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别开生面(‘墒公子’+2/6)
陆安轻摇了摇头,挑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胡支书以前去过哪些地方?”
胡阿大脸上的表情有些怀念,大概是在回忆曾经在外面的岁月,半晌后,语气略微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
“我那时候,机缘巧合算是上过两年私塾,后来啊,去过西安,再远就没去过……”
陆安并不知道的是,这一句简单的话里,有多少辛酸与苦楚。
也是后来,他从高若男嘴里听到了更多的事情……
胡支书只是看上去有点老,年纪并不大,刚过五十,也不是不能走到更远更广的地方去。
而是,他对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牵肠挂肚。
四十多岁,正值当打的时候,胡阿大选择了回乡,天知道他在那个时候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那时还没有通电的乡下,需要多大的勇气。
在外面吃过的苦,都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最后回到这片土地,洒下了一把希望的种子。
这个村子能通电,告别漫长岁月里的油灯,是因为胡阿大的努力。
同样的,这个村子成为附近五个村子中唯一有学校的地方,也是因为胡阿大的努力。
高若男来之前,教书的是胡阿大。
胡阿大之所以不能再教孩子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身体的确不太好,更多的是他的知识储备没有正统的丰富……高若男是师范大学的学生。
除了高若男领用的补贴贴补这些孩子以外,能让孩子继续学习的原因也是因为胡阿大的支持。
在这样的山沟沟里,是不存在收费教育,但也很难普及免费义务教育。
课本等教学用品,除了能够被补贴的以外,剩余的都是胡阿大和高若男在承担。
这个庄稼汉,羸弱的肩膀扛着外人难以想象的责任,天知道他为了眼前这简单的一横两竖付出了多少。
*********
小萌的提议被采纳后,
“多娱518,陈一发等你来!”
附了链接。
不过……
她们没有,不代表陆安没有准备其它的渠道宣传。
将原先的单画面合理的分割为四个画面。
不论从哪个入口进去,这是早就安排好的。
…………
“大家好,我是陈一发。”
“女流。”
“小萌。”
“高若男。这个下午,我们陪大家聊聊天。”
到底是网红经验主播,陈一发和石悦一人带一个,妥当!
而且依然在往上疯涨。
虽然这是工作日的下午,但喜欢看热闹的闲人显然非常多。
“内涵段子用户前来报道!”
“啊呀呀,石陈大海!upup!”
“emmm~就我一个人好奇发姐她们在哪里吗?还有小萌和高若男是谁?都不太熟悉啊!”
“楼上,你们村是刚通网吗?高若男都不知道?”
“emmmm~这是山村背景,要干啥呢?”
“快手前来报道!”
自古弹幕出人才,果然没有错,不过似乎有什么鬼东西乱入了。
…………
一点都不别开生面的开场白之后,
或许有科教频道,农林频道或者央视新闻频道曾经报道过贫困的现象,也或许曾在电视剧、电影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但,唯独,将贫困的现象,带给公众,让‘文明世界’与‘贫困闭塞’进行直接的碰撞。
开场白之后,四个主播各自分开,介绍了不同的东西,说了不一样的话。直播开始前,陈一发等人商量后,
陈一发和高若男,女流66和小萌。既没有让画面显得很凌乱,也没有让四个主播的声音互相干扰,相互之间声音不传播,分组以后,
虽然四画面也可以,但相应来说,两个画面更能让观众习惯,毕竟都见过主播之间视频连麦,刚好两个画面合并也足够展示,虽然相互之间没有互动,反而是各自干各自稍微有点别扭。
总的来说,没白瞎陆安一开始就花了6亿资金入股。
“这里是大西北贺兰山北麓一个自然村里,我们来这里看看大山深处,顺便看看高若男老师。”
陈一发说着话,做了个手势,让所处的环境更加清晰的通过视频展示在观众面前。
高若男略腼腆的接过了话头,微笑道,“这里,就是我教书的地方的外部环境,房屋结构很好,房子很宽敞,窗户通透,坐北朝南,白天阳光充足。”
高若男的话语中,那种很轻微却很踏实的满足感,
…………
或是手机前,或是电脑前,或是躺着,或是坐着,或是站着的观众,默默的看着视频里的背景。
不算平整的土砖堆砌的房屋,一层楼上是一个瓦片盖草的顶盖,一横两竖加一块,怎么都称不上‘结构很好’四个字。
从外表来看,怎么也没有发现宽敞在哪。
阳光充足、窗户通透?
暂时还没有特别的感觉。是新的体验吗?”
“会有合唱吗?石陈大海一块的?”
“信号不错,很稳定,画面很少抖动,主播技术很过关!”
“暂时不想离开系列,很想知道发姐和66凑一块带上小萌儿要干嘛。”
对于如此多点的广告吸引的流量,所以,才会有工作人员参与进来。
他们带了小型信号增强塔,单方面的网络延迟问题。这才刚刚开始。
=======
emmm~说好的下海干活扑街仔,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