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不巧,我要准备考试
刘迟平的职务是总裁。
六大事业群的总裁都需要向刘迟平汇报,不难发现,他的位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直接安排刘迟平出面与温良沟通,马珀利显然稍有点急了。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不意外。
2012年已经过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风早已席卷全世界。
为了更好的拥抱未来互联网,挖掘公司的潜力,马珀利才力气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而且,马珀利深知QQ很难像PC时代一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仍霸占最佳流量入口。
要知道可没有一个叫QQ事业群的组织结构。
所以,必须扼制小橙书的发展。
回到自己办公室的马珀利有点小遗憾。
‘四月底错过了最好的机会,所以真不能欠‘债’啊。’
对现在的鹅厂来说,3Q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事情,因此欠下的‘债’也无法避免。
这点马珀利也没办法。
哪怕温良毕业了,现状都不一样。
‘并存?’
马珀利如是想着。
他没见过温良,甚至都没看过温良的照片,他只知道温良是个刚二十岁的年轻人,正青春飞扬。
他也知道,以博浪在市场上展现出来的手腕,身为博浪掌舵人的温良,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商业天赋。
可小橙书又是个异类。
一点都不轻量化,却有明确成功的参照物脸书,还有独特的完善商业模式。
想着这些,马珀利也有点头疼。
……
与马珀利的头疼截然相反,温良正跷着二郎腿优哉游哉的享受下午时光。
虽然温良想不起宛安,但宛安想得起温良。
精心准备了下午茶。
还不赖。
毕竟温良现在还是个创业者、挑战者,不用担心太多,淦就完了。
抽空翻了翻日历。
不看不知道,一看温良就咕哝起来:‘这个月有点忙了啊。’
五月份因为主动退让,温良本人还是蛮轻松的,无非就是上上课,从健身变成特训。
而现在进入六月份,有很多事情他也得动动手。
要整理资料拆分公司业务融资了。
要整理一些与学校相关的事情。
还有关于基础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安排。
季度末的相关安排。
公司组织架构的重新梳理与副总人选敲定。
事情看起来还是不少,不过温良也不头疼,毕竟像是泽总啊、汪总啊,都有更多更庞杂的事情。
两相比较,温总还是蛮舒服的。
幸福这玩意就来源于对比。
稍晚些时候,温良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
“你好。”
一个中年男声传出:“温总好,我是鹅厂刘迟平啊。”
‘嚯!’听到对方自报家门,温良还真有点意外。
之前鹅厂最着急上火时也只是请了中间人出面,现在还没怎样,刘迟平就出面了?
小橙书3.0的杀伤力有那么大吗?
温良心中有些好奇。
表面上,温良笑呵呵的应付着:“刘总,刘总好。”
刘迟平:“……”
初次通电话,自然有不可避免的寒暄流程。
温良耐心还不错,应付得很热情,就是还没到要说‘过年好’的阶段。
一通互相虚与委蛇下来,刘迟平不慌不忙的切入主题:“过去我们两家公司之间发生过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一直想找机会与温总当面聊聊。”
温良有意把调子起高:“刘总多虑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吃一碗饭,有竞争就有合作,这很正常。”
是那种很明显的虚浮。
刘迟平当然听得出来,他也直观的感受到了温良不好对付。
“温总宰相肚。”刘迟平先是赞扬了一句。
随后对温良的观点表示了认同:“是啊,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早该好好坐下来谈谈合作。”
又顺势提出自己的想法,想要巧妙转化温良的看法。
从对方自报家门,温良就打起了精神,并不意外刘迟平这种久经商场的老油条在谈话上顺水推舟的技巧。
不过,温良一点都不抗拒合作,无论这个对象是不是鹅厂。
温良只是要按照自己的规矩来合作。
于是,温良笑了起来:“刘总的想法正是我的想法,如果能坐下来谈谈我想一定是贵我双方皆大欢喜的局面。”
同样是先认同,也同样是转而又说:“不过最近不巧,我正忙着期末结课,以及准备期末考试。”
刘迟平:“……?”
‘焯!’
‘我踏马的!’
刘迟平差点把心里骂的说了出来。
有那么一个恍惚,刘迟平以为自己幻听了。
然后就剩下一些很难言喻的情绪了。
六月份,确实是大学一个学年第二学期的期末了啊。
只是……
踏马的,刘迟平从未如此深刻认知到,已经需要自己出面沟通的温良还踏马在上大二!
刘迟平也不会傻到再说一句‘贵司没人了吗’这种话。
温良用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正当的理由。
而且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理由。
挑错?
挑出一百万个理由,温良一句话能终结:我大学生啊。
咋的,还不让一个在校大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还不让一个大学生期末了临时抱佛脚以免不挂科了?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就跟天底下不会有因为商业竞争,而去动一个在校大学生人身的事情一样样。
这会儿,刘迟平满脑子都回荡了一句话:你死不死啊!
茫茫多的想法瞬间全部收束,刘迟平耐心且满脸笑容的说:“确实不巧,怪我离开学校太久,提前祝温总考试顺利。”
“刘总客气。”温良平和的笑着,没有得意,“希望等我考试结束能有机会跟刘总面谈。”
刘迟平和和气气的说:“一定。”
又说:“届时马董应该也会抽出时间来。”
温良适当的表示出了必要的‘欣喜’:“我对马董仰慕已久,能与马董当面交流,再好不过了。”
刘迟平连忙表示:“我会转告我们马董。”
结束通话后,温良面色一正,眉头皱了起来。
刘迟平这通电话确实不在温良的预料中。
不过,这通电话让温良清晰的感知到了鹅厂或者说马珀利的急切。
温良也不是随便找个借口打发刘迟平,而是他认为博浪需要一个很正当的借口延缓时间来缓冲,以把控更多的主动权。
午后刚决定要拆分某个业务融资,获取的资金除了用于买地以外,也是为游戏手机业务准备的。
一台手机就算1000的生产成本,生产10万台的成本就得1个亿。
而且以博浪现有的底子,很难在供应链里有主导权,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比较大的。
现在,温良很清楚的明白,只要博浪放出消息,哪怕直接拒绝鹅厂,鹅厂也会想方设法通过层层套壳间接入股博浪。
与其让事态复杂化,温良认为不如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施行自己的规则。
“该怎么找这个切入点呢?”
“小橙书3.0的威胁力不一定够,而且这次不能是以压力过大从而退一步的姿态去谈融资,那等于直接让出主动权。”
“……”
温良陷入了深思。
…………
同样结束通话的刘迟平面色不由古怪起来。
他无从判断温良的真实想法。
而温良的年轻的确带给了他实在的刺激。
夹总也有点意外:“加深合作?”
“不是已经在合作了吗?”
某高管回答:“还不够,我们需要真正意义上扼制博浪,扼制小橙书的发展。”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
“影响营收。”
“这有点困难,小橙书的商业模式循环体构建不错。”
“总会有办法的。”
“产品上解决不了,运营上只能说再试试。”
“……”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
总之,具体集中在运营上。
稍晚些时候,刘迟平收到了相关汇报,直接将自己满脑子思绪甩了出去。
看完简报,刘迟平心道:“好在能想的办法还是很多,比面对温良要容易。”
“产品层面的竞争已经很难占优了,现在能想的办法只有产品之外的运营、资本手段,这位温总真是天才级产品经理啊。”
若是温良知道这茬,他会说:‘不,我不是!’
我只是抄近道的。
不仅如此,我温总可深知互联网业务如果没有基础技术支撑,就像一摊散沙。
……
将一应文件整理好,刘迟平走进了马珀利的办公室,进行全面汇报。
面对马珀利时,刘迟平不可避免的又想起了温良那句真心实意的‘准备期末考试’。
六月份第一天,很多人都没法闲着。
温良‘没’当回事的各类事务落地的实际影响可真不小。
每每想到这,温良都想吐槽。
“国内互联网商业环境这么友好了?一点小事情就大惊小怪!”
除了吐槽以外,温总多少也有点得意。
现在这光景,不难发现博浪的挣扎发展期要到头了,将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一个新生大厂。
换句话说,温良重生至今,即将完成初级商业求生,将具备稳定的行业话语权。
刚好上午李让就问起了B2-11地块。
温良一下就敲定了买下来盖博浪总部大楼。
你说巧不巧。
温良不在意的事务中有几件会造成深远影响:
1、小橙书3.0
2、小橙支付
3、热卖商城
仅仅只是这个‘1’,马珀利竟直接让刘迟平直接联系了温良。。
2和3现在都不大。
小橙支付体量小,不引人注目。
热卖商城一个第三方电商平台而已,跟阿里系一样,可底蕴差十万八千里,阿里系看一眼热卖商城都算它输了。
这么一看,怎么绕都离不开小橙书。
于是,温良就只好盯着电脑屏幕上打开的小橙书网页版。
因为切入点只会围绕着小橙书出现。
“不急,搞定这一波,再按老子的规矩融资一轮,老子在互联网行业也该是巨头了!”
稍晚些时候,温良有了初步想法,起身招呼:“开个会。”
……
大会议室,该来的都来了。
温良开门见山:“刚刚我接到了鹅厂总裁刘迟平的电话,他的态度是希望能坐下来,谈谈合作。”
“这当然没问题。”
说到这,温良直接抛出事情:“各位认为以现在的局面,合作上能不能由我们定规矩?”
消息很突然,在座众人都没有马上接话。
辛黛眼皮跳了下,公关部本就有信息收集和处理,为决策提供依据之职,这事情与她关系很大。
她迅速转动脑子思考。
‘四月底温总表态投资合作都欢迎,但得按他的规矩办,那时候公司才初步有提规矩的能力,现在要完全定规矩,差点底蕴?’
‘所以,温总的意思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具备底蕴?’
‘现在能让温总主持会议的事情,果然都很难办!’
李泽的浓眉很显眼,在这种公众性公务场合,他已经能做到尽量不动眉头了。
不过他也在迅速思考。
如果说公关部与此事关系很大,那么运营部就有更大的关系了。
他现在也很擅于捕捉信息,又熟悉温良,自然眨眼功夫就明白过来了。
‘怎么能定规矩呢?’
‘打一仗?’
理论上这事情跟汪婉瑜没关系,但她与会,那她自然就也会思考。
‘跟融资赶一块了,定规矩也好利益最大化。’
‘也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
居中而坐的温良将众人神态尽收眼底,对大家的沉默,他并不意外。
刘迟平主动联系这事情太突然,可以说毫无防备。
大家需要时间消化消息,也需要理解他的意思。
从各人神态上,温良能看出来,辛黛还差点意思找到方向。
不是她不够优秀,而是她还不够熟悉温良的那种主动作风。
像李泽很快就想起了之前的事情,也有了一定的答案。
而汪婉瑜毫无疑问是一步到位了。
反正也避不过去,温良的初步想法就是硬淦。
辛黛很快开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根据舆情状况,我认为我们应该主动、并快速奠定公司的行业地位。”
李泽的补充让温良很满意。
心中给了赞许。
李泽现在就得是更高层管理者的心态了,该主动维护下属,而不是与下属抢功。
这话一出,其他与会者也参与了进来。
“现在时机刚好。”
“我相信过去这个月我们的准备足够充分,能给外界一个惊喜。”
“这样正合我们的想法!”
“……”
最后,温良进行了简单汇总:“泽总、辛经理你们牵头形成方案。”
“要充分展现我们的底气和支配力。”
李泽跟辛黛各自应声:“明白!”
会议就此结束。
温良的作用也就是提出事情,大家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他再拍个板。
完事儿。
所以说,当老板还是很轻松的~
…………
1号就这样过去了。
除了博浪方面推出了电商平台和更新小橙书版本外,网上并没有大动静,不过也有预兆。
一些长期泡在网上的资深网友感觉还是比较敏锐的。
小橙书上还有一些分析言论。
晚风像云:“都说我是博浪吹,照例来个分析;
从肉眼可见的推广力度上看,博浪重点放在了‘热卖商城’上,第三方电商平台市面上有好多个,推出前也有一些预热,大家早有预料;
推出电商平台有利于博浪更好的利用小橙书这个流量池,毕竟小橙书起家于投放电商业务广告,这种重视并不为过;
不过热卖商城确实没优势,顶多就是广大网购朋友多了个平台购物选择;
而博浪方面并没有着重推广的小橙书3.0,杀伤力很大;
一是软件界面的进一步展示优化和功能完善,二是真正意义上进军移动通信社交,三是内嵌了小橙支付让流量从热卖商城回流形成循环;
据我前阵子对互联网业务的相关研究发现,茫茫多的互联网业务只有三大类:信息使用、流通、搜索;
没有热卖商城之前小橙书已经做到了使用和流通,现在是进一步拓展使用的边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海外市场脸书要比推特火热;
此前一些行业大佬提过小橙书的商业模式优势大,那个‘人人都是媒体主’战略太霸道了;
“……”
晚风像云一般分析就是长篇大论,在网友层面也算信息整合能力很强了。
观点自然得到了不少网友认同。
虽然‘晚风像云’的分析看起来不够深入不够精准,但已经足够了。
毕竟商业的本质就不复杂。
无论哪方商业公司,所谋取的都是利益。
抛开科幻因素不谈,市场极限就是这个地球的全部地区和人口,再具体到国内市场,你多一点份额,同行的别人就会少一点,然后就有竞争。
普罗大众觉得商业复杂,是有些竞争中,竞争方会出于某些目的有意让表现形式复杂化。
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时代,舆论可以被利用,就更是如此了。
总之,现在无论是博浪、鹅厂、新浪的高层,还是好事网民,都认为必然会围绕生态愈发完善的小橙书来一场激烈竞争。
至于结果如何,谁也说不准。
一方是年轻的博浪,一方是多个老牌大厂,以及一些觊觎博浪这块肥肉的资本。
双方都是信心十足。
…………
次日周六,休息日。
温总当然……没去公司。
难得的没带上李让小朋友,只一个人开上路虎出门溜达。
重生这半年多时间,温良也是慢慢熟悉了现在的羊城,比如IFC上的四季酒店还没开张,比如东塔还没建好,瑰丽酒店还不知道在哪。
当然啦,对他来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惊喜。
开着车满大街转了一圈,将车一停,温良走进了一家街边饮品店。
随便点了杯饮品,温良有点懒散的靠坐在椅子上。
看着这家风格类似后来风靡一时的‘喜茶’的网红向饮品店,温良心中感叹:“这个时代对我来说真是遍地黄金。”
“只要肯付出时间精力挣钱太容易了,挣大钱就有点难,毕竟是从别人盘子里抢肉吃。”
“我又不想老老实实只挣钱。”
“难搞哦~”
正发散思维,对面一个女声打断了温良的遐思:“靓仔,我们可以坐这里吗?”
“请便。”温良看了眼对面的两个姑娘,和蔼的做了个手势。
饮品店生意蛮好,没有空桌。
两个小姑娘坐下后就叽叽喳喳起来,语言换了好几种,粤语普通话家乡话。
温良也没特地听,她们说的事情乱七八糟,不过核心是房子。
什么要结婚没个房子很麻烦,以后小孩上学没房子也麻烦,哪哪的房子这个月又涨了多少多少钱一平,还不是学区房云云。
温良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房子’。
眺望这个繁华都市,温良对下月初拜访老李头该谈哪方面的事情有了全新思路。
经营公司至今,温良只充分利用过自己华工在校学生身份。
但他清楚,随着公司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部分还在纸面上的规划,包括已经有进展的‘智能游戏手机业务’规划,都需要更多资金和资源才能撬动。
寻求一些方面的帮助,将必不可少。
然后又玩味的想着:“都当我不知道背后的串联,不懂资本的饥渴,以为我没见过某些群体的嘴脸。”
“虽然坊间传闻我身价几十亿,但谁又能想到,必要时候我可能吃一口苏俭的软饭~”
苏俭:老娘的小拳头又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