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259章 知一点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石苞的到来,如同一头饿狼闯进了猪圈。

       更重要的是,他还带来了一批狼崽子,甚至这里面还有白眼狼崽。

       那些青衣学子,可是有一部分是世家子出身。

       世家的那些手段,根本就没有办法瞒得过他们。

       更可怕的是,石苞可是全程经历了河东事件,他不但亲眼看到某只黑手是如何在河东挑起滔天大浪。

       更是从某位关姓将军手里,略窥山门不传之秘。

       可谓是既亲身实践过,又略懂理论。

       比如说,石苞可能不懂什么叫土地改革。

       但他知道,老百姓对田地的热爱是狂热的。

       莫要看世家豪族平日里对他们多有欺压,除非迫不得已,被逼到再无生路,否则他们只能默默地忍受。

       但只要有人愿意给这些百姓撑腰,承诺给他们分土分地,他们就敢豁出性命。

       谁给地,就跟谁走。

       这是关中老农当着中都护的面说的话。

       又比如说,石苞可能也不懂什么叫群众运动。

       但他知道,平日里被世家豪族视视若草芥的百姓庶民,一旦豁出去,那将会爆发出极为可怕的力量。

       只要能把百姓发动起来,莫说是世家豪族,就是横扫一切魑魅魍魉,亦不在话下。

       根据某位不愿意透露真实身份的热心群众的举报,石苞派出了精干人手前往冯太公族中调查,说是要还冯太公一个清白。

       谁料到某位小白眼狼崽子无意中发现,冯太公院子里的土,有些古怪。

       于是掘地三尺,发现了好几个箱子。

       箱子里除了有金银珠宝之外,还有地契和帐本。

       这些地契和帐本,正是属于附贼的冯氏族人。

       更重要的是,里面还找到契书,说是把名下的庄园田产,全部转到冯太公这一支的名下。

       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

       原本笑眯眯的石中郎将,在得到消息之后,当场就是变了脸色。

       立刻下令,派出了大量的人手,不但查封了冯氏的所有产业,而且还把冯氏有名有姓的人物,全部控制了起来。

       与附逆的贼子暗中相通,这不是通贼是什么?

       这可是大事!

       上党之变,还没有过去呢。

       谁不怕再出个什么纰漏?

       一时间,冯氏人人自危。

       而冯太公的府上,则是一片凄惨,愁云惨淡。

       冯太公如同老狗一般,瘫坐在地上,浑浊的眼睛,却是死死地盯着正在记帐的年青学子,目光如刀,带着仇恨。

       若是目光有杀人,年青学子此时身上恐怕早已满是窟窿眼。

       “你们裴家,好歹也是河东大族,与我们冯氏也算是略有往来,你这般做,难道就没想过自己家族?”

       “你亲手灭冯氏,难道就不怕日后有人要灭掉你们裴氏?到时你可就悔之莫及!”

       冯太公半是威胁半是带着恨意说道。

       亲手把冯太公院子里的箱子挖出来的年青学子,记录完一批,这才转头看向冯太公,叹了一口气:

       “冯太公,你要明白一件事,时代变了!”

       若是上党之变,当真能成功,乃至魏贼能拿下并州。

       说不得自己还真有些犹豫。

       但司马懿前期那么大的优势,最后却在太原不战而逃。

       自己跟着大军进入上党,魏军竟是连抵抗都没有多少。

       越是这样,越是只能表明一件事:天下大势,真的已是不可逆转。

       “什么意思?”

       冯太公听了对方这没头没脑的一句,不禁问了一句。

       看着冯太公不明所以的样子,裴姓年青学子笑了笑,摇了摇头,也不过多解释。

       对方这副模样,和自己当年何其相似?

       不到长安,不见大汉维新,不知天下之变。

       看到对方似乎不愿意多说,眼神中甚至还带着些许怜悯,感觉受到了侮辱的冯太公又咬着牙问道:

       “你难道忘了当年河东发生过什么事?”

       “我没忘啊,我一直记得,还记得很清楚。”

       年青学子低头继续记录,随口说道:

       “但那又如何?我不过是裴氏旁枝,若是没有当年那件事,我这辈子,家中最多也不过勉强能吃饱饭。”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手里的文件本:“哪来的机会能进入皇家学院读书?”

       河东裴家的宗房,早就被清洗了一遍。

       裴家家主裴潜,现在是大汉镇北大将军,平阳县侯,领兖州刺史。

       家主的庶子裴秀,是大汉中都护的弟子。

       现在裴家谁不知道裴秀就是下一代家主?

       因为宗房已经没人了。

       准确地说,有资格接替家主之位的,要么不见了,要么主动放弃。

       至于宗房在河东之变里出了什么事……

       他不过是旁枝的庶出,打听那么多做什么?

       最多,每年扫墓祭祀的时候,给宗房多上点祭品就是了。

       毕竟,若非宗房受到那么大的打击,他们这些最底层裴氏子弟哪来的出头之日?

       听家里的老人说,现在河东和太原但凡有些家底的人家,都憋了一口气,巴不得河北关东那些大族都去死。

       既然上党的冯氏,追随魏贼而背叛大汉,那自然也是要被弄死的河北关东大族之列。

       什么愧疚之心?

       可笑!

       “汝好歹也是姓裴,出去也算得上是世家子弟,为一己之私,竟能说出此等话来,与禽兽何异!”

       “你就没有想过,自家祖上,为了宗族子孙,披荆棘,历万难,方有今日。”

       “你现在却说出这等事,尚有何脸去面对祖宗?”

       冯太公怒骂。

       年青学子叹了一口气,不再解释什么。

       冯太公所言,其实也没有什么错。

       谁都想着自己家族能延绵万世。

       但还是那句话,时代变了啊!

       以前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但年青学子也理解冯太公,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什么叫大势浩浩汤汤。

       更是少有人相信,此时正值百年大变之初。

       这时,只听得门外有人哈哈大笑:

       “冯太公,我底下这些人,不过是奉命行事,你又何必对他们这般恶言相向?”

       伴随着话音,但见石苞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

       看到石苞,冯太公更是如同见到了杀父仇人一般。

       但见他猛地站了起来,指着石苞骂道:

       “你……你……老夫跟你拼了!”

       骂不出来,然后就直扑上去,似乎是想跟石苞拼命。

       只是年岁已高的冯太公,血气尽衰,又如何是石苞的对手?

       但见石苞一伸手,便把冯太公拿住,笑道:

       “冯公,你这可是行刺?行刺朝廷官员,可是犯死罪的。”

       冯太公惨然一笑:

       “死罪?现在冯家如此境地,皆是老夫糊涂所致,老夫如今与犯死罪又何区别?”

       看着冯太公面如死灰,失魂落魄的模样,石苞却是轻笑:

       “冯公言下之意,看来是承认确实知道冯氏一族中,有人附逆了?”

       冯太公显得有些追悔莫及,面对事实,他不得不承认道:

       “没错,族中有人助逆一事,老夫确实知情。”

       说着,他抬头看向石苞:

       “事到如今,老夫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们举事之前,老夫是提前知道消息的。”

       “甚至可以说,族里有人欲行助逆之举,老夫是默认了的。”

       “助逆之人已逃往他处,将军若是想要追究,且就追究老夫吧!”

       冯太公盯着石苞,眼中露出些许的讥讽之色:

       “反正老夫也活了这么久,该享受的,也早就享受过了,何惧一死?”

       听到冯太公一心求死,就连一直低头做记录状的年青学子,都忍不住地转头看过来。

       谁料到石苞再次轻笑,声音越发地柔和起来:

       “冯公这是要激我么?”

       “岂闻激人求死?”

       石苞看到冯太公如此模样,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

       “冯公真是好算计!附逆的人跟着魏贼跑了,留下来的人里,又有冯公主动站出来承担罪名。”

       “如此一来,轻则冯公一人受罪,重则最多不过是连累贵府,至于冯氏其他人,仍能平安无恙。”

       说着,石苞亦是像冯太公那样,眼中露出讥讽之色:

       “冯公,我之言,对也不对?”

       听到石苞的这个话,冯太公原本一心求死的淡然模样,登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犹如被捅了肺管子一般,嘶声大叫起来:

       “你胡说!”

       石苞看着冯太公的激烈反应,含笑不语。

       见到石苞的笑容,再想起前几日此人在大街上,亦是对自己这般笑。

       冯太公心里不由地就是发寒,只听得他颤声道:

       “石将军果真欲行株连之事乎?”

       石苞仍是笑而不语。

       “石将军,我冯氏一族,与你近来无怨,往日无仇,你为何竟是连一丝活路都不愿意给吾等?”

       冯太公看到石苞仍是神色未变,眼中不由地露出绝望之色:

       “石将军如此行事,难道就不怕将来被人攻讦?”

       天子未曾下令,臣子就私自行株连之事。

       此等行为,将来说不得就会成了僭越之事。

       听到这个话,石苞终于开了口:

       “冯公言重了,大汉向来重律法,株连之事,吾岂敢私自行之?”

       重法依法,乃是丞留下来的规矩,石苞岂会不知道这一点?

       “冯公莫不是忘了,我曾经说过,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轻易冤枉一个好人。”

       但见他悠悠地说道:“冯氏一族,有多少人牵连其中,那得看最后清查的结果。”

       “所以啊,”石苞凑近了冯太公,缓缓地说道,“冯公你最好回忆一下,想想冯氏究竟有没有忠于汉室的人。”

       “也免得你们冯氏一族,就此彻底没落,再无起来的机会,对吧?”

       冯太公浑身颤抖着,张了张嘴,终于再也说不出话来。

       冯太公府内被掘地三尺。

       府外,则早已是流言满天飞。

       不少人家皆是惶惶不安。

       听说,那天当众揭发冯氏的不知名热心百姓,最终得到了官府的奖励。

       听说,还是听说,因为此人不想暴露自己,所以把奖励的田地折算成钱粮,竟然也被允许了。

       不少人都在打听这位不知名热心百姓——特别是那些与冯氏往日有联系的——可惜官府守口如瓶,竟是只字不提此人的名字。

       如果说,石苞在长子城当众的宣言,可喻“城门立木”。

       那么某不知名热心百姓之事,则算得上“徙木立信”。

       一时间,此事被炒得沸沸扬扬。

       那些豪族,这些日子以来,如芒在背。

       因为有不少目光,总是或在明里,或在意里,有意无意地打量着他们。

       “怎么办?再这样下去,怕是那扒皮恶狗还没找上门,我们自己族中的人就首先受不住了。”

       某个大院子里,有人满面焦虑。

       “再等等吧?”有人迟疑地说道,“现在谁也不知道,那恶狗的胃口有多大……”

       话未说完,就有人抢道,“还等?那恶狗都把冯太公府上都抄了!他的胃口有多大,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也有人不耐烦地回答:“不等?不等你有什么办法?就算看出来又如何?”

       难道还想要举兵造反?

       没看到连魏国的那些贼兵贼将,看到汉军过来,直接就跑了?

       更有人叹息:

       汉国……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这副让人看不懂的模样?

       在此之前数百年以降,不管姓曹还是姓刘,称魏还是称汉,世卿世禄也好,察举征僻也罢。

       谁想要当天子,不都得从大姓里选贤才以辅佐治国?

       若不然,难道要靠那些泥腿子吗?

       更始帝刘玄是个什么下场,刘禅就不能好好看看,吸取教训?

       特别是后汉两百余年以来,官府想要稳定地方,不都得依靠他们这些乡贤?

       像现在扒皮恶狗的做法,简直就是比更始帝时还恶劣!

       贱民就是贱民,毫无见识,不知何为治民。

       有人在角落里怯怯地低声说了一句:

       “那日石将军好像说过,只要主动前去投案,可酌情减罪?”

       声音很低,但却是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良久之后,有人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

       “吾等又没附逆,投什么案?这不是自投罗网么?”

       “说不准?看看冯家,冯太公当时也没在明面上助逆,是另一支族人干的,现在能逃得掉么?”

       “知情不报,好像是与附逆同罪吧?”

       “知,知情?我们肯定不能知情啊!”

       “你这不是把石扒皮当傻子了?”

       “那,那就知一点?”

       “对,知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