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核聚变点火
黑骨头的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发电机组,其本质就是初高中课本上的那套,通过核聚变产生的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产生蒸汽,由蒸汽带动飞轮在发电机内进行电磁切割运动,从而产生电能。
说来道去,三百年了,人类的科技虽然在不断进步,但发电的方式,依旧还停留在烧开水阶段。
潘新隆苦笑道:“江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有烧开水的能量转换比例最高,损失也最小,虽然烧开水听着土了点,但技术成熟,使用起来更方便嘛。”
比烧开水更先进更科幻的技术有,而且比比皆是,可问题是这些技术效率不行,并且没有烧开水那么稳定。
一个好的锅炉,可以稳定烧几十年的开水,这不是别的技术能比拟的。
所以,潘新隆这话没错,烧开书虽然土了点,但是实用啊。
就跟和妹子看烟花、聊人生很俗气,可不管再怎么正经的人,也离不开它。
而且往往越正经的人,就越喜欢干这种俗气的事儿。
江博摇头笑了笑,说道:“算了,烧开水就烧开水吧,只要有用就行,不纠结这个。
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就到零点了,你们稍微准备准备吧,一会儿各大媒体的记者会进入控制中心,来进行现场拍摄,和跟踪报道。
如果有人采访的话,就安排几个机灵的研究员去接受采访,周教授潘教授你俩出不出面,看你们自己的意愿。”
“行,我们心里有数,江总您尽管放心吧。”
“那就好。”
时间推移。
来到了晚上11点45分。
近百名媒体记者和摄像师,依次鱼贯进入研究所的核聚变控制中心。
干净整洁,且科幻风气十足的控制中心,令记者们应接不暇,摄像师们更是连忙举起设备对现场拍摄不停。
谭建华也来到了此处,走到江博身边,对他说道:“江总,核聚变的点火,快开始了吧?”
“快了,零点整就开始了。”江博笑道:“一会儿点火的时候,谭局要不要去按个点火按钮?”
“哦?我可以吗?”谭建华愣了愣。
“当然。”
“不会造成什么麻烦吧?”
“就只是去那边操作台的触屏上按个按钮,启动点火,其他的事儿都由ai控制执行的呢,就算有麻烦,和谭局你也没关系。”
“行,那我就去试试!”谭建华搓了搓手,眼前微微一亮。
看江博这副稳操胜券的模样,谭建华不禁开始想着,如果此次核聚变点火测试,真成功了,那自己去按下点火按钮,其意义也就非常重大了。
至少,在未来的史书上,会写到他谭建华亲手按下点火按钮,开启华夏的核聚变的时代……
啧啧,想想都令人兴奋啊。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很快来到了2023年12月31号的23点59分。
谭建华站在控制台前,轻轻呼吸着空气,目光紧紧地盯着面前屏幕上的倒计时。
十,九,八,七,六……
“谭局,可以准备了。”周平在身侧提醒道。
“哎!”谭建华立刻挺胸抬头,全身心都紧绷了起来,手指头放到了屏幕的按钮上方。
“三,二,一!”
点火!
谭建华在倒计时跳到1的瞬间,立即将手指头按在了屏幕上的一个红色按钮上。
核聚变试验,开始点火!
与此同时,现场数十台摄像机对准了前方的一面巨大的屏幕,咔擦咔擦,闪光不断,拍摄不停。
“开始了!”周平低声道。
此次核聚变点火实验,动用了黑骨头的超算中心,在超算中心强大的运算能力之下,核聚变装置控制系统中强ai,可以实现对核聚变过程的全方位精确掌控。
点火开始,在ai的操作下,按照2:3的比例,往真空反应室内注入了约莫10克氘氚混合原料。
加热开始,在特定的微波震荡之下,真空反应室内的温度开始上升。
因为反应室内只有氘氚原料,而没有别的物质,所以室内温度的上升,其实就是氘氚原料的温度的上升。
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电子与原子核的电磁约束力无法再束缚电子与原子核,于是氘氚元素变成了等离子态。
因为温度的持续上升,这时的电子和氘氚元素的原子核,变得不稳定了,无法再呆在原地,它们开始加速运动起来。
如果没有约束和控制,那么这些高达数万k温度的粒子,将分分钟捣毁核聚变实验装置。
所以,这个时候磁场的作用就出来了。
在富铁超导线圈强悍的磁场约束之下,等离子态的氘氚原料,开始做定向的运动。其实也就是按照特定的路线,围绕装置的环形跑道进行旋转奔跑。
加热持续进行中。
十几分钟后,真空反应式内的温度达到了恒星内核的温度,足足2000万k!
幽蓝色的光影,弥漫了整个真空反应式。
这时,核聚变发生了。
数以亿计的氘原子核与氚原子核,在发生碰撞的时候,不再相互弹开,而是聚合到了一起。
这个时候,氦4原子核形成,并释放出了中子和大量的能量。
由于核聚变持续发生后产生的庞大能量,使得真空反应室内的温度急剧上升。
在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温度就从2000万摄氏度,升高到了上亿摄氏度。
核聚变的链式反应正式形成,进入了持续反应阶段,锅炉接收到了庞大辐射能量,开始轰隆隆沸腾起来,大量的蒸汽带动发电机组的叶片开始切割磁感线进行发电……
这时,大屏幕上弹出一条条数据,ai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所有设备运转正常……真空反应室内温度达1.2亿k,室内热功率达49.8万kw,发电机组总功率27.1万kw,能量转换率54.4%……”
ai的声音落下,控制中心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成功了’,现场变得一片欢腾!
核聚变,成功了!
是的,核聚变点火成功了,完成了从低温到超高温的蜕变,并开启了核聚变的持续反应。
但是,点火虽然成功了,可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到来!
十几分钟后。
ai的声音再次响起。
“稳态约束1.2亿k氘氚等离子体实现核反应时间达1000秒,距离美国d5d装置实验记录,还差4100秒……”
周平连忙问:“汇报装置内的各项情况!”
ai:“唔……一切正常
0点14分25秒,实现1.2亿摄氏度的核聚变反应……
0点31分05秒,实现约束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反应1000秒。
已打破华夏核聚变实验记录,并稳步向美国d5d装置记录逼近。
‘人造太阳’已点燃,全新的时代近前眼前!
点击下方,
许许多多的网友,半夜三更了也还没睡,守在电脑或者手机前,
聊天框里,弹幕更是层出不穷。
“核聚变成功了!”
“龟龟,居然突破1000秒了!”
“我去,黑骨头竟然真的做到了,我之前还以为他们是在糊弄人呢。”
“约束1.2亿度的核燃料反应1000秒,这已经达到了建立核聚变反应堆的标准了!”
“周教授nb啊,黑骨头nb!”
“不就是约束时间达到1000秒了么,这有什么,能说明什么问题吗?人家d5d八十多分钟,五千多秒,黑骨头这个还差远了。”
“成功了?nt吧,约束时间不能说明什么问题,q值达到5了么?”
“所有不讨论q值的核聚变,都是在耍流氓,黑骨头真以为网友们好糊弄,啥都不懂?”
“马德,那几个说q值是sb吧,还在反应中怎么计算q值?不得完了之后才能算出来?”
“呵呵,就硬黑呗,那肯定是有一手的,现在的反应时间突破1000秒,已经说明问题了。那些洋儿子等着被抽脸吧。”
“……”
east装置的一间休息室里。看到1000秒约束时间达成的那一刻,他的心脏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曾几何时,约束1亿度的等离子体运行1000秒,这可是east的终极目标啊。
只要达成了这个目标,就可以考虑建设反应堆了。
而现在,黑骨头已经达成了,不但达成了,看起来还很轻松的样子?
“汪院士,您说他们的q值会是多少?”突然,有人问道。
“不知道……”汪承瑞摇了摇头,叹道:“如果能达成q值大于5的标准,那接下来,也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这话,使得会议室里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变。
虽然黑骨头那边突破了,对华夏来说是好事,但对他们这些搞核聚变研究的同行而言,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q值这个东西,除了美国那边以外,就我们最高吧?我觉得黑骨头或许只是约束时间做的比较好,q值其实不行呢?”有人沉声说道。
“或许吧……”
……
忐忑的等待中,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就在控制中心众人都昏昏欲睡的时候,ai的声音再次响起。
“d5d装置记录已达成!”
这个声音,令人心情一振,许多人的睡意瞬间消散。
周平吐了口气,嘴角露出了微笑:“好了,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潘新隆则是泪流满面,惊喜道:“老周,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约束时间超过美国那边了……”
至于q值什么的,潘新隆和周平压根儿就没担心。
控制中心一片欢腾之色,记者们和摄影师在拍照,周平、潘新隆和一众研究员们许多人喜极而泣。
当网上曝出黑骨头的核聚变装置的约束时间,已经超过美国d5d装置的记录时,网上有人大呼黑骨头nb,也有人逮住q值的问题不放。
但是,当核聚变装置内部的燃料用完,反应结束后所给出的数值,在那些质疑q值的人脸上,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大屏幕上,几排闪亮的数据,被数十台摄像头所捕捉。
“运行113分16秒,成就新的记录!
燃料用尽,核反应自动停止。
使用原料10克,折合损失质量37.7毫克,质能转换率0.377%。
平均热功率50.5万kw,输入能量15634千瓦时,输出总能量95.3万千瓦时。
发电机组总共发电53.9万千瓦时……
βn大于5,(能量增益因子)q值32.3……
注:本次实验验证了依靠自举电流和非感应驱动电流的托卡马克高性能稳态运行的可行性。”
控制中心,周平啧啧说道:“q值居然达到了32.2,我还以为顶多27、28呢。”
潘新隆在一旁颔首道:“看来,新加入的电磁驱动方案,确实有助于提高q值。”
周平道:“就是质能转换率太低了点,才0.377%,距离0.7%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
周平和潘新隆在冷静下来后,开始讨论和分析此次实验的数据情况,而控制中心,此时却是陷入了震撼与骇然的氛围中。
谭建华这边,更是呆滞地看着大屏幕上的数据,“50.5万千瓦的热功率,32.3的q值,江总,你们这是要逆天了啊,就下面蓝润和之前送来的核聚变实验装置,能做到50万千瓦的热功率?
我记得,那台核聚变装置的热功率最多只能做到2万千瓦吧?”
江博听到这话,笑了笑:“谭局,这是黑骨头,一切皆有可能。”
“你们……”谭建华闻言,面色复杂地看着江博,“你们真的成功了,做到了,约束时间113分钟16秒,我的乖乖,这已经完全超越了美国d5d装置的记录了……”
江博微笑道:“超越?不对吧,这应该是碾压。”
谭建华:“呃……”
江博说道:“这次注入的核燃料只有10克,燃料消耗完反应就终止了,如果想做数据的话,可以往里面加入几百克核燃料,反应个几天都不是事儿。”
谭建华看了眼大屏幕的数据,微微点头,然后目露精芒,振奋道:
“关键是32.3的q值,这可比美国那边的12q值高多了,完全不再一个层次,你们黑骨头这次的核聚变数据一出,要变天了啊……”
“变天倒不至于,不就是一项核聚变技术了,有什么?”江博却耸了耸肩,不以为意。
谭建华嘴角抽搐了两下,轻咳道:“江总,核聚变技术支配着未来无限能源的获取方式啊,有了它,人类以后就不必担心能源不够用了,这项技术,基本上可以被列为本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啊。”
“有这么夸张么?”
“有!”
“那么,现在这项技术在黑骨头手里了,谭局,你就没什么想对我说的吗?”
合作,那是肯定要合作的,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但是,现在技术在江博手里,他如果不愿意拿出来,谭建华等人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从他手里抢夺。
因为,这次的核聚变点火,
不怕颜面无存,那就来抢呗。
谭建华幽怨道:“好哇,你小子早就打好算盘了吧?你就说,你想要什么吧!我会把你的条件报上去,让上面审批,成不成,我可就不知道了。”
江博咧嘴一笑:“不急不急,让我先想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