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于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当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军曾在一个山头上构建假粮仓诱骗赵军,所以后人把此山叫做空仓岭。

       高平关,正是坐落在空仓岭上。

       空仓岭峰峦起伏,峰高崖陡,气势雄伟,若骏马奔腾。

       地形极为险要,沟深崖陡,东西皆为峡谷大壑,左深涧,右峭壁,隘口处南北两侧山峰对峙,中间只有一路可通车马。

       胡遵得石包之令,移师于关城北边的山上。

       “大汉关中八军,突陈军占其一!”

       胡遵拔出帅剑,对着将士们高声喊道:

       “朝廷组建八军,乃是为了镇国家,讨不臣,伐逆贼。”

       “如今贼人就在山下,这一战,乃突陈军成军以来的第一战。”

       “若胜,吾等将不负天子之望,不负八军之名。”

       “若败,则突陈军将成八军之耻,中军再无吾等立足之地!”

       相比经验丰富,看轻死生的军中老人,突陈军中的大部分兵卒,都算是新兵。

       而且这些新兵,并不是像从参谋团或者讲武堂出身的见习将官,具有坚定的意志。

       要说他们心里没有紧张,乃至恐惧,那就是假的。

       有不少人,手心里已经浸出了汗水。

       甚至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手指或者手臂,在不受控制地轻微颤抖。

       即便如此,他们仍是强行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三年。

       成军三年,苦练三年,正是为了今日。

       在进入中军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已经有了觉悟,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就算是再害怕,他们也不能退。

       阵前退缩者,斩!

       “将军,某愿意请为前锋!”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郎君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胡遵看向年青郎君,目光闪烁,在略一迟疑之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

       这位年青郎君不是别人,正是胡遵的儿子,胡奋。

       胡奋因为出身安定胡氏,又是胡遵的儿子,所以在萧关一战后,他就进入皇家学院学习,后再入讲武堂。

       作为世家子弟,胡奋性开朗,有筹略,好武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讲武堂。

       在凉州军中见习一年后,又被选入参谋团,跟随冯都护参与了关中之战。

       待大汉改军制时,胡奋以军侯的身份,进入突陈军。

       可以说,胡奋虽是世家子弟,但这些年的经历,让他成为了汉军中低层年青将校的代表。

       “注意好,都跟着你们的伍长、队率!看好各自的旗帜!”

       作为前锋,已经有阵前经验的胡奋,在下令整军的时候,大声呼喝,让那些新兵们不断回忆起平日训练的口令与动作。

       “呜呜呜!”

       “冬冬冬!”

       战鼓声起。

       “跟着我!”

       第一营人马,开始向山下缓缓地压去。

       高平关附近,不是山岭,就是沟壑。

       正面战场上,骑兵根本无用武之地。

       这也是石包敢让突陈军羊攻北面的原因。

       突陈军是步军,居高向下,蓄势而冲,魏军又无法出动骑兵。

       就算是有个什么意外,他们仍可以退回山上,据高而守。

       贼人想必是不敢追到山上去的,否则的话,那就是给关城内的自己一个大好机会。

       当然,如果突陈军在不利的情况下,连退回山上都做不到。

       要么是胡遵不配做这个主将。

       要么就是突陈军不配在中军之列。

       很快,突陈军的前队与山下的魏军接上,喊杀声隐约传来。

       石包站在城头,没有去看双方的战斗,而是举着望远镜,观察南边魏军的动向。

       居高临下,把魏军的调动尽收眼底的石包,不由失笑道:

       “我道贼军有多能耐,原来不过如此。”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紧了紧手里的望远镜。

       此诚阵前之神器是也!

       “中郎将,末将可要出战?”

       王含跃跃欲试地问道。

       “不着急。”石包放下望远镜,嘴角挑起一抹微笑,“再等等,等贼人调动完毕。”

       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又云: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如今贼人为自己所致,其一举一动又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石包不禁生出一种明悟:

       这大概就是运筹帷幄,决胜阵前的感觉吧?

       他再一次捏紧了手里的望远镜。

       中都护之所以百战不殆,恐怕正是常能做到这些。

       恍然间,石包似乎摸到了某种感觉。

       相比于石包的轻松写意,北边山上的胡遵,则是要紧张得多。

       他同样举着望远镜,不敢稍有大意。

       山下,魏军箭失如蝗飞。

       虽然前排的汉军,举着牌盾等掩护器具,但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抵御来自头顶的落失。

       如同泼雨般的箭羽,不断飞过前排的头顶,落在后方的人群中。

       幸好突陈军作为大汉中军,武器与铠甲,都是极为精良。

       空中落下的箭羽,并没有造成大量杀伤。

       饶是如此,但时不时溅起的血花,中箭者翻倒在地,哀嚎不断,仍是让不少新兵闻之而胆寒。

       若非后方战鼓声不断,以及违反军纪的严厉处罚,恐怕已经有人开始要掉头往后跑了。

       “冲过去,冲过去就好了,把手里的兵刃握紧了!”

       不断地有老卒嘶声叫喊,鼓劲,“跟紧我!不要抬头!”

       不管训练时有多优秀,真到了临阵之时,能记得十之一二的动作,就已经算是精兵苗子。

       更多的新兵,脑子已经是一片空白。

       只能是麻木跟着伍长什长曲长向前冲。

       “杀!”

       刀枪剑盾终于狠狠冲撞在一快,轰的一声,掀起满天的血浪喷薄。

       “杀!”

       新兵们紧跟在老卒后面,凭着肌肉的记忆,刺斩噼戳……

       有不少新兵,在血液溅到自己身上,脸上时,这才有些惊醒过来。

       看着对面贼人狰狞的面容,有人甚至被吓傻了,呆呆地不知下一步要做什么。

       “当!”

       对面的魏兵大喜过望,举起长枪狠狠地直刺过去。

       “啊!”

       汉兵惨呼一声,踉跄退后,止不住步子,最后跌倒在地。

       “我死了,我要死了……”

       倒在地上的汉兵下意识捂住被刺中的胸口,凄厉地哭喊着。

       魏兵脸上一喜,然后又觉得有些不太对。

       怎么……没出血?

       旁边亮起一抹刀光,撕裂激荡喷涌血色,刹那间浸没了土地,同时还有一段被砍断的长枪,以及齐腕而断的手掌。

       “起来!要死哪有那么容易!”

       什长退后两步,让别人顶替上自己的位置。

       进退,交错,掩护,尽可能地保持体力,而不是一味地勐打勐冲。

       披着甲,执着兵刃,又冲了这么长的路了,要不注意节省自己的体力,很容易就累趴下。

       而且在与同袍交错进退间,也可以发挥出阵法的最大威力。

       什长目光紧紧地盯着前方,脚下却是毫不留情,狠狠地踢在正哭喊着的新兵身上,骂道:

       “大汉兵甲,天下第一,贼子的长枪,哪能这么轻易捅透你的衣甲!”

       “入你阿母的,别没被贼子杀死,自己却把自己吓死了!”

       正在自己吓自己的新兵,被踢了几脚,这才反应过来,他坐起来,摸了摸胸口的衣甲,果见上面不过是有个白印。

       “我没死?”

       还没有从死里逃生的狂喜中清醒过来,后面交替上来的将士,有人直接踢到他的身上,差点把他再次踢翻。

       “菜犬一个!耳朵被灌桐油了吗?”

       什长气得破口大骂,“再不起来,信不信老子踢死你!”

       “拿好你的长枪!跟着我,听我令!”

       前排再次退下来。

       什长紧跟而上,同时喊道:“刺!”

       新兵这一回,再没有胡思乱想,也顾不上害怕,凭着苛刻训练所形成的肌肉记忆,用力地平刺出去!

       枪身是用硬木所制,这一刺之下,竟然微微被顶成了弯形,可见这一刺,是用了最大的力气。

       什长在心里暗骂一声。

       只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再苛求太多——能及时响应口令,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至于其他技巧什么的,且看他能不能活到这一战后吧!

       “挑!”

       果然,平刺用了太多的力气,想挑的时候,已经感觉胳膊有些酸软。

       对面被刺中的贼子,趁机逃脱了开去。

       “退!”

       下一列汉兵,再一次交替而上。

       ……

       不断突前的刀枪丛林,不时有人被戳挂在身上。

       汉军的兵甲之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军有太多新兵,没有经验的缺陷。

       汉军每每刺出一波枪林,都能拖出老长的血线,然后更多枪同刺穿架而起魏兵。

       魏军亦有勇悍者,挂空垂死反刀,撩倒一片,却淹没在更多的刀刃中。

       而魏军则是要连续三四次攒刺,再配合长戟切割,才能破了汉兵身上的衣甲。

       亦或者是刻意挑着盔甲护不到的地方,这才能一击而中。

       山上的胡遵,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当下就是大喜过望!

       对于这一仗,他虽在战前说得康慨激昂,但心里实是有些悲观,甚至做好了让督战队不收刀的准备。

       没想到这一冲之下,竟是能堪堪维持住阵脚,并没有被贼军击退。

       “左翼,再派出一营人马!”

       胡遵终于舍得放下望远镜,直接夺过令旗,用力摇晃。

       战鼓声再起。

       看到山顶上的主帅又发出了军令,很快,又有一营人马开始向山下移动。

       虽说司马师才智过人,但终究是第一次领兵,算不上有多少经验。

       更另说石包胡遵等人,不但占据了地利,而且又有战场神器。

       而司马师对前线战况的掌握,则是要迟缓得多,更是要综合多方战报,才能判断真实情况。

       此消彼涨之下,司马师不断调动兵力,终于被石包看到了机会。

       “王将军,那个位置!”

       石包把望远镜递给王含,同时指了一个方向。

       “看到没有,贼将着急要把突陈军围堵住,所以那里的兵力被调到北边,又没有及时调兵过来补上。”

       “正好产生了一个薄弱地方。”

       王含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他点了点头:

       “中郎将的意思是,让我领军冲那个位置?”

       “正是。”石包点头,笑道,“冲破那个位置,再折向东南方,就是贼军大旗的位置!”

       “明白了!”

       王含重重点头,一抱拳,这才抓起长槊:

       “末将立刻就去!”

       “好,我亦会在关上整军,随时支应!”

       待王含离开后,石包这才继续看向关城下边,眼中闪着精光。

       原本以为,这一招出其不意,最多只是能让贼军措手不及,然后自己再看看有没有机会把魏延等人接应回来。

       没想到贼人居然轻易就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好机会。

       隆隆的战鼓声再起。

       这一回,不是在北边的山上,而是在关城上。

       王含提着长槊,看着缓缓打开的城门,举槊长呼:

       “杀贼!”

       “杀贼!”

       高平关内,三千最精锐的将士,举刃高呼。

       他们不像突陈军,多有新兵。

       也不像河东都督府,连遭打击,士气低迷。

       他们是中都护府特意派出来护卫工程营的精兵,战意高昂。

       因为在这些时日里,他们遭受了太多的憋屈。

       这一声呐喊,他们似乎是要把心底,胸口的一切憋屈都发泄出来。

       “轰!”

       城门被打开。

       “出城!”

       “喝喝喝!”

       在城头守军的掩护下,三千精兵喝喝有声,踏着坚实的步伐,有条不紊地来到城外列阵。

       “牌盾兵!”

       “喝!”

       “弓弩手!”

       “喝!”

       无当飞军!

       冯都护随丞相第一次北伐时所领的兵种,再一次出现世人的面前。

       三千人,皆是身披铁甲,每人都力大善射,奔走如飞,同时又悍不畏死,勇于贴身近战。

       作为冯都护亲自带出来的精锐,这三千将士,个个都是久习战阵的老兵,战技娴熟,老到刁钻。

       更别说是这么多年来,他们早已经是杀惯了人,血溅于颊,伸出舌头舔了舔,露出如同恶魔一般的笑容,让人感觉到发自骨子的狠绝。

       在奔滚如潮的攻势中,弓弩手与刀排手自发散做三五成群的小队,相互交替掩护。

       魏军虽有防备汉军从关城内冲出,但没想到,关城内还藏着这么一支久蓄精锐的骄兵悍将。

       箭如雨下,就算是有流失穿入甲内,最严重亦不过是透甲而刮伤外皮。

       对于这三千人来说,外皮伤那也叫伤?

       原本为了引诱城内守军出城,魏军非但没有挖出壕沟,甚至连拒马都是漫不经心地堆成。

       眼见滚滚铁流轰然逼近,汉魏双方前排人马轰然相撞。

       然后,魏军整列整队向后退去。

       随着战鼓的急促,攻势也在加速,娴熟地乘着间隙,反复戳插出去锨翻刺倒。

       但凡有敢拼死抵抗者,皆是被狂顶上的长枪狠狠刺倒。

       “刺!”

       “杀!”

       “挑!”

       “杀!”

       同样的口号,同样的动作,在这些人做来,却是有如机器般精密,整齐如一。

       即便飘起的血线,都那么赏心悦目。

       被石包及时抓住的空隙,很快就扩大成了巨大的漏洞。

       关城上的令旗再变,同时鼓声密集响起。

       “转!”

       “喝!”

       杀戮机器开始转向。

       “报!将军,不好啦,贼军向这边攻来了!”

       背负着领旗的传令兵,狼狈不堪地冲过亲卫,摔倒在司马师面前,大声地喊道。

       “什么贼军?哪来的贼军!”

       司马师目之所及,确实看到了前方有些混乱。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出这么大的娄子。

       “从关城内冲出来的贼军,前面,前面快要挡不住了。”

       “怎么会这样!”

       司马师闻言,脸色大变!

       自己才在一刻前接到城内又有一支人马冲出来的消息,怎么就转眼就要冲过来了?

       前面是纸湖的吗?!

       PS:

       下面不要钱。

       常有书友提起邓艾、姜维、石包三人,说这三人都是历史上的名人,能力也不相上下,为什么待遇相差那么大。

       其实这三人的命运,就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典型例子。

       邓艾选择了司马懿,自然就只能是炮灰的命。

       姜维是丞相的人,所以是中规中矩。

       毕竟按原历史上,姜维真正起势,还得十余年后,等费祎被刺杀身亡,他才能统领大军北伐。

       在这之前,他要受到蒋琬费祎的节制,只能领万把人骚扰一下北边。

       而且本书中,他已经比历史上快了很多。

       至于说为什么土鳖为什么不提拔姜维?

       以前姜维都是在诸葛亮麾下,哪轮得到土鳖说话?

       土鳖掌权才三年,这三年又没有大战。

       而且大封赏的时候,姜维已经封赏过了,哪有再提的道理?

       再说了,土鳖手底下那么多人,他不去用,偏偏要去提拔姜维,你让手底下的小弟怎么想?

       当老大,就要有当老大的觉悟。

       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所以石包因为抱紧了土鳖的大腿,自然是鸡犬升天,运气要比姜维强一些。

       在历史上,邓艾和石包都是寒门出身,又同是司马家的忠犬,然而下场却是天差地别,说明石包的确实会站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