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捕渔之趣
为了让前来游玩的学生们,体验到更多打渔的参与感,第二天安排的打渔游玩项目,都让这些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若是有收获,相信这些学生能体会到更多快乐。
由庄海洋跟身边的战友,负责指导那些男生。至于女生们,则跟着渔夫人李子妃学习捕渔技巧。比如下的捕虾网,男生负责拉网,女生则负责解网。
吃完早餐依旧两条船出海,到达下蟹笼的附近海域,庄海洋跟船上的战友,先把挂好饵料的排钩还有虾网给扔进海水中,而后带着学生们前来收蟹笼。
望着站在身边的男生,庄海洋也适时道:“看到那些浮漂吗?那下面都绑着蟹笼,先把浮漂拎上船,而后顺着绳索开始往上拉。干这活,也需要一些力气的!”
“笼子很重吗?”
面对男生们的询问,庄海洋也很直接道:“如果是空的笼子,那肯定不会太重。要是笼里有螃蟹,而且数量不少的话,那肯定会有份量。一人拉一个,先试试如何?”
“行,就按渔人说的办,先让渔人给我们示范一下,而后我们一人拉一个,如何?”
考虑到渔船位置有限,庄海洋最终把前来游玩的学生分成两个批次,一帮人待在游艇上,由战友们负责指导。还有一帮人,则待在渔船上,由他负责指导。
反观这个时候,李子妃则跟几位室友道:“等下蟹笼拉上来,应该会有不少螃蟹。小的螃蟹,我们都不会要,你们捡起来直接扔回海里就行,只挑大的跟满膏的螃蟹。
还要记住一点,抓螃蟹时要小心。虽然你们都套了防水手套,可真让螃蟹夹住,估计你们也会觉得疼。这是皮筋,到时我给你们演示,如何捆绑螃蟹的蟹钳。”
“嗯,等下我们就看你表演了!”
随着庄海洋把渔船旁边的浮漂,直接伸手拉了过来。将浮漂扔在渔船一头,开始踩在船舷上拉动绳索。包括游艇上的学生,眼睛都盯着即将被拉出水的蟹笼。
等到蟹笼浮出水面,很多学生都兴奋的道:“螃蟹!好多的螃蟹!”
“渔人这家伙,真的牛!”
“要不是昨晚亲自跟着过来放蟹笼,我也真不敢相信,一晚上就会这么多收获。”
从学生们的议论声中,足以看出首个蟹笼的收获,学生们都觉得很满意跟意外。等蟹笼被拎上渔船,庄海洋也笑着道:“子妃,剩下的事,就交给你负责了。”
“嗯,你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将挤满蟹笼的螃蟹倾倒出来,看到里面除了螃蟹,还有海鱼跟鱿鱼,甚至还有一条海鳗。望着开始在甲板上蹦哒的海鳗,李子妃先将它捞起扔回水舱。
看到这一幕,很多女生都惊讶道:“子妃,你不怕吗?听说海鳗会咬人呢!”
“没事!只要速度快,别给它咬的机会就行。我从小在渔村长大,这种事经历的多。行了,现在你们看我挑螃蟹,像这么大的螃蟹,我们即便捕到也会扔回海里。”
说着话的同时,李子妃双手麻利扒开挤在一堆的螃蟹,将其中不符合食用跟贩卖标准的螃蟹,全部挑出来扔回海里。剩下的螃蟹,则全部都是个顶个大的。
抓起其中一个,李子妃又示范了一下捆绑蟹钳的动作。而后,才示意其它女生,各自挑选一个螃蟹来捆绑。事实上,有些螃蟹不用捆绑也没事,唯有青蟹比较凶悍。
看着叽叽喳喳不时大呼小叫的女生,开始跟一群螃蟹做斗争。庄海洋则指挥男生,开始收取昨晚放置的蟹笼。游艇上的一帮人,则在战友指导下干着同样的活。
对这些学生来说,每次看到倾倒在甲板上的螃蟹,都显得极其高兴。拉蟹笼的学生高兴,捡螃蟹挑海鲜的学生也高兴。两条船上,都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唯有负责指导的一帮战友,看到这些大呼小叫的学生,也觉得很无语。可试想一下,当初他们刚学习打渔时,何尝不是跟这些学生一样兴奋呢?
每拉一笼,至少能收获十几只商品蟹。如此收获,令拉蟹笼的男生们,也觉得劲头十足。结果到最后,两条船上的男生,都在抢着将那些放置的蟹笼给拉到自己船上。
当最后一个蟹笼被收掉,男生们开始围在水桶跟水舱边,看着那些被养在水桶跟水舱的收获。望着桶里的螃蟹,他们都觉得非常高兴,更觉得成就满满。
“渔人,你们这里螃蟹真多啊!”
面对学生的称赞,庄海洋也笑着道:“还好!相比近年来海鱼越来越少,螃蟹的数量反倒在增加。换做早年,渔民都不怎么爱吃螃蟹,还是觉得海鱼更好吃。”
“也是!吃螃蟹,确实比吃海鱼更费功夫。不过,中午能不能多蒸一盘?”
这种单只都在四两以上的螃蟹,如果是在他们读书的城市吃,价格自然都不低。难得有机会,敞开肚皮好好吃一顿,这些学生都希望多啃两只。
对于这样的要求,庄海洋也笑着道:“你们要是喜欢吃,多蒸两盘都没问题啊!”
“渔人,你是这个!”
看到竖起大拇指的男生,庄海洋也只是笑了笑。看着李子妃跟几名体验绑螃蟹的女生,将最后一只螃蟹给绑好扔回桶里,这才开始清理起搞脏的甲板。
望着这些出汗的女生,庄海洋也笑着道:“辛苦了!子妃,带她们洗个手,去驾驶舱吃点果蔬补充一下体力。等下解网,只怕还要耗费一些体力呢!”
听到这话的女生们,也笑着道:“渔人,你还别说,以前看你的视频,觉得干这活很好玩一点也不累。可真正自己动手试了,才知道真没那么简单。”
对于女生们的感悟,庄海洋也很直接道:“你们这才体验了多久!如果你们看过我们出远海放的大蟹笼,那你们就应该能知道,我们在船上的工作量,其实也不小。
打渔,对你们而言是体验生活,对我们而言则是工作。可以说,每一只被端上餐桌的螃蟹,都蕴含着打渔人的汗水。所以,中午记得多吃两只,犒劳一下自己。”
此话一出,众女生也娇笑道:“渔人,你这话拐个弯,差点把我们腰给闪到了。放心,我们知道你大方,中午肯定不会跟你客气,一定多吃两个螃蟹补回来。”
“渔人,要不再爆炒个鱿鱼吧?我发现先前,除了螃蟹还有不少鱿鱼呢!”
“没问题!只要今天打捞到的海鲜,你们想吃尽管点。等回到家,我就让厨师给你们做!”
“那就谢谢了!”
陪着女生们闲聊的时间,战友们也将收起的蟹笼归置好。而后两条渔船,又来到下排钩的地方,每条船负责收一根排钩,每个学生都体验一会。
看着一条条被挂在鱼钩上的海鱼,负责收鱼取鱼的学生,也觉得很高兴。偶尔有跑鱼的情况发生,这些学生又会大呼小叫,甚至发出后悔的感叹。
“唉!你刚才拉太快,应该先溜一会。”
“乱说!是你太慢,你应该把抄网递过来。我也没想到,这鱼劲这么大。”
无论收鱼还是跑鱼,对这些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体验。跟在渔船上的女生们,一边吃着果蔬,一边看着被解下来的海鱼,陆续将原本空置的水舱给装满。
亲眼目睹这种收获场面,女生们也很感慨道:“子妃,打渔对你家那位而言,正是高薪工作啊!这么一会的功夫,螃蟹跟海鱼都一大把。”
“还好了!其实在我老家那边,近海已经打不到鱼,那怕出外海,小渔船出海的收获也很少。这边环境保护的不错,加上附近有几个岛屿,所以大船很少光顾。”
“也是!碰上那种大型的捕捞船,从远处开过来放网,就能将附近海里的海鱼一网打尽。近海无鱼,除了污染的问题,更多还是过渡捕捞造成的。”
对于这些学生发出的感叹,庄海洋也没过多参与这种话题讨论。毕竟,他也是打渔人,说起来也是导致渔业资源短缺的‘元凶’之一嘛!
直到两条排钩被全部拉上船,负责解鱼的男生们,也都觉得这活看着轻松,实则还是很劳心费神。有时稍不小心,明明上钩的鱼,都有可能从眼皮底下逃走。
整理好排钩,庄海洋也笑着道:“辛苦你们了!去洗个手,想吃饮料还是吃果蔬,都去驾驶舱那边拿。饮料,都放在保温箱冰冻着,你们应该会喜欢。”
“谢了!虽然累,但是看着一条条鱼被抓上船,心里高兴啊!过瘾!”
面对这些学生笑着发出的感慨,庄海洋也觉得自己安排没白费。唯有体验过,甚至洗过汗水,他们才会真正懂得打渔人的不容易。
剩下最后拉的虾网,则由庄海洋跟战友亲自负责。而学生们,则挤在一起开始解缠在网上的鱼虾。望着缠在网上的海虾跟皮皮虾,这些学生也觉得很有趣。
甚至对着刚解下来的海虾道:“这海虾配蒜蓉清蒸,应该很好吃!”
“瞎说!这种海虾,应该配焦盐才美味!”
要是这些被捕捞上船的海虾跟皮皮虾,能听懂这些学生说的话,估计也会被活活的吓死。因为不管那种烹制方式,它们都难逃被拆壳吃肉的下场啊有些学生还怀疑庄海洋弄虚作假。那么今天跟着出了一趟海,这些学生终于知道,庄海洋抓螃蟹为何不要小的,原因是有太多选择性。
最终被养在桶里的螃蟹,只只都是极品的好蟹。有这么多大螃蟹,自然不会想要小的。这年头,即便小孩都知道,螃蟹还是挑大个的更好吃,肉吃膏满嘛!
至于其它的收获同样不菲,在学生们看来只要忙碌一上午,打到的海鲜几天都吃不完。感叹海鲜多多的同时,这些亲自动手的学生,也感受到打渔的不易。
等两张虾网被全部拉上船,网到的海虾跟皮皮虾,甚至于还捕到几只个头一般的大龙虾。只不过,最后都让庄海洋重新扔回海里,他觉得这龙虾还不算大。
看到这一幕,很多学生都嘀咕道:“换做其它捕渔的,肯定舍不得扔!”
“是啊!其实那龙虾,已经不算小,两只炒一盘还是没问题的。”
“这片海都是渔人的,那些龙虾只要跑不掉,早晚都会被渔人一网打尽。养大了再吃!”
对于学生们的这种议论,庄海洋即便听到也没反驳什么。如果学生们真喜欢吃大龙虾,大不了回到岛上,他再去后山的礁石坑,摸几只大龙虾加餐。
自从庄海洋开始出远海打渔,捕到暂时还不到出售标准的龙虾,都会将其运回来不卖,而后将其扔到礁石坑那边。庆幸的是,这些龙虾并未逃离礁石坑。
事实上,经常光顾礁石坑的庄海洋,已经将那里做为龙虾跟石斑养殖场。去礁石坑那边修行时,庄海洋都会不定期,往礁石坑附近播洒定海珠的能量。
要论海鲜的多样性,只怕礁石坑那边最为丰富。很多时候,一些用不完的饵料,他都会倒进礁石坑,给栖息在那里的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食物跟养分。
这种情况下,被捕捞而来的龙虾,简直跟掉进幸福窝一般。放着这么好的地方不待,又何必再重新选择栖息地呢?况且,礁石坑之前本身就栖息了不少龙虾种群。
带着学生捕捞队回到岛上,庄海洋把学生们准备尝鲜的海鲜,都交待战友抬回家里,让周红杰烹制出来当做加餐的菜。吃自己捕的海鲜,应该会吃的更香。
结果很显然,等学生们陆续就坐,看着端上桌的海鲜,其中两大盘变成通红的螃蟹,就令学生们兴奋。没的说,纷纷动手拎过一只螃蟹,而后开始将其消灭。
喜欢吃海鱼的学生,那些清蒸跟红烧的海鱼,照样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即便爱吃的海虾,清蒸出来也很美味。最后的椒盐皮皮虾,也很快被众人一扫而光。
看到学生们吃的有滋有味,做为地主的庄海洋也很高兴。那怕在别人看来,这样一桌海鲜价格不菲。可在庄海洋看来,他其实也没花多少钱。
午饭过后,根本不用庄海洋去说,学生们也知道到了午休的时间。各自散去之后,庄海洋也继续自己的午睡。只是临睡前,没忍住又欺负了怀里的女孩一番。
事毕之后,李子妃也很无奈道:“你这家伙,怎么就不知足呢?昨晚还没折腾够吗?”
“看你这话说的!有你在身边,永远都不够。我也是为了你的午休质量考虑,让你能睡的更香嘛!好了,我保证接下来不欺负你,好好睡吧!”
哄了一下,李子妃也只能认命。有时候,她都情不自禁的担心,她不在的时候,庄海洋怎么办呢?现在想想,她不在的日子,庄海洋确实会孤单寂寞空虚啊!
事实上,李子妃根本不知道,有她在跟没她在的日子,对庄海洋而言其实都差不多。真要一个人住在岛上,每晚修行一样能让他享受这样寂静的夜色。
关于庄海洋偷偷修炼的事,包括那些战友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那怕庄海洋睡的再晚,第二天都会很早起来。在家如此,出海在船上的时候也如此。
难得女友归来,庄海洋也需要多陪陪女友,多过一点两人世界。随着岛上越来越热闹,两人也很难找到以前那种,早出晚归一起打渔的逍遥日子了。
下午并未安排什么活动,而是让学生们自行选择。有人选择待在家晒太阳睡懒觉,有人选择去菜园逛逛,找找那些成熟的果蔬,将其摘下洗干净当晚上的水果点心。
还有一些学生,则问庄海洋借钓杆,打算去后山礁石坑那边钓鱼。还有一些人,则继续当采风客,拿着手机或相机,拍摄着有关南山岛的一切。
傍晚时分,不少学生都来到小岛修建有亭子的制高点,站在亭子里吹着海风,静静欣赏着太阳坠落大海的那一幕。不少学生,都将这一幕永远留存于脑海跟手机中。
“这个时候的景色,还真美啊!”
相比学生们感慨万千,在岛上住了许久的王言明等人,已经对这种景致没什么兴趣。学生们不出海,他们也乐得休息一下,待在岛上继续找些事情做。
又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看到每人面前摆放的一个汤盅,好奇之下打开的学生,很快闻到扑鼻而来的鸡汤香味。欣喜的道:“渔人,这是鸡汤?”
“嗯!这鸡养起来不容易,所以没办法每人供应一只。下午杀了两只,让厨师直接炖汤。每人分一小盅尝尝味道。我相信,这鸡汤你们喝了,一定会交口称赞的。”
“闻着确实香!至于好不好喝,喝了才知道!”
对这些在岭南读书的学生而言,鸡汤自然都喝过。饭前喝汤,也是很常见的事。只是一勺鸡汤入口,这些学生都觉得,这鸡汤简直鲜的有点过份。
有些学生情不自禁感叹道:“这汤,必须赞一个!好喝啊!”
先前还打算晚上省一餐的女生,看到其它同伴喝了都说好,自然也没忍住动了勺。喝了一口,所有人都觉得停不下来,直到汤盅的鸡肉都被一扫而空。
觉得意犹未尽的学生,也很感慨般道:“渔人,你这鸡怎么养的?这汤,简直美味啊!”
“好喝吧!这是真正的海岛土鸡,每天吃的都是无公害绿色食物。你们之前吃的水煮蛋,其实就是它们生的。要是拿出镇上出售,能卖出五元一个的价格。
至于生蛋的鸡,有人也出高价,我却不肯卖。当然,养鸡的功劳,还要算到我两个嫂子身上。平时家里养的鸡,都是她们在照看。这鸡汤,只是能让你们尝尝鲜,不介意吧?”
听到鸡蛋能卖五元一个,不少学生也觉得目瞪口呆。想到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吃两个水煮蛋。这也意味着,他们每人早餐至少消费十元,好像有些奢侈啊!
问题是,这些学生再仔细一想,觉得学校食堂的水煮蛋,如果也有这样美味,五元一个他们或许都舍得吃。鸡蛋都卖这么贵,两只生蛋的鸡,价格可想而知。
就在学生们纷纷道谢时,两位嫂子却觉得受之有愧。好在庄海洋,把这养鸡的功劳算在她们头上,她们也不好推辞。实际上,这鸡她们真没怎么操心。
最多也就平时去菜园搞些黄了或不好的青菜,将其摘回来拌上米糠之类的喂鸡。早晚一次喂食,白天这些鸡都在岛上觅食。味道这么好,跟她们真没太大关系。
唯有庄海洋知道,这跟土鸡每天喝的水,吃的食物有很大关系。换做其它人,即便租下南山岛,相信也养不出这种品质跟味道的鸡。
一盅鸡汤,再次令学生们收获到惊喜。在他们看来,单单这盅鸡汤,相信往后来玩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可惜的是,这种鸡汤没法足量供应。
真要让他们敞开肚皮喝,估计每人喝一只鸡打的汤都没问题。能让大方的庄海洋,做出这般‘小气’的决定,足以说明这些鸡确实身价不菲跟不凡。
晚餐过后,庄海洋又带战友出去放蟹笼,打算明天去趟镇上的同时,顺便卖些海鲜。不说赚太多,能赚回这几天倒贴的钱,想来也是不错的。
螃蟹这么多,学生们在岛上放开肚皮吃,又能吃多少呢?
这次傍晚出海,学生们没有继续跟着。趁着这个机会,庄海洋也把所有战友带上,顺便组织了一小时的潜水训练。对此,战友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被邀请来的战友,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跟训练,都能感觉到身体素质正在恢复之中。强身健体,最终受益的也是他们本人。何况,这也是工作需要。
从最初百米水深,到目前已经转移到两百米左右的水深,这些曾经的精英潜水员,都陆续找回昔日在部队训练时的感觉。只待新船交付,便能出海打捞沉船。
一小时的潜水训练结束,庄海洋也笑着道:“班长,感觉怎么样?”
“还行!这次两百米深潜,感觉比前次舒服一些。看来我们的训练,还是起到了效果!”
“那是自然!我们曾经都是潜水队的精英,相信未来也是。再过一段时间,等其它战友也过来。到时我们便分成两个小队,将来交替作业,更容易完成打捞任务。”
仅凭目前这点人手,出海打渔都尚且不足。如果要打捞沉船,人手还是太少。潜水员这个职业,本身就负担重。长时间深潜作业,最终损耗的还是身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