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122节 琉球人竟胜东南府一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散了宴席,尚让秘密召集蔡令飞和阮元沅,告诉两人等到明晚,可以去找明人,给他们带路!

       两人大喜,被告诫要保密,万不可讲与家人听。

       不过这讲与不讲并无影响,因为倭人准备明天动手,刺杀颜常武!

       以大岛根、三鬼隆和田中烟这“三小鬼”回到住地,开会商量,觉得十分地棘手!

       他们已经派人坐了快船出海,往倭岛而去,向萨摩藩报信,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唯有自救!

       “看明人对琉球人十分友好,只怕对我们不利!”大岛根

       “那是必然的!”田中烟赞成道。

       三人作贼心虚,知道平时把琉球人得罪得狠了,今天琉球人来了救星,岂能不作报复!

       其实他们还是有出路的,只要连夜上船,离开琉球,谅来琉球人和明人不会斩尽杀绝。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倭人自个儿认怂了,那琉球人也不会把娃往死里整。

       但三小鬼岂能这样做,倭国行事极端,要是三小鬼灰溜溜地回国,没有好果子给他们吃,所以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大岛根缓缓地道:“明日明人的行程是参观久米村,当可从中行事!”

       原来,琉球奉中华为主,朱元璋赐琉球以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往来两国行朝贡之事。这三十六姓中,在琉球声名显赫者有梁、蔡、毛、郑、陈、曾、阮、金等姓。

       明三十六姓后裔当时聚居的久米村,座落在王都首里侧畔。首里、泊、久米、那霸四府为王畿,是琉球国王直接管辖的地方。

       他们等于是归化琉球的华侨,母国有来人,当然要看望华侨,是以定下了明天参观久米村之事,而倭人则想从中取事!

       三鬼隆一直没有作声,此时才冷厉地道:“待到明日,就在久米村,由我出手,取那明人督军之命!”

       “我的刀,渴求人血很久了!”他投出两把倭刀,皆寒光照人,锋利无比。

       大岛根和田中烟一起赞成,盖因三鬼隆是位刀法大家,擅长刺杀,由他出手最好不过。

       大岛根微一思忖地道:“光是三鬼君出手,尚是单薄,我有一计。”

       他定下了明天由倭人穿着琉球服装,冒充琉球人到码头区找明人冲突,扰乱视线,最好激起明人与琉球人不和,双方大打出手就是好事。

       再有由田中烟亲自驾船,装了火油,去烧明人大舰。

       “一旦成功,我等是挑战明人的功臣!”

       “对!”三倭用中国话道:“不成功,就成仁!”

       他们没有留下退路,倭人的狂热和不顾一切可见一斑。

       ……

       上午八时许,东南府的大舰徐徐靠岸,颜常武上岸,在高级军官、亲卫队和陆战队员的保护下,在琉球副国相曾铣的陪同下,前往久米村参观。

       曾铣者,正是居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之后人,说得一口好汉语,实际就是闽南话!

       述起因缘,曾铣乃是海澄人,这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因同行还有倭人跟随,不便深谈,遂由陈衷纪说起东南府之事,听得曾铣两眼放光。

       放下心来!

       东南府这么有钱,想来不会打实管我们琉球的主意,给我们琉球当保护神,多好!

       一行人往久米村而去,这里居住着文化素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相对优越的中国移民,所以远望久米村,“人烟辐辏”,“竹篱剪剔可入画”。

       大明,还是有点威力的!

       十九年前,倭国萨摩藩入侵琉球,无恶不作,琉球国王沦为阶下囚,民众任由鱼肉,但久米村,倭人不敢进入!

       这是明人的地盘,万一惹怒明人,须知丰臣秀吉就是兵败在明军手里!

       取代丰臣秀吉的德川幕府非常清楚这个典故的,是以严令萨摩藩有两大雷池不可动:

       一是不得灭绝琉球国祚;

       二是不可动明民居住的久米村!

       因此久米村得存,其人多为士大夫,很注重园艺,精心经营庭院,种植奇花异卉,迭砌假山池苑,”率有丘壑,可供人游览。”

       曾铣得意地说起久米村之事,言村有两座园中大庙,一为孔子庙,一为天后、关帝庙,都颇具规模。

       因出身中华,久米村文风很盛,特别是官吏和士大夫家庭。久米村的学堂就设在孔庙之堂北。

       “久米士之秀者,皆肄业其中,择文理精通者为之师,岁有禀给。”曾铣解释道。

       学堂教育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会说话,就教以汉语,会写字,就教以汉文。十岁时称“苦秀才”,国王赐给大米一石;到十五岁剃发,先拜谒孔子,再晋见国王。国王把他的名字登录在籍,称为“秀才”,赐给大米三石。

       那时大米是琉球稀缺的珍贵食品,只有王族和官吏才能享用,老百姓只能吃地瓜。

       ”稻田少,薯田多。国人以薯为命,米则王官始得食。”

       担任中国册封使陪臣的久米人子弟,还有资格与王族子弟一起进入北京的太学读书。

       “琉球有琉球语,但汉语乃上层语言,是上层必会的,王族、高官皆通汉语,他们汉语的教授,也请久米村的先生!他们的诏书、历法、正史,家谱,皆以汉字记载。”曾铣沉醉地道:“我中华语言文字之美,冠于诸语,为天下第一!”

       “那是,那是!”颜常武附和道,瞥见陈衷纪微微笑,遂狠瞪他一眼。

       他自家知道自家事,陈衷纪在笑他哩。

       军力雄厚,银子多多的东南府,居然没有一家象样的、拿得出手的学堂!

       他建立有两家学院,一是海军学院,二是工程学院,皆以实务为主,而务虚的学堂,建立不起来。

       嗯嗯,孔庙都没立呢。

       无他,投奔他的都是那些穷苦的读书人,最高者不过是秀才。

       其他人,那些官宦、进士和举人们,都是人生赢家,岂会从贼!

       如此一来,穷困窘困的琉球,在这方面居然胜过了东南府。

       ……

       正说得融洽,他们经过村口的一处大牌坊,是那种城楼飘角风格,金色琉璃瓦所制,非常醒目。柱石坚固硕大,上有”德平波涛“四字,乃国王尚真王所写,当时琉球在中国移民的帮助下,国势进入了黄金时期,彻底统一了整个琉球列岛,岛屿众多,即“三省并三十六岛”,又行内政,确定了琉球国的政治体系,因感念中国移民的用途,遂赐字,并给予他们用了王家的金色琉璃瓦建牌坊,是难得的殊荣。

       颜常武骑马经过大牌坊,风声响起,一片金云自上压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