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四六一章 变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对于李国庆的大名,舒城一直是听说过,可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位从八十年代,就为铁路行业奋斗的老人,让舒城极为敬佩。

       即便是现在的铁路三十一局总经理李海福,以及赵武昌的名声,都远不如李国庆。

       可以说,从铁路三十一局的组建到发展,都有李国庆等人在其中推动。

       “还愣着干嘛,进去吧!”李逸风见舒城今天有些发懵,笑道。

       “李总,你说我第一次来见李老,是不是要带些礼物啊!”舒城道。

       “带啥礼物啊,我爸就是请你吃给饭而已,这么紧张干嘛。”赵日天扭头为舒城解释道。

       “好吧!”舒城点头道。

       对于李国庆请自己吃饭这话,太给舒城面子了,即便是赵武昌,恐怕也没这种待遇吧。

       三人进了院子,赵日天将院门关上,随后跟了上来。

       进入院子,周围有好多架子,在架子上摆放着一个个花盆,中间留出一条道,直通大厅。如今虽说是冬天,却也有几个花盆的花开着正鲜艳。

       看这模样,李国庆平时应该喜欢养养花,修身养性。

       一路到了大厅门外,李逸风推门走了进去,舒城也跟了上去。

       进屋后,大厅不小,足有一百来平,左侧摆放着沙发和茶几电视,右侧是吃饭的饭桌。

       大厅内的家具,都是复古的颜色,看上去像是老古董一样。

       此时在沙发上,三人正坐在那,茶几上还摆放着茶水。

       其中两人舒城都认识,一个是李逸风的大哥李爱国,另外一人便是二哥李正国,至于两人对面的那人,头发已是花白,见有人开门,望了过来,正好和舒城的目光对上。

       不用想也知道,这人便是李逸风的父亲,铁路三十一局老总经理李国庆!

       “小舒来了!”李国庆眼睛不大,却极为有神,舒城还没开口,便笑着道。

       “李老好。”舒城连忙笑着迎了上去。

       “舒城来了。”

       这时,李爱国和李正国也站起身来。

       “李处长、李指挥长!”舒城发现,全家都姓李,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了。

       再加上李逸风成为李总,这听着的人都感觉会乱套。

       “私底下直接称呼我们李大哥、二哥就可以了,不要太拘束了!”李爱国微笑道。

       “来,先坐。”李国庆对舒城示意道。

       自始至终,李国庆都没有起身,只是对舒城示意点头和让舒城坐。

       走进之后舒城才发现,李国庆后背垫着枕头,在茶几上,还摆放着几份材料,在李国庆身边也有一份,此时被翻开折叠放在一侧,显然已经看过了。

       “谢谢李老!”舒城谢道。

       “小舒别客气,来了就跟自家一样,我这几个孩子和你也很熟,经常听他们谈起你,说你是个有想法的人才。奈何一直没时间相见,借这个机会,我让老四接你过来聚聚,吃顿家常便饭。”李国庆很平和的说道。

       “李老您太夸奖了。”舒城道。

       “舒,别拘束,都是老熟人了呢。”李正国这时也笑道。

       “就是啊舒大经理,天路线的活,我还得你罩着我呢。”赵日天这时也推门而入,打趣道。

       “哈哈哈~~~”

       众人哈哈一笑,大厅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众人聊了一会,李爱国将茶几上的一份资料递给舒城,道:“小舒,你看看这个资料。”

       舒城一愣,伸手接了过来,其实他早就关注了这份资料,只是他们没提,舒城也不好说想看。

       “这是爱国从总公司那边拿过来的,说是一份初稿,小舒你看看,谈谈你的看法。”李国庆道。

       舒城望了李国庆一眼,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只见这份资料的封面,写着公司运营模式改革(初稿),在封面下面的落款上,还写着总公司的名字。

       显然,这份材料暂时还只是在总公司内部流传,而且还只是一份初稿,供大家参考探讨。

       毕竟李爱国也是总公司的一名成员,能弄到这份材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舒城沉思片刻,便知道今晚请自己来吃饭的目的了。

       此前,李逸风和自己探讨局公司运营模式改革的时候,舒城曾说了一些关于局公司运营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而这些意见,很多都和付中华讲过了,搞不好这份改革资料里面,就有部分是舒城的观点。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今天李国庆才专门让李逸风去机场,将舒城接到家里来,吃顿便饭。

       随后,舒城打开这份资料,开始看大纲,随后大致的浏览一下资料的内容,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让舒城仔细的看这份企业改革的资料。

       大约五分钟,舒城便翻阅完了,对资料中的内容,也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其中有七成内容,和舒城当时与付中华讨论的基本一致,还有三成内容,有所改动。

       其中给舒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舒城之前提及的,用一个标段指挥部来做试验,而非用一个项目部来做试验。

       材料中,阐述了用项目部做试验和用施工指挥部做试验的不同之处,还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对比。

       可以说,这一点完全就是按照舒城之前的建议来写的,之前李国庆上报的材料,是以项目部为试验对象,进行试验,这一方面的内容,显然被付中华进行了改动。

       还有就是在资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农民工这方面的内容,像之前舒城说的,让农民工成为外聘人员,和项目部普通员工享有同等待遇,这一点在资料中没有提及。

       很明显,上层领导看问题的角度和舒城有很大不同,考虑的东西也不同,很清楚如果真这样实行下去,对施工指挥部资金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总公司干脆省略了这部分内容。

       或者说,总公司那边,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他们考虑的范围,还没达到这么细,只是形成了一个大的轮廓,至于细部内容,最终让每一个局公司去定。

       至于往后这种运营模式下,如何进行变革,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目的,是这种运营模式,能不能进行下去,有没有试验的必要性。

       而且对于选择这种运营模式的项目经理,要求也提升了,需要之前管理的项目,不能有亏损出现,不然接这方面的工程也有限制。

       比如一个干了好几年项目经理的人,经手的项目都没有亏损,那么局公司有活下来之后,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同时,对于给局公司提供的保证金也做了调整,都是根据前期施工的项目部,是否有亏损而定,前期施工项目亏损越大,给局公司缴纳的保证金就越多,接的项目反而越差。

       这也是为了防止这类项目经理,胡乱接活,最重要的是,按照这种规定,会淘汰一大批管理不当导致亏损的项目经理。

       而对于优秀的项目经理,接的活会越来越好,利润就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壮大。

       与此同时,又给那些管理不当的项目经理压力,因为一旦这种模式实行,他们因为缴纳不上保证金或经营不当,最终很有可能无法继续担任项目经理一职。

       最后一点,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资料中居然写出,试验将定在铁路三十一局,具体理由,资料中并没有说明。

       李国庆等人见舒城抬起头,便知道他已经看完了,却也没有立即开口。

       “小舒,前段时间,付中华副总经理,和赵副部长去了一趟天路线,是不是专程和你见过面”沉默片刻之后,李爱国问道。

       听李爱国这么一说,舒城便知道,自己和付中华见面的消息,恐怕不止李爱国一人知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是的,当天赵副部长视察完后,晚上我和付总经理在格尔木见过一次面。”舒城点头道。

       对于这种事情,舒城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再说了,李爱国既然会这样问,弄不好他对自己的行踪,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

       舒城这样一说,李爱国和众人对视一眼,做了一个眼神交流。

       “付总经理问了关于总公司运营模式改革方面的事情吗?”李爱国继续问道。

       “是的,我和付总经理就企业运营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当时姚功军姚指挥也在现场。”舒城道。

       “难怪,肯定你小子捣的鬼,不然我说怎么会选择我们铁路三十一局做试验!”李国庆笑道。

       “不过这份资料中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和我当时,与付总经理探讨的内容不大一样,都做过改动。”舒城道。

       “哦,小舒,你说说到底哪些方面做过改动。”李国庆感兴趣道。

       毕竟沿用铁建的管理模式,一直都是李国庆推崇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落实下去。

       即便现在他退休了,李国庆依然想让铁路三十一局,能通过此次改革,找出一条符合市场发展的道路,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出现不少分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