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三章 董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后将军袁术大营左侧,是都昌令卫铭大营。

       卫铭大营中帐,卫铭已穿起一件由袁术赠送的灰黑盔甲,站在行军地图前。

       第一次穿戴盔甲,感觉怪怪的,并不觉得沉重。

       这灰黑盔甲,属于校尉级军官穿戴,真战斗起来,则是元器一剑都挡不住。而有的诸侯,穿戴的盔甲则是拥有将级护身能力,甚至是有王级护身能力。

       袁术穿戴的,就有王级护身能力。

       “一万人马!”卫铭盯着地图,可惜他们只是袁术给我充场面的,名义上归我调动而已,实际的控制权仍在袁术手中。若能真有一万人马,那该多好。

       卫铭的目光聚集在虎牢关。

       虎牢关,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虎牢关更是dì dū洛阳东面重要关隘,由此往西去dì dū150里,都是坦途;由此往东去陈留240里,也是坦途大道。虎牢关如同一道天堑,拦在dì dū与陈留之间。

       得虎牢关,则得地利。

       虎牢关控制在董卓手中,各路诸侯从东面进攻,只有打破虎牢关,才能进攻dì dū。而dì dū四周都是关隘要塞,绕行或是分兵,都非良策。

       集中兵力,猛攻虎牢关,是上策!

       各路诸侯应该会是这么做。

       卫铭猜测着。

       “主公!”武安国进来道,“已经天明,再有半个时辰,就要前往陈留城内会盟。”

       卫铭转身,一夜时间,过的快。

       “安国,你说各路诸侯,会如何为难我?”卫铭坐在案前,给自己斟了一爵,然后将酒壶抛出。

       武安国接过,猛灌一口,说道:“主公的官位是县令,他们是太守刺史,那帮蝇营狗苟肯定会用此大做文章。”

       卫铭一笑,蝇营狗苟?看来安国最近没有少读书。

       “还有我的家族身世。”卫铭说道,谁会相信我真是卫大司马的后人?这两点,都是他们攻击的切入点。

       “主公!”武安国站到一边,眨眼间,走进一位传令兵。

       “后将军传令,有请都昌令共赴陈留城,参与会盟。”传令兵拱手道。

       “走!”卫铭起身。

       卫铭在前,武安国在后跟随。

       ……

       袁术大营。

       “卫县令,本将军给你们做个引见!”袁术的心情大好,看向右侧的中年儒者道:“此乃山阳太守袁遗袁伯业!本将军堂弟!人称‘冠世之懿’!”

       袁遗一身儒袍,笑容可掬,虽有四世三公的背景,却完全没有自视甚高的傲慢。而且也没有虚假过度的热情。给人一种隐士大德的感觉。

       袁术继而指着左侧的彪悍将领,郑重道:“这位,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乃兵圣后裔!”

       孙坚面容伟岸,穿着红sè镶边盔甲,立在袁术身侧,完全不像一位太守的姿态,反而更像袁术的贴身护卫。

       孙坚名义上是隶属朝庭的郡守,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孙坚在长沙起兵反董,先是逼死荆州刺史王睿,后兵到南阳,杀掉南阳太守张咨,投靠势大的袁术。

       袁术随以‘后将军’的职位,代领南阳太守。同时表奏朝庭孙坚为假中郎将。

       而孙坚自成一路诸侯,就是袁术的意思。

       “这位!”袁术看向卫铭,目露欣赏,“便是卫大司马之后、都昌令卫铭卫律德!乃忠君爱国之士!”

       互相客套几句,卫铭加入袁术三人的走谈。四杆大纛旗合并一起,前往陈留城。

       ……

       陈留城东门处,各路诸侯先后进城。

       ‘公孙’大纛旗远远而来。

       银白盔甲白马坐骑的北平太守公孙瓒缓缓骑行进城,身后跟随数十骑修魂骑兵,尽皆是白sè盔甲白马坐骑。

       “白马将军!”

       “白马义从!”

       道路两侧的人群中传出惊呼声。

       幽州北平郡,与鲜卑乌丸部接壤,因朝庭势衰,长期遭受乌丸‘修魂骑兵’的sāo扰。

       乌丸‘修魂骑兵’,禀承匈奴‘修魂骑兵’的骁勇善战,汉军‘修魂骑兵’屡屡战败。十数年间,击杀多位太守,致使北平郡一度处于没有郡守任职的混乱局面。

       北平郡,在幽州官场中拥有‘郡守墓地’之称。

       十数年前,酷爱白马的公孙瓒主动请调北平郡,历经数年,在乌丸‘修魂骑兵’的sāo扰下,艰难组建出一支配备白sè战马的‘修魂骑兵’。

       在与乌丸的决战中,白马‘修魂骑兵’为表达忠心,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随后在公孙瓒的杰出指挥下,大败乌丸‘修魂骑兵’,更在数年间,多次挫败乌丸,令北平郡得享太平。

       ‘白马义从’的声名,远播大汉疆域!

       而公孙瓒,也赢得了‘白马将军’的美名!

       各路诸侯中,修魂骑兵数量最多的就是公孙瓒一路。

       在白马义从之后,跟随着衣着朴素的三位壮汉。三人所骑的马匹,却是杂sè。

       刘备面sè沉稳,本以为跟随师兄能一展抱负,居然连我兄弟三人加入‘白马义从’都不允。其实,我又怎想加入‘白马义从’,只是试探你罢了。

       我刘备乃皇室贵胄,岂能屈居他人之下?

       可惜这次诸侯会盟,我兵力不足,只能在师兄名义下参加会盟。不过,我一定要闯出声名来!

       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绝不能错过!

       刘备的面sè,越加的坚毅。

       ……

       陈留城西门。

       袁绍同韩馥并骑入城。

       黄sè为底的‘袁’字大纛旗与紫黑sè为底的‘韩’字大纛旗在后跟随。

       渤海郡属冀州。

       冀州刺史韩馥,是袁绍的长官,但是在以右为尊的大汉朝,两人并骑时,袁绍居右,韩馥居左。

       “这次十八路诸侯会盟,除马太守未到之外,其余都已到齐。今天就应该能商量出一个讨董的决策来。”袁绍自在的开口道,在说到‘十八’时,稍稍加重了语气。

       “应该是十九路才对。”韩馥得意的扫视两侧的百姓,很是享受这种居高临下、备受关注的感觉,对于袁绍的话并未走心。

       袁绍看向韩馥,“韩刺史认为,是十九路诸侯?”

       “啊?”韩馥听到称呼‘韩刺史’才看到袁绍的脸sè有异,也才意识到问题,“只是,不知道其它几路诸侯怎么想?”

       “北海郡国已经来了孔太守,承认卫县令单独一路,置孔太守于何地?”袁绍道。

       韩馥一笑,你袁本初就喜欢耍耍嘴皮子。表面对我说,你是在为孔太守着想,实则是告诉我,你自己的态度。

       按你的套路,我已代表冀州会盟,你来做什么?可曾想过置我于何地?

       你袁绍四世三公,可是会盟的不只是你一个四世三公,还有袁术!

       其它诸侯举荐你做盟主,我只能随大流。现在无端端多出一个卫县令出来,很明显,这是袁术对抗你而出的招。你的盟主之位,也未必能稳坐。

       我统治冀州,你统治渤海,你强大,对我是一种削弱。我帮你,就是跟我自己作对。

       “那不是孔太守么?你我去问问就知一二了!”韩馥看向前面的‘孔’字大纛旗。

       袁绍脸sè一沉,好你个韩馥,你这是墙头草啊,说变挂就变挂!我就不信,已经板上钉钉的盟主位置,还能因为一个小小县令给撬了!

       **********

       dì dū洛阳,皇宫,**。

       矮胖的丞相董卓,腆着大肚皮从李美人的院中阔步走出,右手摸了摸裤裆,嘴角有着意犹未尽的笑意。这李美人的榻上功夫,当真了得。若非咱家rì理万机,撑持朝政……算了,不想了。结速朝政再返回消魂。

       “父亲!”瘦弱的女婿李儒,急忙忙走过来,远远的呼喊。

       “儒儿,何事?”董卓驻脚,训道,“你如今已是丞相之子,怎么还像以前大呼小叫?况且,这是皇宫!”

       “是**!”李儒谄笑道。

       董卓昂头哈哈大笑,咱家之女婿,同咱家一样,好sè如命。一直想夜宿**,今夜,便成全了你。

       “说,何事。”董卓止笑,走上上朝的嘉德殿方向的红砖走廊。

       “陈留消息,共有十九路诸侯集结谋逆。”李儒说道。

       “不是十八路?哪来的又一路?”董卓疑惑,这与之前的情报不符。

       “消息称是卫大司马后裔,都昌令卫铭。由后将军袁术拨发一万人马,充当第十九路诸侯。”李儒道。

       “儒儿之见果然不错!袁术与袁绍这两个兔崽子开始窝里斗了。”董卓笑道。

       先前,李儒已经分析过,十八路诸侯人心不齐。尤其是袁氏兄弟之间,必起波澜。袁术多增加一路亲他的诸侯,就是给他自己增加话语权。袁术这兔崽子,野心倒是不小。

       董卓问道:“会是哪路诸侯充当这群鸡犬的鸡头?”

       “袁绍声名在外,袁术实力虽强,但是也强不过其它诸侯的联合。”李儒猜测道。“一旦他们立出盟主,会立即发兵攻打虎牢关。”

       “命华雄,领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灭敌!”董卓下令。

       “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