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了
为什么我临近毕业还要交选修作业,因为之前咸鱼了,选修一直在摸鱼,现在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这学期我选的是和《易经》有关的课程,具体什么东西我忘了……总之期末作业是《天干地支五行对世俗文化的影响》,我选修课都没上过几次,我怎么知道有什么影响……
于是仅凭我那一丁点知识储备外加百度神器和疯狂翻书,专(瞎)心(姬)认(霸)真(写)了一下午。于是说好的爆发又没有了。
我肯定,我学校现在真的没事了,明天一定爆发。
为了证明我不是在骗人,粘贴下一下午的成果,事先声明,我这是胡编瞎写的,别当真。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组合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天干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元,最早记日,最早可追溯到殷墟的出土。而《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先秦经书也明文使用了干支来标注时间。
如《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羊传隐公二年》记载:“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但是此时的干支并非我们今天使用的干支纪年法,此时的干支使用的是“岁星纪年法”。
西汉大一统之后,由于社会稳定,哲学思想和科学蓬勃发展,人们发现岁星纪年法用久之后就与实际天象不符。于是必须改革历法。刘歆提出超辰法,但是并未被广泛应用。
汉初定制了《太初历》,但是使用起来比较混乱,可能正因如此,司马迁著《史记》之中鲜有用干支来标注时间。
一直到东汉章帝时期,朝廷明确规定了四分历,干支纪年法终于被确定。而东汉班固著的《汉书》中,干支记日也重新出现。
而李唐之后,干支除了记日,也被用来记时、记月、记年,并且延续至今。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不可不说是老祖宗令人惊叹的大智慧。
但是干支最早并非用来记时,它来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而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二十八宿也和十二宫相对应。
子宫有女、虚、危三宿。
丑宫有斗、牛二宿。
寅宫有尾、箕二宿。
卯宫有氐、房、心三宿。
辰宫有角、亢二宿。
巳宫有翼、轸二宿。
午宫有柳、星、张三宿。
未宫有井、鬼二宿。
申宫有觜、参二宿。
酉宫有胃、昴、毕三宿。
戌宫有奎、娄二宿。
亥宫有室、壁二宿。
而天支在天文中亦有重要定义(其实我也没看懂是什么定义,直接照搬原文了),最早如《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
“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
“历斗之会以定填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日戊己”等等等等。
五行学说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概念,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观。
五行分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
五行学说据说起源尧舜,早如《春秋》也有提及。但是真正将五行发扬光大的还是阴阳家的邹衍。
邹衍提出“五行生胜”的原理,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对立的关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
而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的哲学意义。故后人评价:阴阳终始,五行生胜,反覆乎天人之际。也是相当客观和合理的。
但是邹衍当时最重要的思想还是“五德始终”。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
而“五德终始”是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每一代王朝都有一种德行,而统治者不遵守道德,王朝就会德衰,最终被另一种德行所取代。这也是给予帝王的枷锁和警告,让他们不能肆意妄为。
这一点在《吕氏春秋》中有着很好的表述:黄帝之时,天先见大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由此看出,黄帝属于土德,夏朝属于木德,商朝属于金德,周朝属于火德。而替代火德的必为水德。
秦始皇一扫**之后,也采纳了这一说法,以为水德之治,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
同时,五行的说法在天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史记天官书》记载:
“西宫咸池,曰天五潢。五潢,五帝车舍。火入,旱。金,兵。水,水(灾)。中有三柱,柱不具,兵起。”。
“北落若微亡,军星动角益希,及五星犯北落,入军,军起。火、金、水尤甚:火,军忧。水,患。木、土,军吉。”等等。
及至东汉后期,五行的说法逐渐被道教和医学吸收,开始代指人体器官和为人的品德,为医学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略去不表。
综上所述,天干地支五行对中国世俗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至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我们的骨血和文明,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合理的继承,让老祖宗的智慧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周颂》已经在上一次讲完了,整本的《诗经》只剩下了《鲁颂》和《商颂》两篇,《鲁颂》四首,《商颂》五首,篇幅都很短,正好可以并一次讲完。
今天,三个平台的围观群众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以至于很多人都不得不取消了礼物的显示。
“这真的是主播的最后一次了吗?”
“卧槽不要啊啊!”
“主播自己没有说过,请不要再造谣了!”
“呜呜呜,终于能再次看到你了!”
“主播澄清一下谣言吧!”
“可是今天诗经正好完结啊,”
弹幕里面吵翻了天,昨日人们如梦初醒,这才发现自己之前做了多傻的事。他们想挽留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想挽留自己心中的仙子。
那个少女啊,一个人悄悄地做了好事,如此的圣洁,却被世界玷污和陷害,他们想想就觉得心中一痛。尤其看着恬淡地样子,心中更是难过。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然而楚留梦和往常一样,在朗读的过程中从来不抬头望一望弹幕,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书中。
读完了最后的两篇《颂》,楚留梦又进行了简单的讲解。
虽然有很多人安慰自己说网上那个“堂姐”所说的都是谣言,但是他们心中隐隐的还是有种不好的预感。因为自今天为止,《诗经》就全部都结束了。今天,难道真的会以《诗经》结束吗?
《诗经》的讲解很快就结束了,以往楚留梦讲完诗经,观众都是不舍得她结束,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比的希望楚留梦能就此结束。
他们多么的想看到楚留梦能和以往一样,放下书,冲着屏幕微微一笑,淡淡地说上一声“明天见”。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楚留梦放下了书本,淡淡一笑:“好了,诗经今天就讲完了,我们再来做点别的吧,你们想看什么呢?”
“不要啊啊啊啊啊!!!”
“卧槽今天不会真的是最后一次吧!”
“为什么啊,小姐姐别抛弃我们啊!”
“我们以后绝对无条件相信你啊,小姐姐快回来吧!”
“仙子不要在意那群诋毁你的人啊,我们都是支持你的!”
楚留梦收回目光,睫毛如鸟翼般眨动了几下:“那我来写字吧。”
说着,楚留梦移动了一下镜头,转到书桌边,往砚台里倒了些清水,缓缓地研磨,一袭淡青色的长衫,长发垂泻而下。
但是由于角度问题,观众看不到内容,只看见少女执笔在纸上游走,风姿绝美,这姿态仿佛了穿越时空。
一根笔杆,一截冰骨。恬静优雅,却又透着孤独和伶俜。
柔和的光线洒在楚留梦的身上,时间仿佛都要停滞了,让人恨不得去记下这每一缕的美好,痴痴地沉醉于其中。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妹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这篇文言文并不难懂,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这文章的含义,少数几个看懂的,心中的悲伤已弥漫开来。
原来,她去意已决了。
“好了,接下来做什么呢?”楚留梦微微歪了歪脑袋,取出一张琵琶,嘴角绽开了一个令人心魂俱醉的笑容,如三月芳菲,万里春风。
“我准备了许久,原本准备在国庆节上唱的,但是……今天就唱给你们吧”楚留梦微微一笑,缓缓地闭上了眼,“谨以此歌,献给所有为了新中国,而默默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科研人员、工人和教师……”
国庆是明天,现在再蠢的人都知道了,今天,真的是最后一次了。
“不!!!”
“还是明天唱吧,今天氛围不够啊!”
“我错了,你不会来真的吧?”
“今天唱完了明天唱什么,还是留着吧!”
“不要走啊!”
弹幕里哀嚎一片,可惜楚留梦已经闭上了眼,拨响了琵琶,低吟浅唱: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
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
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
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
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
在共和国的星河里
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
……
“好听!”
“我们要求明天再听一遍行不行?”
“我原本就是一个建筑工人,太感动了!”
“我是为中国搞芯片科研的,虽然工资没有程序员高,平时也默默无闻,但是我无悔我的选择!”
“我只是一个学生,但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我愿意奉献的我的青春!”
“太好听,我想天天都能听上一遍!”
楚留梦平静地将琵琶放回原处:“谢谢你们能喜欢,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陪伴,我是时候跟大家说……”
“不行!!!”
“我不听,我不听!”
“我不接受
“是时候卸载战鱼直播了!”
“求求你别走啊!”
楚留梦看着弹幕,侧了侧头,脸上流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犹豫了一会,微微苦笑:“那好吧,
(昨天谁跟我推荐《人民的名义》的,我看了一下午,真tm好看,达康书记帅爆了!ps:一会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