,那本王还是决定,就让你去了。你到了朝中之后,本王会让父皇给你户部尚书之位,只管财政。另外,姚广孝和道同他们,会动用所有的力量,帮助你稳定大明宝钞。你要做的,就是代表本王,在朝中稳定好经济。别的方面,自然可以等本王回来,再做处置!”

       “臣,愿意领命!”向海没有丝毫犹豫。

       尽管,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难色……

       确实会很难。

       因为,朝中的环境,很不好。

       现在的洪武朝,功臣们退的退,死的死。

       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被迫害了。

       刘基,刘伯温,就是其中之一。

       他就是被胡惟庸害死的!

       而现在,朝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胡惟庸。

       向海要代表朱樉,到朝中任职,虽然朱樉只是让他稳定经济,还会出手帮他解决大明宝钞贬值的问题,可是以胡惟庸为首的那批人,肯定会从中作梗。

       甚至,向海可能还要经历一场残酷的官斗权谋的大戏!

       他能不能挺住呢?

       这个责任,太重大了。

       “你尽管大胆去做,一切以稳定为主,如果有人要破坏,那就直接和他硬顶,这不是你最擅长的吗?不要怕就是了!如果,有人要投靠的,你看着点启用就是了。等将来,本王进京,你只要人没死,不犯错,未来的丞相之位,必定有你一个!”

       朱樉直接许诺。

       这下向海,再没有任何可以犹豫的了。

       此时,京城。

       惠州府白莲教的案子闹得这么大,这么凶,京城这边还不知道。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恐怕也没什么心思去关注。

       对于朱棡这个监国皇子,胡惟庸是全力支持的。

       为什么?

       就因为,胡惟庸发现这个晋王,他们可以控制啊!

       所以,胡惟庸也不称病了。

       不仅如此,还经常主动找到朱棡一起议事,很卖力地帮朱棡处理事务。

       但是,就算他胡惟庸出山了,却也依然止不住大明宝钞的颓势。

       随着朱樉的秦王府这边,开始让商人们都抛售手里的大明宝钞开始,几乎每天都有几千万贯大明宝钞,流入应天府的市场。

       这儿是天子脚下。

       谁敢不承认大明宝钞?

       于是,市场上很快,就多了上亿的大明宝钞。

       关键这些宝钞,全部都是真的!

       于是,大明宝钞从十月低开始就又进入了不断下跌的阶段。

       第一天,一贯大明宝钞,就跌到了七钱银子。

       可是胡惟庸以及朱棡他们,还以为这只是正常的波动。

       毕竟大明宝钞这一个月一来,虽然一直都保持稳中有升的进步,可有时候也会突然回落的,再说了,以现在大明朝廷对市场的掌控力,也没能第一时间就把市场的信息给反馈到户部那边。

       然后,就任由大明宝钞,跌了一个星期。当时的朱樉,还在扮演黑龙哥呢!

       等一个星期过去了,朝廷才恍然发现,大明宝钞又跌了。

       跌得多严重呢?

       一贯大明宝钞,现在只能兑换四钱银子。

       价格直接被腰斩了!

       别以为宝钞跌价,对于朝廷没有任何问题。

       要知道,朝廷每个月都有许多等待结算的支出。

       打个比方,大明宝钞升值的时候,一个月的支出两百万贯算是差不多了,可是现在却要支出四百万贯了!

       这要怎么办?

       难道说,去印宝钞吗?

       不能再印了!

       越印,越不值钱。

       朱元璋已经收到这方面的教训了。

       那么,自然就让朱棡这个监国皇子,以及胡惟庸这个丞相,去想办法稳定市场。

       结果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现在一贯大明宝钞,只能值两钱银子。

       再跌的,恐怕连一钱银子都不值,只有几十文的价值了。

       到时候朝廷一个月,要支出上千万大明宝钞!

       这么多钱,去哪儿弄呢?

       另外,市场上也又开始,恢复了以货易货……

       对此朱元璋大发雷霆,找来了朱棡和胡惟庸臭骂了一顿:“你们为何还无动于衷?你们这是想朕的大明宝钞直接变成老百姓家里的厕纸吗?”

       朱棡和胡惟庸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胡惟庸还有点才能,他提出了几项措施:“皇上、殿下,当务之急,是赶紧勒令商贩们稳定宝钞价格,许诺他们一些好处,比如说减少商税,要靠他们把市场重新稳定下来,才能让大明宝钞不至于继续下跌了。”

       “什么?减税?”

       朱元璋立马不同意。

       开什么玩笑?

       大明的税,已经够低了。

       堪称是历朝历代最低的税收,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四十取一!

       这是什么概念呢?

       想想春秋战国,那时候税收约莫是五取一,也就是五分之一的收成要交给朝廷。

       秦朝是最狠的,三分之二的收成要交给国库。

       明朝这边,最低是四十分之一的收入交税了。

       这么低的税,朝廷要怎么活呢?

       但这是朱元璋定下的。

       意在让全国都休养生息。

       皇上定下的,能改吗?

       这可是,朱家能坐稳天下皇位的根基啊!

       肯定不能改。

       既然不能改,那么就只能在那些商贩们的身上,多收取一些了。

       现在胡惟庸居然提议,改革商税……

       得!

       你干脆让朝廷别过算了!

       “朕不同意,你们另外去想办法!”

       朱元璋沉声道:“晋王,你如果想不出办法来,那就回你的封地去吧,这监国皇子,也不是你能做的!老四不行,你这个老三更不行!”

       朱棡直接就无语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大冤种!

       本来兴高采烈地回到京师,是来当监国皇子,向着太子之位发起冲击的。

       结果,现在却成了背锅侠?

       可是他也无奈。

       想想燕王吧!

       燕王坐镇燕地,为了防范北元,燕地可是兵强马壮的,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兵强马壮,又不是他燕王的兵马。

       就算是他的,也没用。

       兵马再多,就能防止大明宝钞跌价了?

       怎么可能!

       于是,朱棡在家里憋了两三天,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躺平了,找来一些歌姬就在家中饮酒作乐……

       到了这里,朱棡这位晋王的监国之路,也算是要走到头了。

       然后,朱元璋就如朱樉所料的,开始选派一个人,打算去让朱樉出山。

       朱元璋找的不是别人,依旧是朱樉的老熟人了。

       汤和!

       朱元璋对他说道:“你,明日就做火车,去一趟番禺府告诉老二,让他准备进京吧!晋王……朕打算,明日上朝,便废了他监国皇子之位,让他回封地去了。告诉老二,这一回朕不管他什么理由,总之绝对不能不回来。要不然,他就永远别回来了!”

       要不怎么说,知子莫若父呢?

       朱元璋这显然是担心朱樉又不肯回去啊!

       所以朱元璋,还特意和汤和交待了这番话的。

       如果这一次朱樉再不回去……

       那么,他朱元璋,心里会十分失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