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282章 流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姓氏名字?”

       “姓冯,名传,字伯茂。”

       “何方人氏?”

       “并州上党壶关。”

       冯传有些紧张地看着伏案埋头写字的书曹。

       幸好,那书曹并没有问起他为何会发配来这里。

       虽然对方应该早就知道,或者料到。

       但冯传可不想当着这么多的人,说自己是谪戍之徒。

       对于冯传来说,这几乎就是一种侮辱。

       “有什么手艺没?”

       冯传顿时就是一愣:“手艺?”

       “没有手艺?”

       书曹抬起头,看向冯传,脸色认真,眼中并没有任何讥讽之色,看起来就是问了一个很平常的问题。

       但冯传仍是觉得一股热血冲上了脑门。

       虽然这一路风尘仆仆,但自己怎么看,也不像个手艺人吧?

       “我不会手艺!”

       还放不下身段的冯传,为了极力否认自己是手艺人,嗓门大了些,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知道自己莽撞了,他有些担心后怕地看书曹。

       书曹倒是面不改色,只是眼中多了一些古怪之色:

       “不会手艺?什么也不会?”

       冯传胀红了脸。

       “识字不?”

       冯传如蒙大赦,忙不迭的回答:

       “会会会,这个会。”

       “都读过什么书?”

       这一回,冯传的脸再次发烫,有些羞愧:

       “只是粗通文墨,专研《春秋》、《论语》,但尚未精通。”

       这一回,轮到书曹脸皮一抽:

       入他阿母的!

       都专研了,还说自己是粗通文墨?

       你们这些世家子弟,当真是……不食人间烟火啊!

       不过到了这里,恐怕你们就得自己去找烟火来食啰!

       “家眷亲属呢?都叫他们过来登记。”

       冯传大松了一口气,连忙转身,呼唤自己的阿母和两个亲阿妹。

       其实他还有一个妻室和一个儿子,不过儿子年纪太小,还没到三岁。

       所以他的妻室带着儿子,留在通邑。

       汉家天子曾特意下诏:徙边者,凡未过五岁孩童及已过五十者老人,可暂留通邑。

       无论老幼,身边可再留一人照顾起居。

       不得不说,这一代刘氏皇帝,确实仁慈——否则的话,按律,这些人被赶着上路,不知多少人要被扔在路边。

       书曹登记完,又递过来一张纸:

       “拿好了,千万别丢了,这可是换取你们全家口粮的证明。”

       叮嘱完毕,又指了一个方向,“看到那牌子没?跟着它走,拿着这张证明,去换你们的口粮和毯子。”

       冯传一听,虽然有些不可置信,但仍是下意识紧紧抓住那张证明,生怕被风吹走了。

       家里的一切,家业,田产,奴仆……都已经被没籍。

       除了随身的衣物,最多也就是剩下点私人物件。

       本来还在担心到了这里,会不会被饿死。

       没想到官府居然还发放口粮。

       当真是出乎意料。

       虽然口粮并不多,是按人头发的,一袋糜子,一袋灰色的竽头粉。

       基本也就是够冯传一家吃一个月。

       每人还发了一张毯子。

       毯子很劣质,散发着有些刺鼻的味道,一看就知道是下脚料做的。

       若是换成以前,冯传一家估计看都不会看一眼。

       但现在,他们却是紧紧地抱着毯子不放手,仿佛是抱着珍贵的丝绸一般。

       这一路过来,夜里虽然有休息的地方,但多少个夜里,让他们都在奢望,要是有一件能在夜里裹着睡觉的衣物,那该有多好。

       衣和食都有了,连住的地方都有。

       冯传一家,分到了两个穹庐。

       每个穹庐里还有一个小煤炉——当然,也可以烧牛羊粪。

       外加一个煮食用的陶罐,陶罐里放着一个木勺。

       “这些东西,都是官府提前借给你们的,以后是要折算成钱粮归还的。”

       带领他们过来的事曹,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里的情况,又告知了注意事项,最后叮嘱了这一句,就走了。

       看着比以前族中奴仆住处还不如的居住条件,冯传心里,不是嫌弃,更不是愤怒,竟是泛起一丝欣喜:

       “终于有住的地方了。”

       自从获罪之后,从上党迁至通邑,再从通邑徙至九原。

       这一路风餐露宿,提心吊胆,受尽冷暖,甚至担心朝不保夕。

       哪知道到了这里,居然还能有吃有住,已经比想象中的好太多了。

       “这些东西,不知以后要劳作多久才能归还。”

       冯母是一个四十余岁的妇人,怀里抱着毯子,面有忧虑之色。

       这天下,哪有白得的好处?

       更别说他们乃是被流放之人。

       给得越多,以后怕是要收得越狠。

       冯传倒是看得开,但见他摇了摇头:

       “阿母,现在想这些,又有何用?”

       顿了一顿,又说道:

       “以我们现在的情况,说是俎上鱼肉亦不为过,他们就算是明抢,我们亦是无力反抗。”

       “何须如此大费周折,又是借吃借住?图个什么?”

       而且以他们现在的状况,基本可算得上是一无所有,有什么值得对方下这般大的本来算计?

       直接抢不是更好?

       听到儿子这么说,冯母自然也反应过来,这倒也是?

       “先休息吧,这一路过来,都没有能好好休息过。”

       反正已经到了这一步,想再多也没有用。

       更别说眼下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上不少。

       最小的那个阿妹看了一下那个小煤炉和陶罐,有些犹豫地问了一句:

       “大兄,我们要不要再煮些糜子?”

       虽说刚到的时候,官府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大碗热糜粥,以及一个的竽头粉做成的大馒头。

       要说肚子饿也不对,但总是还想着再多吃一口。

       冯传的目光也跟着落到小煤炉上,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

       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不行,久饿不可过食,否则容易积食胀腹裂肠。”

       虽然不是冯氏的嫡脉,但原本冯传的家中,好歹也是有些田产的。

       乱世时代,流民简直不要太多。

       大家族的佃民和田奴,是怎么来的?

       可不就是在灾年荒年乱年的时候,好心收容那些无家可归,无饭可吃的可怜人这么来的?

       这年头,哪一年风调雨顺了,政通人和了,没有流民了,那才叫怪事。

       所以冯传不止一次见过,那些饿极了的流民,看到吃的就管不住自己的嘴。

       庄上的人死命拉都没能拉住,最后生生把自己撑死的事情。

       而且这里的事曹,也不止一次地叮嘱,再饿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否则的话,容易出现问题。

       这一路过来,苦是苦,累是累,但要说挨饿,乃至饿到看到吃的就控制不住自己,倒也不至于。

       最多也就是吃得不太好。

       所以远远也没有到宁愿撑破肚皮也要继续吃的地步。

       更别说这些糜子和竽头粉,若是换成以前的冯氏……

       冯传很是及时地掐断了自己的念头。

       自家大人已不在世,冯传知道,自己现在就是家顶梁柱。

       有些事情,他要负起责任来。

       与其老是想起以前如何,还不如多思以后如何。

       身心疲惫无比的冯传,在进入穹庐以后,直接把毯子往自己身上一裹,很快就酣声大作。

       第二天的时候,他是被穹庐外面说话声,以及不断飘进来烟雾弄醒的。

       “走水了?”

       冯传一骨碌爬起来,不管不顾地就冲出去。

       一看,原来是母亲正带着小妹蹲在小煤炉前捣鼓着什么,弄得浓烟滚滚。

       “阿母,你们这是做什么?”

       正撅着小屁股死命往小煤炉吹气的小妹听到声音,连忙转过头来:

       “呀,阿兄你起来了?”

       “嗯,”冯传应了一声,走近过去,“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做早食呢!”

       小妹的脸上有几条小黑印,身上的衣服也是脏兮兮的,甚至好几处地方破了,还没有机会补上。

       乍一看上去,和乡野村姑没什么区别。

       冯传一家虽说不过冯氏庶出旁系,但在上党的时候,就算是在族里地位不高,衣食也是无忧。

       一向受到宠爱的小妹,何时吃过这个苦?

       看到小妹这个模样,冯传就是一阵心疼。

       “三娘下半夜就饿醒了,愣是忍到天亮,这不,天一亮,我就想着起来做些早食。”

       冯母语气倒是温和,目光有些复杂地看着一子一女。

       冯伟一听,就更是心酸。

       以前冯氏风光的时候,这种糜子都上不了台面,时至今日,小妹竟是连这个都馋上了。

       “二娘呢?”

       “她去那边打水了。”

       冯传脸色一变:

       “阿母,我们人生地不熟,怎么让她一个人过去?”

       “不远,放心好了。”

       冯母摇了摇头,指了一个方向,“这里就可以看到,而且那边有兵卒在巡视呢。”

       “对对对,他们还牵着好多犬!”

       冯三娘不甘寂寞地插了一句,还有心感叹道,“这里的犬真多!”

       虽然魏国一直称季汉为“蜀虏”“西贼”什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季汉的军纪,在三国里是最好的。

       刘备时代不屠城,百姓扶老携幼跟随。

       丞相时代则是治军以明,赏罚有信。

       再加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自然就更不可能纵容底下人去劫掠百姓。

       至于到了冯某人掌军,国力越发雄厚,汉室三兴在望。

       根本不需要用洗城这类方法来激励士气。

       不但会败坏名声,还会败坏王师的正义性。

       军饷?

       有的是!

       甚至军功还可授田。

       更别说冯某人还不止一次表态,葛规冯随。

       依法治国,那就是国策。

       就算是上党豪右通贼资贼,牵连甚多,打击面大了些,但也是有凭有据。

       因为季汉依法治国的后面,还有一句,严法治国。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都通贼资贼危害大汉了,不认真查个清楚,真当这大汉律法,是由你们来解释的?

       知不知道什么叫最终解释权?!

       知识解释权都莫得了,还想要律法解释权?

       但不管怎么说,得益于丞相打下来的基础,大汉的官场风气,基本还是比较清正,务实。

       至于军中,同样是“军纪肃然”。

       对于东边的不少大族来说,汉军的出现,或许是代表着一种恐惧。

       但在远离中原的苍茫草原上,看到有汉军在巡视,反倒是让人安心。

       更别说冯传这批人,昨日才刚刚到达,官府还没有做出安排,还属于官府看管的犯人。

       谁吃了豹子胆敢在汉家官府头上动土?

       特别是在九原都督府这种半军半屯的地方,还有兴汉会这种过江猛龙。

       别看冯传他们这些人在塞内是犯人,但到了塞外,那可就是珍贵的人力资源了。

       谁敢乱伸手,那就不是剁手剁脚的问题,而是直接剁脑袋!

       果然,冯二娘很快提着装满水的陶罐回来了。

       因为力气小,身子有些摇晃。

       冯传一看,连忙上去接过手。

       “我们不能走得太远。”

       冯二娘吐了吐舌头,脸上湿漉漉的,干干净净,看起来是趁着这个机会在水边洗过脸了。

       她指了指那边,正是汉军巡逻过的地方:

       “我们不能越过那条水流。”

       “嗯。”

       这个事情昨日事曹就已经提醒过他们了。

       “我打水的时候,想着水中央那里干净一些,谁料到正好有一队军伍路过,那狗可凶了,冲着我直叫唤,有一条还差点冲过来,幸好被人拉住了。”

       冯二娘有些后怕地拍了拍胸口。

       鬼知道汉国哪来这么多恶狗?

       这一路过来,莫说是看护他们的军伍,就算是邮驿,也无一不是养着几条大狗看门警戒。

       “没事吧?”

       听说女儿差点被狗咬了,一旁正在把陶罐放到小煤炉上的冯母,也是担心地问道。

       “没事没事。”

       冯二娘连忙回道,同时伸手入怀,拿出一个布包,递给母亲:

       “阿母,给!”

       “这是什么?”

       “肉饼子,那军伍的将校,看到我被恶狗吓到了,就送了我这么一个肉饼子,说是表示歉意。”

       肉饼子?

       原本正在努力学习烧火的冯三娘,一下子就转过身来,直勾勾地盯着阿姊手里的那个布包。

       就连冯传,都是忍不住地咽了咽口水。

       多少日子没吃过肉了?

       冯母有些不敢相信地接过来,摊开,一股油香味立刻扑鼻而来。

       “咕噜噜!”

       也不知是咽口水还是肚子在叫唤,冯三娘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

       “那汉军将校,会如此好心?”

       相比于冯氏三兄妹,冯母终究是见识多一些,想得也多一些。

       后汉军伍的名声,远不如前汉。

       前汉高帝入关中,秋毫无犯。

       后汉光武平天下,纵兵劫掠。

       前汉重军功,军中多是良家子,识荣辱,知国家。

       而后汉,特别是到了中后期,军中多是恶徒子。

       什么良家子?

       连将官都不是真正的良家子,你指望兵卒是良家子?

       至于到乱世开启后,兵卒之名,已是到了士鄙之如贼,民畏之如匪的地步。

       没办法,各路军阀都在屠城,纵兵劫掠那就是基操。

       名声能好得起来才怪。

       虽说季汉的军纪很好,但长久以来对兵卒的印象,觉得能不主动劫掠百姓的军伍,那就是极为难得了。

       居然还会主动给你送吃的?

       还是这么香的肉饼!

       经冯母这么一提醒,冯传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到二娘那张干干净净的脸上。

       好人家出来的女子,除非是容貌丑陋,否则就算是姿色平庸,气质也摆在这里。

       更别说冯二娘,容貌可算不上是平平无奇。

       这一路上蓬头垢面,从来没有现过真容。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忍不住地给自己清洗了一下,倒也没什么。

       坏就坏在被人看见了。

       冯传心里顿时就是“咯噔”一下。

       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