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 筹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次日,凡报道金鹰奖的报纸都刊登了一张照片:《渴望》十余位主创,在台上一字排开,捧着五座金灿灿的奖杯。

       此乃主办方的特殊礼遇。

       纵有《凯旋在子夜》、《胡同人家》等代表作,但这一刻,无疑达到了艺术中心的巅峰。

       其实王沪生是男一号,观众却把李雪建投成了男主,金鹰特色彰显的淋漓尽致。与之相比,飞天奖就很高冷。

       在年底举行的飞天奖,《渴望》只拿到长篇剧一等奖、男配(宋大成)、优秀音乐三个奖。

       其他的像《围城》、《轱辘、女人和井》、《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皆有斩获。

       也不知是艺术还是分猪肉。

       …………

       进入十月,京城秋凉。

       许非没刻意隔离自己与单位的关系,有事儿去,庆功宴去,可就是不出活。

       一会看看《编辑部的故事》做后期,一会跟跟《三国演义》剧组,一会又不知哪儿去了,每天贼忙。

       京城,某小区。

       售楼人员领着许非逛了一圈,在楼底下继续劝说,“我们的房子价格虽然高点,超过一千,但不像那些粗制滥造的,质量绝对可靠。”

       “户型好像小了点。”

       “哎哟,全京城除了方庄和亚运村都这么大,五十多平两居室一厨一卫。

       我说一句您别不爱听啊,这个价格,我们算最好的。您要还嫌弃,成啊,亚运村四千块钱一平,各方面一流,但它贵么不是?”

       “……”

       许非望着眼前的楼,三个门洞,六层,带阳台,后世很常见的那种老楼。

       “我多买几套,算九百一平怎么样?”

       “九,九百?那可不行,我都是成本……”

       售楼人员正要拒绝,顿了顿,问:“哥,你要买几套?”

       “这片儿……”

       许老师用手一划,划出整整一个门洞,“全要了。”

       ……

       京城最早的写字楼是1985年的国际大厦,跟着是1987年的赛特。当时都随着涉外酒店而兴起,集中在使馆区附近的建国门大街。

       去年国贸中心开业,亮马河大厦、发展大厦、京城大厦等高档写字楼也陆续建立,形成了早期商务区的雏形。

       亚运村也有,比如这栋汇宾大厦。

       “我们年初开盘,12月31日就能入住使用,地上20层,单层面积1000-1800,可以自由分隔,一切设施都是目前最高档的。”

       空荡荡的楼层内,大面装修已经搞定,漂亮的小姐姐踩着高跟鞋,哒哒哒直响。

       “只出租,不出售?”

       “对的。”

       “这层和楼上,先租一年。”

       “您,您,您要租两层么?”

       “怎么了?”

       “没有没有!您租两层的话,我跟领导沟通沟通,应该会给您一些优惠条件,赠送三个月免租期之类。”

       “哦。”

       许非点点头,又看了看,先用着吧。

       ……

       夜,海马歌舞厅。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许非才搞懂这名的由来:工作室里没有女的,而海马是雄性繁殖,所以叫海马工作室。

       老马这破歌厅开一年多了,一群白吃白喝的,红红火火。

       今儿汪朔约局,带来俩作品,嗑着瓜子碎叨:“明年就得黄,听说现在开始赔钱了,牛逼!”

       “讲究人少啊,谁像朔哥你回回给钱?”

       “嘿嘿,我也不是谦虚,别方面混点,交朋友绝对瓷实。给钱也不愿意给,但不爱占那便宜,有时候觉着自个特圣人……哎,我做生意肯定比老马强……我说你丫看完没有?”

       “大概意思得了。”

       许非把两卷手稿一拍,一卷写着《过把瘾就死》,一卷写着《动物凶猛》。

       “还没给出版社吧?”

       “没呢,你特么不嚷嚷先看么?”

       “嗯,我觉着都不错。还是那价,一万一篇,影视改编权。”

       “真一万啊?”

       汪朔有点愣,他当对方说笑呢。

       《顽主》当初卖了三千,现在也涨了点,勉强能摸着一万的边。主要是朋友,朋友就是血贱甩卖的,没想到还多给。

       “讲究!”这货摇头晃脑。

       …………

       “咚咚咚!”

       兰姐端着面敲开书房的门,细声细语道:“许先生,夜宵好了。”

       “嗯,放着吧。”

       她把碗放桌上,看对方勾勾写写,又有大干一宿的架势。

       相处数月,她心怀感激,忍不住道:“许先生,熬夜对身体不好。”

       “哦,我忙完再说,你休息吧。”

       兰姐只得出来。

       一碗热气腾腾的榨菜鸡丝面摆在手边,许非还真停了笔,又香又烫,味道十足。

       呼噜呼噜转眼消灭,起来活动活动,复又坐下。

       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有些是长远规划,有些是临时想法。他简单整理了一下,索性把本子撤掉,随手拿过笔筒。

       “这是特别特……”

       啪!笔筒放在左手第一个位置,又在下方摆了件镇纸,“这是批发市场。”

       随即又在笔筒旁边放了个香盘,“这是地产。”

       跟着还有,“这是影视公司。”

       砰砰砰!《欢喜姻缘》、《大撒把》、《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排的整整齐齐。

       接着又有,“这是唱片公司。”

       也是一大堆东西。

       还有,“杂志。”

       最后,“广告传媒。”

       “……”

       许老师看着满满当当的一桌子,摇头叹气,“差强人意,差强人意!”

       ……………………

       “叮铃铃!”

       清晨,葛尤骑着自行车,熟门熟路的摸到大菊胡同。老远瞧见院门,不禁心潮滚滚,那是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推门进去,俩大杂院。一个装修的立立整整,一个还保持着《胡同人家》的场景。

       “来这么早?”

       许非从屋里出来,拎着刚烧好的一壶水。

       “没事就早点来呗,你怎么想起在这开会?”

       “不然没地方啊。我个人投资的,不能去单位,只能找这了。”

       他给暖壶灌水,道:“其实要不是这茬,我都忘了还有俩大杂院,房子忒多!”

       等了没多久,人陆陆续续到场。

       最大的一间屋子里,前面有桌,下面是椅,全是《大撒把》的主创人员。

       夏刚瞧了瞧,笑道:“你这地方好,不用麦克风都听的清楚。隔壁就是胡同外景吧,一会得参观参观。”

       “有的是时间,咱先开会。您先介绍一下诸位?”

       “好。这些都是我从北影厂拉的班子,经验丰富,水准信得过。”

       “制片主任,刘云昌。”

       “摄影,马晓明。”

       “编剧,冯晓刚。”

       “副导演,臧金升。”

       许非看着这位起身的高大男子,心中吐槽,这尼玛不鲁智深么?年轻时候还挺帅的。

       臧金升,小时候当过兵,23岁作为超龄学生被北电破格录取,毕业分到北影厂,在《水浒传》里演花和尚。

       工作人员介绍完毕,下面是演员。

       “顾颜的扮演者,葛尤。”

       “林周云的扮演者,徐凡。”

       “杨仲的扮演者,张惠中。”

       “杨絮的扮演者,李婷。”

       《大撒把》角色特少,就这四个人台词较多。

       张惠中是煤矿文工团的话剧演员,也是看名字不知道,看脸就认识的那种。

       李婷呢,蒋雯丽的同学,元芳的前妻,2012年因病逝世。

       夏刚介绍一圈,道:“我先讲讲大概的拍摄计划,周期约两个月,12月下旬开机,2月份结束。因为我要赶春节,我要大街小巷真实的过年气氛。

       现在10月份,我们主要是选景,做些准备工作。”

       “还有剧本!有些地方不顺,需要修改。”许老师打断。

       Pia!

       冯裤子一捂脸,完了。

       “呃,你打算怎么改?”夏刚面对金主,没有丝毫底气。

       “大框架不用,我强调几点……”

       许老师自动接过主导权,道:“首先台词,剧本过于啰嗦。比如吃日本料理那场戏,顾颜一直以为服务员是日本人,结果不是,有一句台词‘这事儿的,闹半天你们不是日本人?’

       啰嗦了!就来一句‘哦……不是日本人啊?’

       该长长,该短短,体会一下里面的节奏感。”

       “第二点,表演别给我搞戏剧化,徐凡!”

       “诶!”

       徐凡一激灵,吓得不行不行。

       “尤其是你,你刚出校门,学生有个通病就是痕迹过重。好好琢磨,别到时候找骂!”

       “许,许老师……”

       姑娘快哭了,“我琢磨归琢磨,你得告诉我怎么演啊?”

       “体验生活嘛!这不还有一个多月么?你和葛优,没事就去街上转悠,自己一个人,就带个坐公交车的钱。

       哪儿热闹往哪儿钻,体验那种萧索离群的感觉。”

       姑娘可怜巴巴的点头,哎哟冯裤子那个心疼。

       许非又转过头,“夏导,您觉得怎么样?”

       “好啊,提的太好了!”

       夏刚松了口气,不愧是行家,笑道:“我正想表现这种都市的寂寞感,你这个体验生活太好了。”

       “呵,那就行。”

       许老师扫视一圈,道:“本片投资120万,加厂标就是140万,比《焦书记》还高。人家票房1.3亿,听说赚了400万。

       都清楚怎么来的,机关单位、学校团体随便看一看就有了。不是说这戏不好,而是一个现实,观众买票的冲动越来越低,超过一百个拷贝就能算热门。

       《大撒把》不敢叫板,但我仍然有信心。因为它是讲述都市的、真实的、生活化的情感故事。

       上头提倡拍类型片,怎么叫类型片啊?怎么叫成功啊?就你这作品,啪往这一拍,都市爱情片《大撒把》,这就叫标杆!

       我希望这个缺漏,由我们给补上。”

       (一百万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