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七章 国家宣传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大领导自然不会接受采访,看完就走了。

       嘉宾也陆续退场。

       田领导、吴孟臣、窦守方三个面上平静,心里吐气扬眉。电影改革是他们的一块心病,本来好好的,一下子被打断,非弄个“9550”工程。

       可以说这两年,除了主旋律被大力扶持,其余类型的电影都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结果怎么样,还不是靠许非挣回面子里子。

       开创贺岁片,三年制霸,今年是第四年。如今又拍出《风声》,瞧这反应,这质量,足以打动上头,用国家力量帮助宣传。

       主旋律、多样化,一人包圆。

       路线问题,实践出真知,说明许非的方法是对的!

       另一边,央视的台长、副台长也在合计:“这小子神了,商业片也就算了,主旋律也能玩出花样来。”

       “他拍的就是有商业元素的主旋律,只不过质量极高,让人没法批评。”

       “那也不容易啊,国内还有谁能做到?”

       台长顿了顿,道:“这两年他搞常青藤剧场,抢走大量的市场份额,但听说到此为止,不接着续约了?”

       “对,有这么一说。地方台都上星了,再搞也没什么意义。”

       “以前他不愿与我们合作,现在我们得拿出点诚意来,《大宅门》怎么样?”

       “可以,到时我亲自去谈。”

       央视的行事风格就是店大欺客,人家压根不想谈。他们心里门儿清,但自己不能吐槽自己啊。

       另有其他种种。

       哥伦比亚的大卫决定买断《风声》的海外版权,此类片子不吃香,但也能卖点钱,何况许非开的价贼便宜。

       新影联的领导在嘀咕如何将《风声》收益最大化,并下死心要防盗版。

       更有赵宝华一票电影师爷,沉着脸走出大厅。

       他们还得写文章称赞,跟吃屎一样。

       再说大领导出来,仍很有兴致的跟秘书讨论剧情。

       八、九十年代,高层对文艺事业是真重视,动不动就亲临观影。秘书明显是个影迷,道:“《风声》真的不错,今年票房前三又没跑了。”

       “前三?”

       “对啊,从94年施行分账起,许非出品的电影就没跌出过前三。

       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6千多万,排第三。第一是《真实的谎言》,这个您知道,拿了一亿票房。

       96年《有话好好说》5千多万,排第二,把《龙卷风》都压过去了。

       他那几部贺岁片也不错,皆在年度前七。”

       “那今年呢?”

       “今年目前第一的是《侏罗纪公园2》,7210万。第二是《鸦片战争》,7200万,就差了10万。”

       秘书忽然兴奋起来,张了张嘴却没言语,免得瓜田李下。

       《风声》,极可能冲第一啊!

       “……”

       领导倒没想这回事,因为票房数据最直接,他听进耳朵就一个想法:

       好嘛,我泱泱大国50万电影工作者,就这么一个能打的!

       …………

       “《风声》以扑朔迷离、悬念迭生的情节结构,为我们展示了抗战时期一段悲壮寂寞的英雄史,以及他们对祖国与人民的忠诚信仰。

       是一部水准极高,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影片。”

       “《风声》贡献了几年来最惊艳的群像表演,巩丽、张蔓玉、葛尤、姜闻、梁佳辉这些名字汇聚在一部电影中,我们难以想象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表演这个词,从未如此清晰的呈现过。”

       “开头的特效令人炫目,我们总在吹捧好莱坞大片的视觉盛宴,却不想着自己这块土壤仍是荒芜一片。

       剧组请来香港公司操刀,据称短短几分钟,花了一千余万。

       学习先进技术,拍出我们自己的东西。

       落后就要挨打。”

       “《风声》以强大的演员阵容,扎实的剧本,先锋的拍摄手法……几乎让人忘记了它的性质,一部主旋律电影。”

       国家宣传的力量,是谁也比不了的。

       许非享受到了《鸦片战争》的待遇,甚至还要强大,铺天盖地的媒体赞誉,睁眼闭眼全是《风声》。

       而大领导听取意见,指示道:“不建议组织中小学生观影。”

       天下也在呼吁:“不建议未成年人观看。”

       本来就是儿童不宜的东西,结果起了反向宣传的作用。越不让看,越想看,因为提到“儿童不宜”四个字,成年人总会想到黄暴上。

       首映过后三天,《风声》开始第一轮上映。

       刚一亮相,就霸占了京城、魔都、羊城等地的电影市场。或冲着明星来,或冲着黄暴来,或闲着没事来的……

       总之,很多人是看下去了,且非常喜欢。

       “最令人惊喜?葛尤吧,我一看他就想笑,后来一看他就害怕,太变态了!”

       “哭了,对,哭了!”

       “怎么说呢?虽然也是爱国主义什么的,但跟以往的完全不同……说不好,反正我挺喜欢的。”

       “我觉得多拍点这样的电影特棒,观众不是不爱看主旋律,主要是吸引力不够。”

       搜狐迅速推出《风声》专题,bbs更是热火朝天,尺度大开。

       “有生之年!我的梦想居然实现了,巩丽和张蔓玉!”

       “我和朋友们看完,讨论了一宿里面的酷刑。尤其是绳子,现在看到绳子就兴奋,啊呸,害怕。”

       “赤果果的性暗示,不,应该是通过x虐待来获得快感,以前的人真变态。”

       “我怎么觉得巩丽和张蔓玉有点小暧昧呢?”

       “不是小,是大大的暧昧,楼上的我们细聊。”

       9月5号上映,跟着教师节,中秋,国庆。

       在国庆前夕,上映两周半的《风声》反而又迎来了观影高峰。因为包场开始了,各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等等,都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也没落下,学生不让看,老师可以看啊。

       政策绿灯最霸道,以前许非出片子,仍要一个省一个省去谈发行。这次爽快的让人害怕,分账怎么算、几号上映、用什么海报、明星见面会……全盘接受,畅通无阻。

       包括一直不对付的那个省。

       老总已经换掉了。

       外面喧嚣阵阵,许老师也没闲着,只是有点蛋疼——他忙着参加各种座谈会。

       电影协会的、文联的、市部门的、中央部门的,级别一个比一个高,推不了。车轱辘话反复说,议题就一项:

       “主旋律到底该怎么拍?”

       “我觉得任何电影,都要分三个步骤:让观众能掏钱进影院,让观众能看下去,然后才会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风声》说白了很简单,明星造势,观众见着大明星了,诶,第一步就成功。

       他们愿意掏钱去看,然后片子质量好,这就能看下去。”

       “有人说《风声》是个例,投入太大,制片厂承受不了。那我想问问,以前的主旋律大片花的钱多不多?

       不亚于《风声》吧,为什么市场表现一般?”

       “思路啊,不能再固步自封,必须要创新!”

       “……”

       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但反对的也说不啥,人家成功了。

       举国气势,吊打今年的所有作品,包括《鸦片战争》和《侏罗纪》

       总之,业内对主旋律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还可以这么拍……

       (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