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对战”升级
因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会有持续的热度。
本来丁太建以为陈亦轩的回应顶多是为自己的作品“辩护”两句,或者假惺惺地表示接受批评的声音,甚至就算他情绪化地发表几句不满,丁太建都不会有被挑衅和冒犯的感觉。
反正无论如何,只要陈亦轩“回应”了,丁太建就算是“蹭热度”成功,而且他要是不好好利用陈亦轩的回应,简直都对不起自己!
这样一来,自己对《消愁》这首歌的批评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依据”,呵!这个小子段位很高啊!
看上去很不好对付的样子!
这个热度很不好蹭!
玛德,没想到这个陈亦轩还懂兵法!
不过沉默是不可能沉默的,当“喷子”,啊……不对,当“乐评人”这么多年,丁太建就没怂过!
自己必须为了“乐评人”的身份和名誉而战!
有些年轻的创作人啊,就是听不得批评的声音,而且还喜欢给人乱扣“帽子”,既然如此,我只能再一次声明,我确实不喜欢《消愁》,因为这首歌不值得我喜欢。
粗粗算来,从我正式踏入音乐行业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在此期间,我受到过不少质疑,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
在我看来,一首歌要想被称为“好的音乐”,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歌词的表达要够诗意,这种诗意不是堆砌辞藻,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要真正地营造出一种美的意境,或者让人体会到一种够真实、够震撼的情感。
二、歌曲的旋律要不流于俗气,换句话说,我可以接受一首歌的旋律不够抓耳,但绝对无法忍受一首歌的旋律是那种烂大街的、类似于口水歌的简单。
三、整首歌曲的编排要能体现出音乐的美感,而不是像那种工业流水线做出来似的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很可惜的是,以上三点,《消愁》这首歌全部没有做到,而且恰好都踩中了“雷区”,这样一首歌,真的能称之为“好歌”吗?
编辑完毕后,丁太建再次回过头来检查了两遍,嗯,非常完美,简直可以排进自己“乐评生涯”的前三名!
在丁太建看来,这篇博文不仅驳斥了陈亦轩,而且还很好地维护了自己身为一个“乐评人”的声誉,他相信等这篇博文发出去,自己的“热度”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而陈亦轩也必将深感羞愧而默默地删博了事。
总而言之,自己肯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同时为自己的乐评人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不过丁太建没想到的是,当他在陈亦轩的引导下,决定为自己的“乐评人”身份进行辩护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输了。
因为只要是能用作品客观说话的情况下,陈亦轩从来就没在怕的……
……
结果丁太建的回复是“大众都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个群体本来就有愚昧性、从众性以及盲目性,至于《消愁》这首歌能登上‘劲歌榜’榜首,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劲歌榜’本身的耻辱,毕竟在真正的音乐爱好者眼中,‘劲歌榜’就不是一个权威性的音乐榜单。”
得,看来丁太建是真的深谙怎么把事情搞大给自己涨热度,“劲歌榜”怎么了?还不是老子用来“祭天”的工具而已!
玛德就得罪你了!怎么着吧?
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质问,丁太建也是一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这么多年“对喷”已经积累下了无数经验,丁太建其他本事没有,在这方面那可是“一代宗师”。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认怂了!
说明自己已经取得最终的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