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古柘(3)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然则孤王地贫,军费紧张,是以,自明日起,进出城池者,但穿异服,皆收取三枚铜钱,以资军费,留发辫者,收两文以资军费……”

       ……

       朱慈炯曾经读过一首现代小诗: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他倒是想要改两句——只要金钱到,随你任逍遥。

       个人的自由他不干涉,但是,他的自由,除非将他干掉,否则谁也不能干涉!

       ……

       牛二娃带着两百兵卒,前往二郎庙乡去了。

       张若泰说那边都是山区,大山直耸入云,道路很是难行,如此一来,使得二郎庙那边几乎就是化外之地。

       甚至,除了盐铁之外,那个地方也不大和外界来往……

       朱慈炯有了猜测,那传令兵怕是凶多吉少了。

       他派遣牛二娃前往二郎庙而去,并让张若泰随军给他带路。

       不过是一个地方乡堡的抗拒而已,朱慈炯并不在意。

       他部火枪装备率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对付一个地方小蛇,若是牛二娃这个跟着他一路从京师辗转返回的十九骑士之一,竟然都搞不定……

       那么牛二娃就不要在军中混了。

       朱慈炯带着五百兵卒,带着足足两千人之多的本地乡老、保长,朝着博望而去。

       博望乃是方城张氏的发家之地。

       此地在汉时连出两个大人物,甚至,白水张氏的崛起,都因为方城张家。

       只不过,后来方城张氏,渐渐地没落了。

       甚至,不得不依附在南阳张家的羽翼下。

       后世人很难理解郡望制度,若有人夸夸其谈祖先的荣光,则会让人很是反感。

       在古代,依附于大家之下,有很多好处。

       在草菅人命的时代,有一个显赫的背景,会少了很多磨难。

       这也是为什么武蠢货掺水世家之后,郡望制名存实亡,却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

       当年的博望城已经已经衰败了。

       就像那些没在交通要道上的城池一样……

       南阳是南船北马的中点,境内更是有赊店、紫荆关这两个河南四大名镇之二,但是,一些古城的衰落,却是无可避免的。

       (河南省四大名镇赊店、朱仙镇、回郭镇、荆紫关镇)。

       博望街道狭小,屋檐低矮,甚至行人稍不注意就会碰到了屋檐……

       这是一个遍布古迹的集镇。

       博望境内有白马寺、一步三眼井、四步三孔桥、张骞桥、火烧博望坡古柘刺树,等汉唐古迹遗存。

       ……

       一株浑身漆黑,两三人方能合抱的柘树,耸立在官道之畔。

       朱慈炯弯腰对古树长拜。

       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据说是前明遗子的三皇子殿下,究竟要干什么,却听到朱慈炯缓缓开口道:

       “当年汉室孱弱,刘备领军新野,为了阻断曹操追兵,一把火烧了此地,断了曹操追兵,此后才有汉室延续五十年之事……”

       众人半信半疑。

       这只是一个传说,这里究竟是不是当年的古战场,谁也说不准啊!

       有人推了推博望镇的三个乡老,想让他们出来解释,三人却裹足不前。

       推了好几下,那三人只得站了出来,最年长者开口道:

       “王……大王,这石柘树,老辈人都说是诸葛亮当年火烧新野的时候,唯一活下来了的……俺们,也不知道这个说法准不准……”

       朱慈炯笑了笑,是不是东汉那一颗又何妨?

       /

       他所要的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柘树出了名的生长缓慢,种了几十年的柘树,也不过只有胳膊粗罢了!

       这个柘树的直径,已经超过了两米之多,甚至,半边身子已经被烧得碳化,却依旧坚强的活着。

       秋风下,还有红色的柘树卵形树叶,挂在十来米高的枝头。

       古树有灵,在古人的眼中,这样的树木,已经与神灵等同了……

       ……

       朱慈炯让人拿来铁铲,在地上开挖起来。

       不过几米深,就挖到了厚厚的黑色土层,仔细辨认,还有没有烧过的碳状树枝……

       众人大哗。

       ——此地当真是火烧博望的所在!

       有人只顾着想表面的问题,有人却想的更远——朱慈炯为什么带他们来这里、说这个?

       当年刘备不过是汉室一宗室,为了光复汉室而起兵天下。

       他们眼前的这位,自称是朱明崇祯三太子。

       甚至,听说白水张氏和李氏,都认可此事!

       那么,朱慈炯的一举一动,就值得深思了!

       朱慈炯深吸一口气,面向众人,他满脸深沉,缓缓道开口,话语却清晰的传到了众人的耳畔:

       “孤王本乃皇明后裔,天下动荡,孤王逃入南阳时,弘光朝已经建立。

       彼时清兵掌控江北,襄阳一线又是农民军所部。

       为了天下计,孤王只得隐忍不出……

       至今,已二十三年矣!”

       众人彼此面面相觑,这朱慈炯可真能忍!

       朱慈炯继续道:

       “古柘傲然挺立,见证了天下兴衰无数故事。

       纵然劫火焚身,十丈梢头新枝依旧笑霜雪。”

       ……

       “今日孤王当着诸位乡梓的面,在此立誓——只要朱某人一息尚存,必然以推翻鞑清,恢复华夏为己任!”

       朱慈炯举起右手,对着古柘树发誓。

       乡绅们彼此互相看着,他们自然明白朱慈炯的意思——这是在逼着他们宣誓效忠呢!

       ……

       只是,朱慈炯形势不明,这一坎,谁也不愿意迈过。

       清廷势大,没看到那些朱家子孙建立的南明朝廷,都失败了啊!

       若是他们大庭广众之下宣誓效忠朱慈炯,一旦此人失败,他们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朱慈炯看着这些乡绅,他面带微笑,而周围的兵卒,却已经抬手扶上了腰间的刀把。

       “莫不是诸位乡贤都还记挂满清不成?”

       朱慈炯轻笑一声,话语里有着说不出的寒冰:

       “孤王矢志匡扶华夏,恢复汉家江山,莫不是诸位不认可否?”

       他犹若实质的目光,在众人脸脸上扫视着。

       而周围的士卒,却是齐刷刷的迈进了一步,甚至有人已经半抽出了手中的大刀。

       “大、大王、说笑了,我,我们愿意献上钱粮……”

       有人扛不住了,当即开口表示愿意资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