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五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天气冷的刺骨。

       就在昨夜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

       一夜之后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已经被冰雪覆盖。

       不论是王公权贵的豪宅大院还是寻常巷子胡同里的小四合院都是银装素裹。

       有钱人家烧起了炭盆,穷苦人家则只能拾取干柴烧制取暖。

       不论生活多么艰苦总还是要继续的。

       就连旗兵们也叫苦连连。

       去年这个时候早就发下了米面酒肉给大伙过冬。可今年却一拖再拖。

       这倒也罢了,可从上个月起竟然连月饷都开始拖欠了。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要不是为了那铁杆庄稼,有谁愿意在沙场上卖命?

       如今这铁杆庄稼眼瞅着就没有了,那不是和绿营兵一个待遇了。

       真要是这样大伙儿还当个屁的兵。

       只是却没有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

       毕竟前不久肃亲王豪格谋反,摄政王调动了京师所有势力才平定了叛乱。

       如今人家正在气头上,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那就真的是作死了。

       没办法只能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把这个寒冬挨过去。

       等到冬天过去了朝廷总该拨下些粮米了吧?

       好在他们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存粮,挨过一个冬天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此刻睿亲王府中,摄政王多尔衮同样忧心忡忡。

       让他忧心的不光是京师粮食紧缺,还有来自陕西的奏报。

       阿济格已经是第三次催促多尔衮拨付粮食了。

       要粮要粮全天下都在要粮,难道就不会自己想想办法?

       多尔衮又不是神仙老子,怎么可能事事都能办妥。

       以往多尔衮之所以可以做到有求必应那是因为有郑芝龙在。

       如今郑芝龙自己都完蛋了,怎么可能顾得上多尔衮。

       如今多尔衮的希望都寄托在范文程口中的土豆上。

       也不知道这传说中的耐寒耐旱亩产极高的作物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

       按照范文程的说法安插在山东的细作最近就会动手。希望有个好的结果吧。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土豆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等到播种收获也是来年的事情了。

       多尔衮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

       他通过晋商的渠道采购到一批粮食,虽然数量并不算多但也勉强够阿济格部过冬了。

       至于多尔衮自己,京师尚且还有一些储备粮,应该是能撑过去的。

       为了撑过难关多尔衮已经命汉、蒙八旗的旗人缴纳上交粮食。

       这导致了汉、蒙八旗旗人极大的不满。

       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暗地里对多尔衮腹诽不已。

       多尔衮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没有办法,满八旗的利益是需要优先保护的。

       绿营兵一个个穷的叮当响,是榨不出什么油水的,只能对汉蒙八旗开刀了。

       穷则思变。

       多尔衮准备写一封令旨,命令朝鲜马上筹措粮食运往辽东,再从沈阳转运把粮食运到京师来。

       朝鲜虽然也很穷,但至少比鞑靼人好一些。

       这些草原人才是真的一穷二白,毫无油水可捞。

       朝鲜的话挤吧挤吧还是能够挤出些东西的。

       ...

       ...

       临近年关朱慈总算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袁继咸已经攻克了广州,俘虏了丁魁楚,不日将会把其押送进京。

       至于福建方面,郑芝龙放弃一切要津,主动出海逃走。追是肯定追不上的,不过郑芝龙留下的一应辎重火器便可以装备明军,也算是个好消息。

       现在也只有广西一地还在负隅顽抗。

       桂王恐怕也知道对抗朝廷的下场,故而拼命死守。

       朱慈希望这场叛乱越早平定越好。

       解决掉这个后顾之忧便能毫无顾忌的北伐。

       不然总觉得如鲠在喉,做什么都不爽利。

       至于郑芝龙逃亡海上朱慈倒不是很担心。

       没有了根基这厮便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只待朝廷解决了满清再腾出手来彻底将其剪除。

       收复福建之后满清与郑芝龙的联络便断了,没了粮食补给他们的日子恐怕是不好过。

       对于大明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若是再不能一举克敌实在是说不过去。

       朱慈决定等到开春就发动北伐。这冰天雪地的实在不宜开战。

       就在朱慈心情大好准备出宫走走时,突然内阁送来急奏。

       朱慈不敢耽搁连忙展开来看。

       却见是四川巡抚文安之上的奏疏。

       奏疏的内容很简单,是关于献贼余孽的。

       张献忠、孙可望死后李定国和艾能奇逃到了建昌,继续负隅顽抗。

       文安之几次三番敲打试探,他们都没有动摇。

       这次他们的态度却是突然大变,主动向大明请降。

       他们派人到成都向文安之呈上了降表。文安之不敢决断,便写了奏疏询问天子的意见。

       朱慈看到这份奏疏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李定国一直是他心目中的名将,如此名将若不收入囊中多少有些遗憾。

       现如今李定国竟然主动请降。虽然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心实愿,但对朱慈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也许李定国真的是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除了归降朝廷再无别的出路了吧。

       朱慈毫不犹豫的拿起朱笔,在奏疏上写了个准字。

       批完奏疏之后朱慈又命人起草了一份中旨,将自己的心意明明确确的说予文安之听。

       此次若能收服李定国、艾能奇,西南将再无隐患。

       ...

       ...

       郑成功望着豪奢无比的郑氏宅邸,心情怅然无比。

       就在十年前郑家还是朝廷的股肱忠臣,可现在却是陛下要平剿的逆贼。

       这是何等的讽刺。

       一切都像一场梦似的,现在梦醒了,郑成功曾经拥有的珍视的东西都化为了泡影。

       好在他当初选择对了道路,郑家如今还有种子在。

       可越是如此郑成功越觉得肩上的重担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不能犯错,他一定不能再犯错了。

       若是再犯错,郑家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查封吧!”

       郑成功摆了摆手长叹一声。

       他知道这个命令下达之后父亲创下的基业便都化为了泡影,郑家将来如何便全看他了。

       ...

       ...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