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218章 钱粮不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留守中都护府,却从来没有上过朝的镇东将军,这是第一次主动要求进宫面见天子,而且还是在非上朝的时候。

       张大秘书的目光落到桉几上的信封上。

       关将军看了她一眼,不语,自顾穿衣。

       张大秘书瞥了关将军一眼,迈步走到桉几前,转头看关将军。

       关将军正在系腰带,不看她。

       张大秘书伸手拿起信件,再转头看去。

       关将军正在披外袍,不看她。

       张大秘书打开了信,信上只有几句话:

       “府上军事,细君督之,一切后果,吾担之。”

       这不就是废话嘛!

       谁不知道镇东将军,留守中都护府,督府中军事?

       可是张大秘书却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仅仅是四句十五个字,却有一种让人莫名的安定感。

       信上似乎什么都没说,但阿郎让人拼了命送这么几句废话回来,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张大秘书扬了扬手中的信,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些轻松之意:

       “阿姐,阿郎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了并州之事?”

       按理来说,府上应该是才刚刚把消息送到草桥关那边。

       就算是飞,阿郎也不可能立刻就把信送回来。

       关将军伸出双手,将腰间的铜扣一扣。

       “卡察!

       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就出现了。

       身材颀长挺拔,猿臂蜂腰,面容冷静坚毅,双眼如幽深古潭。

       再配以只有朝中重臣才有资格穿的紫衣贵服,腰间所挂长剑,剑柄缠以金线,镶着玉石。

       这一身装扮,走在章台大街上,不知要引起多少妇人围观。

       关将军左手按住腰间长剑,开口道:

       “不知。但在我想来,并州那边,应该是有人提前把消息送了过去。”

       换作关将军自己,她也会这么干。

       邓芝乃是右卫将军,不至于连这点敏感性都没有。

       他能把消息送到长安,自然也能想办法把消息直接送到阿郎手上。

       作为大汉仅存的几位老臣之一,邓芝不用怕魏延,也不用担心宫里那位对他有看法。

       六十多岁的忠诚老臣,这些年还不辞辛劳,一直在外带兵,为国守疆,还想人家怎么样?

       真要回到长安,入宫见天子,天子还得站起来迎接,请人家坐下。

       这就是老资历的好处。

       “开大门,摆车驾!”

       从来都是紧闭的镇东将军府大门,今日罕见地轰隆隆响起,厚重的府门被缓缓打开。

       镇东将军迈步走出大门,拾阶而下,接过护卫手里递过来的马缰,翻身上马。

       “驾!”

       “哒哒哒!”

       早就等候多时的铁骑亲卫,护送着镇东将军,向着皇宫方向而去。

       住在附近的不少人家,不但是第一次看到镇东将军府大开府门,而且还是第一次看到镇东将军。

       有妇人或女郎,看清镇东将军的面容时,不少人登时就是心有如小鹿乱撞,有的甚至不自觉地双颊染红霞。

       “那便是镇东将军么?听闻他生得比世间女子还要好看,被唤作花关索,果然名如其人!”

       再看着那渐渐远去的阵势,只觉得方才那逼人而来的贵气,仍是犹如凝练,久久不散。

       有人不禁咬牙跺脚:

       “此等世间难寻的汉家好儿郎,竟是便宜了蛮女!可恶!可恶!”

       狠狠地绞着手里的绢布,差点就绞烂了。

       镇东将军来到未央宫门外,递上证明身份的牌符。

       负责引领小黄门,同样忍不住地偷偷地看了好几眼关将军。

       因为他被派过来之前,在记录镇东将军模样的本子上,看到上面写有“容貌绝美”的字样。

       本来心里还有些好奇,想着镇东将军究竟何等出色的人物,才能配得上这四个字。

       此时看到真人以后,心里终于恍然,继而就是觉得理所当然——大约也只这等人物,才配得那四个字吧。

       “关将军,这边请,陛下得知将军要入宫,早就让小人在此等候多时了。”

       关将军微微颔首:“有劳。”

       绕过用来朝会的前殿,跟着小黄门来到宣室殿。

       宣室殿是天子亲自处理重大的事务,召见重臣的地方。

       “宣,镇东将军,觐见!”

       镇东将军解剑脱履,趋步而入,叩首行礼:

       “臣索,拜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坐在上面的阿斗伸手虚扶:“起!”

       “谢陛下。”

       “镇东将军,且坐。”

       在未央宫前殿中央官署值守的蒋琬、费祎、董允已是早一步到来。

       文东武西,镇东将军没有与他们同坐一列,而是走到他们的对面,准备落座。

       只是在落座前,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坐在自己位置下方的辅汉将军关兴。

       镇东将军的身形那么微不可见地滞了一下。

       关兴眼观鼻,鼻观心,正襟危坐。

       待关将军落座,阿斗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上党急报刚到,我就想着要派人去中都护府,没想到镇东将军却是先奏请入宫,倒是省了一番功夫。”

       关将军闻言,在位置上欠了欠身子,缓声说道:

       “臣受中都护之托,留守中都护府,军国大事,不敢有丝毫怠慢。”

       声音不急不徐,但却让阿斗脸上的笑容越发尴尬。

       原本圆润的胖脸,因为这些日子的寝食不安,此时竟是有些瘦了下去,就连面容都有些憔悴灰暗。

       以前的小胖子,此时看上去,再没有了以前的那份喜感。

       看到人都到齐了,阿斗咳了一声,开始抛出议题:

       “上党之事,想必诸君也都知道了。这一次,召集诸君过来,就是想请教诸君,眼下当如何退敌才是。”

       阿斗一边说着,一边用目光扫了一圈。

       但见武将的位置上,关索、关兴、赵广……

       无一不是后生可畏,而无一是年老者。

       想想大汉现在,年老尚能领军者,不外乎魏延邓芝二人。

       次者则是陈到、吴班。

       只是这四人,可为将而难为帅。

       想起相父去世前,托于冯明文而非魏延,果然是先见之明。

       悔不该擅改相父的安排啊!

       阿斗一边反省,一边把目光落在资格最老的尚书令蒋琬身上。

       蒋琬却是看向镇东将军,说道:

       “中都护府都督内外军事,如今中都护虽然不在,但有镇东将军留守府内,不知镇东将军可有良策?”

       镇东将军摇头:

       “尚无,上党之变,太过突然,仓促之间,我只能猜想到,贼子怕是早有准备。”

       “据传过来的消息说,魏文长令其子守高都,自己领大部将士回师北上,欲夺回长子。”

       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魏文长此举,在我看来,实是太过贪心了。”

       换了平日,关将军顶多是说一句有些冒进。

       但都到这个时候了,她哪还想着要再给魏延留些面子?

       不直呼其名就算是客气了!

       阿斗听到关将军的话,脸色微微一变,身子下意识地向前倾:

       “镇东将军的意思是说,魏老将军此举不妥?”

       关将军看了一眼阿斗,语气澹然:

       “妥不妥臣不知,大概是魏文长另有打算吧。”

       “反正若是换了臣,臣只会收缩兵力于高平关,力保从河东进入上党的通道不失,以待援军。”

       “若是像魏文长这般,既不想放弃高都,又欲要以一己之力,夺回长子,只会让兵力太过分散。”

       既要,又要,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好事?

       这不是太过贪心是什么?

       说到这里,关将军加重了语气:

       “依现在的情况看,司马懿怕是图谋上党久矣!魏文长攻打高都数月,已是兵老师疲,如今又匆忙前往长子。”

       关将军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关将军不再说下去,众人也已经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不少人的脸色皆是微微一变。

       只听得一个隐含怒气的声音响起:

       “魏延生情高傲,又不甘屈人下,被人偷袭丢了上党,以他的性子,自然是不肯等朝廷援军到来。”

       阿斗循声看去,原来是蒋琬也跟着开了口:

       “关中一战,司马懿在丞相与中都护的夹击下,仍能全身而退。”

       “再看这一次郭循之事,可见此人并非易与之辈,实乃深谋……咳咳,深谋之辈。”

       说到这里,蒋琬瞟了一眼镇东将军,继续说道: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司马懿乃是善于统兵之辈,若此人真要像镇东所说的那样,是对上党早有图谋之心。”

       “那魏延领军返回长子,会不会也在他的算计之中?”

       蒋琬为人宽宏,平日里与人少有争执。

       此时镇东将军好歹还唤魏延为魏文长,而他干脆就是直呼其名。

       语气和神态,甚至有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厌恶之色。

       可以看出,蒋琬对魏延此次大意丢了上党,极是恼怒。

       看到文武之首两人皆不看好魏延,阿斗原本灰暗的脸色又多了些许惊惶之意:

       “那照此看来,当及早派人前往上党救援才是。”

       救肯定是要救的,不然大伙来宣室殿是为了闲聊?

       但怎么救?

       谁去救?

       从哪里调兵去救?

       府库的钱粮够不够?

       这些都要提前商议好。

       作为大汉的大管家,蒋琬是第一个感到头疼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只见他叹息道:

       “中都护前番领军出战,已经是动用了府库里最后的存粮,幸好夏粮入库,这才算是补上了。”

       蒋琬看了一眼阿斗,继续说道:

       “这一次出兵,恐怕府库又要空了。陛下,这才入七月,府库里就不剩下一点存粮,恐怕是不行的。”

       阿斗一听,脸上的血色尽失:

       “蒋公之意,是说粮草不足以支持大军出征?”

       蒋琬揉了揉太阳穴,脸上亦是有愁苦之色:

       “陛下,今年大汉已经是连续三次用兵,而且一直未曾休兵,如果再加上这一次,那就是第四次。”

       魏延攻打高阳,张包领南军进驻河东,中都护攻打草桥关。

       钱粮就如流水般地花出去。

       这还不算上恢复关中河东等地的生产,兴修水利等费用。

       蒋琬看向阿斗,语重心长地说道:

       “陛下,就算府库再富足,那也经不起这般花费啊!”

       也就是现在大汉国富民强,要是换成以前丞相在时,哪一次不是要先细细地算了又算,这才敢出兵。

       蒋琬不说,莫说是阿斗,就连众人都还没意识到。

       此时一听,在场的所有人一下子都觉得,好像今年花费的钱粮,确实有些太多了。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弃上党于不顾?”

       阿斗终于再也坐不住了:

       “蒋公,宫里的内帑,尚有一些钱粮,你再想想办法,好歹也要再筹齐粮草才行。”

       蒋琬苦笑:

       “陛下眼下想要凑齐粮草,无非开源节流四字。”

       “如今之势,当以上党战事为重,故而依臣看,最好还是尽快通知中都护回师。”

       “如此不仅能有足够的兵马救援上党,同时也能把省下来的粮草用于上党战事。”

       说着,他看了一眼关将军。

       关将军点头:“蒋公所言甚是有理,我也以为,陛下当立刻下旨,让中都护尽快回师最为妥当。”

       阿斗忙不迭地说道:“好好好,我现在就下旨。”

       让自己的连襟领军回师,正是阿斗心里所想。

       但见他当场就口述圣旨,由董允执笔书毕,又盖上天子大印,让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出宫去。

       然后阿斗又问道:

       “除了让中都护回师,诸君还有什么建议么?”

       蒋琬又说道:

       “陛下,就算是让中都护回师救援上党,不过是节流之举,尚需开源才是啊。”

       阿斗有些抓瞎了:“可眼下到哪里开源?总不能临时加赋税吧?”

       “加赋税万不可行!”蒋琬坚决反对道,“如今陛下才迁回旧都不久,不减免赋税以收民心便罢,岂能增加赋税而失人望!”

       “那所需钱粮,又从何来?”

       蒋琬放缓了语气,意味深长地看着阿斗,说道:

       “陛下,中都护数月前,要领军出征,老臣亦与中都护谈及府库钱粮不足之事,曾与中都护提起一策。”

       阿斗一听,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蒋公说的是扩增联合储备局席位之事?”

       “正是。”蒋琬加重了语气,劝说道,“陛下,上党事急矣!”

       “若想要在短时日内收上来足够的钱粮,扩增联合储备局席位就是最好最快的办法!”

       自从扩增联合储备局席位的消息传出来以后,这几个月来,无论是中都护府,还是蒋府,不知有多少人上门想要询问此事。

       可惜的是此事在最后关头,却被卡住了,进展不尽人意。

       因为皇家作为储备局的大股东之一,虽然赞同扩增席位。

       但对扩增多少席位却是一直犹豫不决。

       准确地说,是皇家暂时没有想好让出多少利益。

       这让本就对宫里某些作为有些不满的蒋琬,更是增添了几分恼火。

       此时得机良机,哪还客气,当然是欢天喜地落井下石。

       阿斗嘴唇有些哆嗦,这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怪不得以前相父还在时,就经常告戒自己不可太过奢靡。

       想想大汉危如累卵的时候,也不知道相父是怎么仅靠着那点钱粮撑过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