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31章 阿扁遇刺了解一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直觉自己很接近事实真相的青二十七寒毛都竖了起来,头很痛……心更灰到极点。

       夜暮刚降,月已近圆,微风轻拂,小院幽静,如若这不是牢房多好!如若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该多好!

       她不想再往下想,可又不能不往下想!

       她再回想《武林快报》对杨石和史珂琅都是极尽夸赞,韩君和篇幅的虽然较少,但不代表他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总体来讲,三少武功家势都旗鼓相当,最终谁成为武林盟主都不令人意外。

       他们必定各展神通,或许,争取余火及身后诸派就是关键点。

       而要争取余火,显然不是一两箱黄金就能解决的问题。

       处理掉楚乐一才是余火最想要的“好处”。

       他们会如何处理楚乐一?

       《武林快报》已经将他逼入绝境了,他们要怎么落井下石、让他雪上加霜?

       青二十七想不出来,焦急中又有点庆幸,还好武林有“无垠锁”这样的地方,有半袖清镜这样专事公平审判的门阀。

       如此,他们才不能直接将楚乐一或其他的知情人灭口了事。

       因为凡有人告或明显冤案,半袖清镜即不会旁观,必将理出是非曲直。

       正是他们保证了武林的清净而不至陷入无穷无尽的仇杀。

       ——其实,她真的很幼稚。

       开禧二年三月十五日,终于有人将青二十七放了出来。

       离开牢房,青二十七发现自己在建康城郊的一座破庙。之前把守在此地的人、给她送饭的人,都已不见踪迹。

       她依约去找楚乐一。

       又是一个清晨,又是朝阳无限好,又是楚乐一白天天住过的客栈门前,人们照常往来喧哗,而青二十七的心情却与前天不同。

       果然,人是不会同时踏入一条河流的。

       她当然没有等到楚乐一。

       不是他食言,是他来不了。

       在街边站了许久,青二十七才想到应该找最新的《武林快报》来看一看,那一定有她想了解的一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行大字标在上头:“史珂琅遇袭受伤”;下面一行稍小:“战和之争岂能杀戮以解”。

       青二十七扫了一眼,双手发抖,好不容易才定住神,细细读文。

       史珂琅在宣布参选武林盟主之后,就开始到各门各派拜票,宣扬他的主张:

       他批评贸然出战,认为在蒙古霸权逐渐兴起之时,宋与金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双方不宜相斗,而应保持现有平稳。

       甚至应求同存异,并借蒙古压境之势,让宋与金恢复相对平等的地位,而非目前以币帛求和的状态。

       这个观点一出,舆论哗然。

       主战派就不用说了,连主和派也有不少人感到惊异。

       主和派一贯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或以为应静待蒙古与金两败俱伤再谋有他,谁也不曾想过,竟然有人提出与金联合!

       一时间,史珂琅把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有人大骂他叛国背义,也有人赞他目光远大,有人向他扔鞋、扔砖,也有人为他申辩。

       不管怎样,街头巷尾已无人不知晓他的大名,以至于后来到了他到哪里、哪里就如平地起旋风的地步。

       史珂琅表现出罕见的风度,他荣辱不惊,耐心而又细心地解释他的主张。

       有一次有人丢了他一身臭鸡蛋,他也只是笑笑,并不生气,倒将那扔鸡蛋的人愧在当地。

       渐渐地,人们开始思考他的主张,不少人觉得他说的不无道理。

       现在的宋金蒙古,就像是鹬、蚌和渔夫相争,只不过看谁是鹬、谁是蚌、谁是渔夫,谁最后得利。

       因而以其两强相争,不如三足鼎立。

       远交近攻,那是在宋的实力足够的情况下才可能成功。

       况且,史珂琅亦表示出若金先开战,他亦必带领武林众豪侠一战到底、死而后已的决心。

       史珂琅树立起这种形象所用的时间,其实远不止抛出观点后的两天,它更多地依靠着他之前的经营、并在后续几天形成更大影响。

       开禧二年三月十四日晚间,史珂琅正在印月台召集中间人士座谈,进一步阐释主张,立图拉拢这些人。

       就在谈论正烈之时,突然有蒙面人冲到他面前,丢了一把刀子而不只是鸡蛋或鞋。

       那刀去势凌厉,不过最可怕的不是刀,而是随后而至的一柄软剑。

       那剑灵如蛇、快如电,银花点点、颤抖向前,史家公子来不及做出反应,肩胛骨被对穿而过。

       血顺着刺客拔出的剑飞溅,史珂琅却犹自强笑。

       刺客武功既高,身法也是奇快,在场数十人竟无人拦得住他。

       待得刺客遁走,有人发现在印月台的一根柱子上有这么几个字:“乱臣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亦有人认出那软剑唤作“雾煞”,乃是日前因梅家盗宝之事闹得沸沸洋洋的楚乐一所有。

       更有人说道,楚乐一在前两日史珂琅首次发声的藕香榭出现过,必非偶然……

       楚乐一……

       青二十七浑身都在发抖:完颜陈和尚一伙捉住她,就是为了要挟楚乐一,叫他去刺史珂琅一剑吗?

       若非如此,根本无法解释!

       那么,他们在临安三公子中最终选的是谁?是杨石吗?

       因为决定站在杨石的这边,所以要制史珂琅于死地?并且是让楚乐一去完成这个局?

       为什么非楚乐一不可呢?

       不对,不是这样。

       青二十七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这是个更阴险的谋略,可惜的是她的笨脑子直到后来才被毕再遇点醒。

       “你记住,谁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谁就是始作俑者。”他玩味的表情令她着迷,“从结果往回推,一切昭然若揭。”

       这件事显然极速地发酵了武林对史珂琅的认同,他在保住一条命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声名;而逼楚乐一出手,是让楚乐一自绝于武林。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此举都会令楚乐一至少在“无垠锁”里呆个一、二十年,不能再误他和余火的事。

       空口无凭,青二十七又无法自证是史珂琅伙同余火、陈和尚控制她,以威胁楚乐一。

       毕再遇说史珂琅背后一定有高人为他设下这一计。

       在他年轻时游历的一个远方国家里,曾有人用这苦肉计赢得了很多中立者的支持。

       “是西域的国家么?几时带我瞧瞧去!”青二十七很好奇。

       他想了一想说:“那个国家,已经被灭了。”

       “哦。”青二十七失望极了,“说不定史珂琅的谋士也知道那个国家的事哦!”

       他看着她,想说什么却终于没说。

       此事的破绽在于,《武林快报》在这以前把楚乐一推定为疑似金国奸细,而史珂琅一派却将他定性为过激的主战派。

       这之中的矛盾之处,是否说明汗青盟与史珂琅属于政见不同的两派人马?

       否则,这陷害栽赃的手法完全可以更完满些,将楚乐一被钉在金国奸细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汗青盟的所作所为也能更解释得通。

       可要说他们是两派人马,并不相干,那之前《武林快报》为史珂琅摇旗呐喊又算什么?

       “史珂琅可不只有一箱金子啊!”毕再遇一幅耐心快被青二十七这小白痴耗尽的样子。

       “黄澄澄的金子有些人不愿接受,但它可以买到的东西却远远超出你的预料。比如说,它也可以买到好名声,也可以买到好点子。”

       好点子?他是说……史珂琅是花钱买计?

       有人教了史珂琅这一招苦肉计,却不料史珂琅选中的“刺客”是楚乐一。

       设计者与执行人之间脱了节,才会出现纰漏,令楚乐一的面目变得模糊起来。

       这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青二十七种种的不解都是在与毕再遇相伴的那些日子里拨云见日,当时当刻她可没这么高的觉悟。

       况且,夜为何要跟楚乐一过不去,在她心中依然是个死结。

       青二十七放下当天的《武林快报》,思量着楚乐一既然从现场逃离,就应该到约好的地方等她、或是想办法向她报个平安才是。

       这两点他都莫能做到,那一定是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冷汗,从背后渗出。

       怎么才能找到楚乐一?这是青二十七目前最重要的事。

       若说到找人,不会有别的组织比汗青盟更快,但是夜对楚乐一并无善意。

       她不确定使用汗青盟的消息网会有什么后果。

       她甚至担心汗青盟的某些人就躲在她身后,企图利用她来找到楚乐一。

       她不寒而栗,她想青十六骂得真对:你出道以来,可没办成什么好事。

       青十六……或许应该先去找她商量商量。

       青二十七恨自己凡事都想依赖青十六。可如果不依赖她的帮忙,她能做些什么?

       青二十七静下心来——她不能去找青十六,如果青十六也站在夜的那边,她不是害了楚乐一吗?

       让一切从本原开始吧!她暗自握拳,鼓励自己。

       楚乐一一切麻烦的起源都来自于那支神秘的白玉短簪,偏偏白玉短簪又是个无解之谜。

       事到如今,仍无迹象表明有事情核心之外的人知晓白玉短簪的存在。

       也就是说知道白玉短簪其事的,是余火陈和尚彭蠡湖楚乐一青二十七白天天,还有看过青二十七手记的蔡明奕和夜,以及,暮成雪。

       暮成雪!

       青二十七脑中灵光一闪,她怎么能忘了神通广大的暮成雪!

       正是神通广大的她用反推法,查出白玉短簪来自于金国。

       楚乐一……会不会就躲在暮成雪那儿?!

       青二十七突然松了口气,楚乐一不是说过,暮成雪是他们的后手和后盾么!

       她愈想愈觉应是如此,便不如一开始时那样心急如焚了。

       暂且将楚乐一的下落放下,她第二个想到的是彭蠡湖。

       梅家姐妹对白玉短簪之事到底介入有多深呢?

       梅沁陷害楚乐一盗宝,是因爱生恨么?

       如果她……

       “青二十七姑娘,你怎么在这?”

       晕!说曹操曹操到!梅沁的声音突如其来地响起。

       原来青二十七低头思索,不知不觉早从那客栈离开,走到了印月台。

       听到梅沁的声音,她才慌张地抬头四望。

       印月台是一座水边之亭,亭影映波,云淡风清,梅沁俏立亭边,一袭浅梨木色的裙子,衣袂飘飘,袖间隐隐绣着一枝白梅。

       青二十七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柱后歪歪斜斜地刻着几个字:“乱臣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这是楚乐一的字!”

       楚乐一的字无比难看,平时没什么机会看到,但只要看过一次,就不会忘记那种要把弯曲的线条强强扭直的别扭感觉。

       “是啊……”梅沁宛如透明的手指在刻痕上轻轻抚过,“他为什么会写这几个字?”

       青二十七一怔,冲口问道:“他刺史珂琅一剑,梅二小姐事先知道么?”

       梅沁头一歪,这是青二十七第一次看到她有慌乱和愠怒的表情。

       这表情,让青二十七明白了点什么:呵,女人啊……

       她又问第二个问题:“那么,你知道白玉短簪将会被送往何处么?”

       梅沁回避了青二十七的问题,反问道:“你又知道些什么?”

       “我……”青二十七小心看她的神色,说道:“我知道你对楚乐一确实有真心。你想折腾折腾他,却还不至想置他于死地。”

       梅沁轻轻咳嗽,脸上又再绽出有些病态的潮红:“自以为是,蛇鼠一窝!”

       青二十七笑:“你用成语,可比楚乐一要精准多了。”

       梅沁哼了一声:“他在哪里?”

       “我不知道。”

       梅沁的眼光中闪过一瞬不信。

       “你不信也没用,我确实不知道他现在人在哪里。我被你的好朋友陈和尚捉了,他们以我为质,逼他向史珂琅出手。……难道,这个事,你也不知道?”

       梅沁横了青二十七一眼:“陈和尚不算我朋友。倒是你,还真楚乐一的好朋友!”

       青二十七惭愧。

       那女子坦陈道:“白玉短簪,我们彭蠡湖只负责交给某人。至于它的出处,行规是收钱办事,不问来历。怎么?它来历蹊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