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本卷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第七十九章兵临城下(本卷完!)

       董卓接到急报之后如此欢喜,北宫殿下满座文武都相视看了一眼,然后齐齐离座向董卓匍匐高呼道:“恭喜相国,贺喜相国”

       董卓把战报往龙椅上一丢,哈哈大笑道:“刘扬小儿嚣张跋扈,杀我爱将,害我将士,今日终于龙抬头那天在大龙沟全军覆没灰飞烟灭了啊哈哈哈哈……他那头过江蛟龙终归敌不过咱家天命真龙啊”

       众人听了,心向朝廷的官员听到刘扬覆灭的消息,虽然不得不附和地赔笑道贺,但内心却都很是叹息。

       当初刘扬大军破除轩辕关,突然出师北伐的加急文书传入洛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密切关注这个叫做刘扬的,名不见经传的人了。

       虽然董卓严密控制消息,同时污蔑刘扬如何投机取巧,如何覆亡在即。可是董卓不知当众发了多少次保证,三日之内刘扬人头就能送到洛阳,可是都一个半月了,刘扬还在前面蹦达。若不然,依照董卓好大喜功的做派,早就带着文武百官登坛祭天,然后大宴群臣了。

       所以,众官员都知道刘扬这个小子很能折腾,折腾死了华雄、樊稠,折腾垮了高顺徐荣,现在又跟西凉军五个出名将帅大军打得不可开交,可见其不可估量的生命力和强韧度。

       而且,不同于袁绍袁术等诸侯让人抑郁愤恨的骑墙做派,刘扬自从到了轩辕关可就一直冲杀在最前面,哪里敌人多、哪里最难啃,他就带着人往哪里去,如今更是不畏重重阻隔,帅孤军深入腹地,来洛阳前线活跃。

       这让等待援军等得都快绝望了的众官员,心中马上就对他的印象很好,起码不用再指望不知打着什么算盘的袁家兄弟,还有那些显然是无心勤王只想趁乱捞好处的诸侯们了。

       而且,不知何时开始,城里面开始有传言,刘扬其实就是汉室宗亲,是当今陛下的叔叔,所以啊,他才跟逆贼打得这样奋不顾身,打得这样坚韧不拔。

       虽然寻不到消息的源头,可是刘扬这样不要命的表现,却是给他的汉室宗亲的身份增加了几分说服力。那些官员也心里认为刘扬就是大汉宗亲了。

       不管他血统如何,是不是跟陛下亲近,但好歹是皇室苗裔,他们就立刻高看了几分。更多了几分期待。

       在他们想来,刘扬虽然人少,但战斗力强。若是能杀到洛阳城下,定然会让城中西凉军人心惶惶。到时候西凉军东线勤王大军必然回撤,这就造成防线松动,为前线盟军突破可是创造了良机啊

       那时候他们再乘乱策反一些举棋不定,心向大汉的西凉军将领,让他们配合做内应,未必不能以最小的损失,洞开城门,一举光复洛阳帝都。然后有他们辅佐陛下,号令群雄共灭国贼,那时候扫清寰宇,中兴大汉指日可待啊

       但,刘扬给了他们希望,但如今却又残忍地毁灭了他们的希望,这些做梦都想做中兴社稷名臣的大员们立刻有种想一醉方休的冲动。

       刘扬啊,刘扬,你就是一个耀眼的彗星,在我们内心最漆黑不见前路的时候划过夜空。但还没等我们做好迎接黎明的时候,你又陨落了,然后该又是极其漫长难熬的极夜啊。

       你为什么要出现啊,你不出现我们麻木的心还能随着时光慢慢沉沦。而你给了我们希望,却马上就亲手打破,真的很残忍啊

       我们没了依靠的大汉群臣,伤不起啊

       皇甫嵩和蔡邕对视一眼,都是面沉如水。而袁隗叔侄却是对视一眼,满不在乎。因为在他们眼中,刘扬实在有些抢风头,若是真的率先攻到了洛阳城下,袁绍袁术的功劳怎么算?

       就算袁绍袁术之后指挥出色,荡平了董卓,可他们不是第一个攻到洛阳的啊

       世人自古以来都注重唯一,后来的科举考试,状元可以名扬天下,但榜眼探花就要逊色得多。奥运会上,大家往往只能记住金牌冠军,亚军和季军就暗淡多了。

       有人出彩,就必然更多的人沦为陪衬的背景。林书豪一夜爆红nba,一举奠定超人气球星地位,就离不开一个个,比如科比的陪衬垫底。

       他们袁家可不能成了一个初出茅庐的背景啊,不然忙了大半年真的是给人做了嫁衣裳了。

       所以听到刘扬全军覆没的消息,他们袁家人是非常开心的,激动程度甚至不亚于董卓。

       已经身任太仆高位的王允,匍匐在地的高大骨架下,怒放激冠花一样的馒头白发遮掩里的眼神中也是闪过深深的遗憾和感伤。

       他忍辱负重,屈身国贼,所图甚大,可孤立无外援之下,让他又能有何作为?这样人人不耻的卧底生涯,何时才是个头啊

       董卓笑罢,看着下面群臣一个个丰富的表情,呵呵笑道:“刘扬死了,难道你们不高兴?”

       群臣都一惊,赶忙躬身齐声呼喝道:“高兴,高兴……”

       董卓看着众人不敢言更不敢怒的模样,很是满意,他张开宽大华美的衣袖,旁侧的中常shi小春子忙躬身上前搀扶住他,扶着féi胖如猪的董卓艰难地一步步走下来。

       董卓双目似笑非笑地扫过匍匐在他面前不敢抬头的群臣,又看了看在自己坐席上盘膝而坐闭目养神的皇甫嵩,推开小春子的手轻轻走过去看着皇甫嵩说道:“义真,叛贼覆灭,你怎么也不道声喜啊。”

       皇甫嵩眼皮子也不耷拉就冷淡地说道:“是非成败功名利禄早已经看淡了,不知何为悲何为喜,如何为你道喜?我想归跟卢植一样隐山林,你又不肯放行,只能这样吃吃睡睡半死不活地养着,耗费朝廷的粮食,却留着天下无数百姓饿毙荒野,实在是罪过,罪过啊……”

       皇甫嵩此话一出,马上群臣色变,齐齐侧目,望着这对老冤家。

       他们的恩怨还要从灵帝病重时说起。

       那时候天下各州黄巾大部已经土崩瓦解,但还是有几股很难啃的部分。

       灵帝临死前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不肯奉命。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

       皇甫嵩说:“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于是上表。

       其实在此之前,董卓面对黄巾连连败北(保存实力,自显示弱而已),更是屡屡不听号令自以为是。孙坚和皇甫嵩都劝元帅张温惩罚董卓,但张温此人真的很温和,跟陈温一个模样,不听苦劝,只是好言相劝董卓要以大局为重不要闹个人情绪,始终没能处罚董卓半分,也没有上书参奏董卓。

       但董卓却没有念张温的好,等到上台之后,第一批就干倒了张温,皇甫嵩,卢植这些重量级统帅。

       还好孙坚那时候率军去扬州平乱,躲过了董卓的雷霆之怒。

       皇甫嵩上书,朝廷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更增怨恨。后来,董卓秉政,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寻找机会将他杀掉。皇甫嵩应召将行,长史梁衍劝他起兵抗拒董卓,与袁绍呼应。皇甫嵩不听。皇甫嵩一到,主管官员便秉承董卓之意,上奏朝廷,将他交付审判,想把他处死。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从长安跑到洛阳,投奔董卓。董卓正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抢步向前,与他辩理,且责以大义,叩头落泪。在座的宾客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董卓这才离席而起,拉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坐,并派人释放皇甫嵩,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

       但皇甫嵩从此就成了如今这番模样,跟看破红尘的和尚一样。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董卓叫他他就来吃吃酒出出席,不发表任何言论,也不参加任何集会,完全是要把自己与世隔绝,简直是自闭症前兆。

       大半年下来,董卓也渐渐对这个老对手消除了戒备。在他看来,皇甫嵩是真的看破红尘,无心险恶的尘世了,也就对他不管不问,任由自留了。

       如今皇甫嵩暗语讥讽,董卓竟也不甚在意,而是呵呵笑道:“义真有儿有孙,自可享受天伦之乐,跑到荒郊野林跟野兽虫鱼为伴,实在是让人费解啊。”

       皇甫嵩缓缓睁开眼,平静地看着董卓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路他们自己走。我老了,也累了,只想自己好好地忏悔前生的罪孽,别无他求。”

       董卓望着真的有一身出尘之气的皇甫嵩半晌,皇甫嵩也如波澜不惊的湖面,淡然地看着他,最后董卓眼睛一动,点点头道:“强扭的瓜不甜,义真既然想走,我也不好再留。这样吧,我封义真为白马禅寺住持,义真看着如何?”

       皇甫嵩摇了摇头:“只愿做一个撞钟扫地的僧侣。”

       董卓点点头:“我这就派人送你过去。”

       皇甫嵩淡淡地道了声谢,董卓叹了口气道:“你的妻儿你就真的不想了?”

       皇甫嵩微笑着摇摇头:“缘分尽了,心中再无牵挂。”

       董卓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再看他,而是转过头哈哈大笑道:“王允呢,设坛,咱家要携天子祭天啊。”

       出来时,只有蔡邕向皇甫嵩辞行,袁隗等人都对落魄的皇甫嵩视而不见、

       “真羡慕你,还能出家做和尚,而我却只能伴国贼……保重啊,有空我会去看你。”蔡邕轻轻地握住皇甫嵩的手说道。

       皇甫嵩也是有些感伤地说道:“你的苦我知道,就算天下人都误会你,我也始终知道你是个好人,好臣子。”

       蔡邕感激地点点头。

       告别蔡邕,不顾哭喊苦劝的爱妻和儿子,皇甫嵩只留下了一句:“我对不起你们,保重。”

       然后就飘然而去,路过东门时,他远远地看见王允遮遮掩掩地走来。

       皇甫嵩感到好笑:“既然选择了那条路,就把戏演好了。送别实在不必要。”

       王允苦笑道:“都是老朋友了,怎能不送送。”

       说着,王允警惕地看了一下四周,凑上前小声问道:“你是不是要出去招募军马,反攻洛阳?”

       皇甫嵩也不做伪,点点头笑道:“是啊。为了今天能出去,我可是半年没跟你说话了。”

       王允望着皇甫嵩淡淡的笑容,突然哽咽说不不出话来,只是用颤抖的手紧紧握着他的手道:“大汉,就靠你了。你不行,还有我”

       “若时运不济,国贼命大,我们都不行呢?”皇甫嵩问道。

       王允目光炯炯,低沉而坚定地说道:“王允深受皇恩,只要能除国贼,粉身碎骨又有何妨?所以,不成也得成”

       皇甫嵩点点头:“保重。”

       然后他潇洒地走了,落落余辉中,他消瘦的身影映在巍峨的城墙上,显得很高大。

       就当皇甫嵩在董卓西凉军陪同下东行时,张扬的大军正在马不停蹄地西行。

       他们的轨迹竟有种惊人的重合。他们的路出发点不同,可是终点却是一样的。

       一路上郭汜费尽心机堵截,但这样宽阔平坦无险可依的平原,他怎么堵得住

       何况如今有了吴颖和曹操这两支生龙活虎实力不弱的大军加盟,整体实力强过郭汜不少,郭汜又不敢向周围的西凉军求助。张扬他们小心翼翼避着走,他们也是一样。

       击溃了郭汜的五次追击,突破了他的六道单薄的防线,三天之后,张扬吴颖曹操大军终于扫清了前面最后的障碍,远远地望见了巍峨雄伟的洛阳的城墙

       “洛阳,我们来了”张扬豪情万丈地对着西北向呐喊道。

       同时,千万人同时呐喊道:“洛阳,我们来了”

       郭汜远远地在暗处看着狼群一样的敌人,身边的参谋哭丧着脸说道:“将军,我们完了”

       郭汜嘴角抽搐了一下,猛然转身挥刀,一片血雾飙起,那个参谋就倒地而亡。

       “我完了之前,先让你你完了”郭汜红着眼狠狠地说道。

       “将士们,随我冲锋,目标,董卓人头”张扬拔出腰刀,一马当先冲了出去,然后万千骑兵汇成一道斑驳的洪流向着洛阳这座堤坝席卷而去。

       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在这时向他们招手。

       更多到,

       第一章平地一声雷

       张扬曹操让步兵寻隐秘密处留守,绝大部分骑兵合兵一处,朝着洛阳发动了攻击。

       当这支孤军带着席卷沉浮的气势,朝着巍峨挺拔的宫墙杀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思想准备的西凉守军立刻慌乱成一团。呆呆地看着敌人滚滚至城下时,竟没有任何反应。

       “神臂营,抛射”张扬一身厚实严密的铠甲,手中拿着明晃晃的腰刀,在骏马冲到城墙下时,猛然晚住缰绳,高声呼喝到,然后迅速策马偏斜,向着东侧沿着墙角跟狂奔而去。

       “神臂营——齐射”黄忠双tui控马,身子在马上笔直而平稳,猿臂张开,长弓在手,朗声一喝,他手中的五支利箭就“嗖嗖嗖”飞射而出,同时城楼上五个西凉军相继应声中箭,个个命中要害,军中爆发出一片欢呼。

       同时,跟随黄忠羽箭的是雨点一样稠密的箭雨飞蝗。它们斜飞上高空,在到达顶端之时,齐齐掉转方向,朝着斜下方城楼上的西凉军攒射而去,顿时惊恐的惨叫声响成一片。成百上千的西凉军在城下的箭雨洗礼中,成为冰冷的尸体。

       城楼上毫无防备之下的惨重死伤,终于让守城大军醒悟过来。

       东门的守将黄凌,一把把射穿盔帽的羽箭拔狠狠地下来丢在地上,然后“噌”地一声拔出腰刀凄厉地呼喝道:“放箭,放箭”

       西将军守军慌忙地拿弓向着城下射击,但敌人的骑兵早已风掣一般席卷而过向着别处去了,他们晚来的箭雨只能够得到他们最后面的马屁股。

       洛阳城下马蹄如暴雨炸雷,席卷着漫天黄尘,当城下的骑兵沿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城墙下奔驰,同时从马背上向着所到之处的城楼上抛射出一波*稠密而精准箭雨时,城楼上的守军也开始反应过来,反击也开始急剧升级,同时急促的警钟响彻了洛阳城

       洛阳乃一朝帝都,天子百官都在其中,加上周边人口更是恐怖地超过百万,董卓当然非常重视,守军也自然十分雄厚,不下十万精锐人马。

       收到警报,城楼上顿时人头攒动,脚步如潮,抛射而来的箭雨也顿时密集了不止一倍

       “把我们的檄文射上去,就撤”张扬见到城楼上黑压压的人头,密密麻麻的飞蝗攒射,高声喝了一声。

       只见马上功夫娴熟的骑兵们策马避开箭雨攻击,寻到一段反击薄弱之处,纷纷从马背上的背囊里取出早已经准备折叠好的檄文,用箭头刺穿,然后黄忠一声厉喝,“嗖嗖嗖”万千只羽箭带着千百份檄文,飞上了洛阳城头。

       由于箭头被檄文阻碍,杀伤力消了不少,但这些檄文一旦上了城楼,带来的杀伤力远远不是刀箭能够比拟的。

       檄文抛射完毕,张扬望着自己人马距离城楼这段地面上密密麻麻的羽箭,高声喝道:“撤”

       但是黄忠此时却是没有将长弓放下,而是搭弓上箭,掉转马头,似乎是要往已经根本无法靠近的城墙处冲锋。

       张扬喝道:“汉升,撤”

       黄忠朗声道:“这就来”

       说完,只见黄忠眯眼,拉弓,松弦,一支羽箭带着刺破空气的呼啸直奔城楼而去。

       只听“咯吱”一声响,却是那高扬招展的大旗被黄忠一箭射断,然后无力垂下,从高高的桅杆上顺着城墙无声地滑落,滑落到一片黄尘和羽箭的海洋里。

       “噢噢噢噢——”城下大军齐齐高声欢呼,而城楼上守军却是一片惊呼。直直地目送突如其来的敌人骑兵,席卷着滚滚狼烟,就这样潇洒离去。

       此刻董卓一身龙纹华服正走在前头,拉着有气无力的小皇帝刘辩的手,一步一步朝着社稷坛上去,就听见凄厉的警钟传来,然后就是一片雷动和厮杀。

       董卓止住步伐,回头眺望远处,皱眉道:“发生了什么事?难不成有人大白天造反?”

       静候在一旁的王允忙上前毕恭毕敬地向董卓行了一礼道:“王允这就遣人去看看。”

       不等王允下坛,远处就见一个甲士飞奔而来,然后慌慌张张地奔下马来远远地呼喝道:“敌人攻城了,敌人攻城了”

       董卓一听,犹如耳边响了一声炸雷,顿时呆住了。而一同候在坛下祭天的大臣们先是集体石化,然后猛地一下爆开来,交头接耳难掩激动的激烈议论,犹如一片春日里的蜜蜂乱飞的花丛,嗡嗡嗡嗡乱成一团。

       董卓却没瞧见待在他身边侧着脸沉默的小皇帝眼中一闪而逝的欣喜,而是一把松开刘辩,指着坛下的群臣暴喝一声:“难道你们想勾结乱匪造反不成”

       群臣顿时吓得集体一哆嗦,然后齐齐匍匐道:“相国乃匡扶大汉之人,臣等怎敢。”

       他们此刻是在祭天,但摆的不是大汉列代皇帝,而是董卓

       董卓见到众大臣如此模样,冷哼一声,背手而立蔑视众生地说道:“谁敢有二心,别怪咱家翻脸无情想想郑家吧,你们就该知道跟咱家做对的下场”

       众臣子都是一个激灵。

       郑泰全家被诛,他的儿女却是被董卓留了下来,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

       一到董卓高兴了,就会把众人都叫来,到他的永安宫,让他们兄妹当着众人的面,现场表演一场缠绵恩爱的视觉盛宴,看的众人心跳加速,同时也是冷汗淋漓。

       从小春子那里得到消息,妹妹郑环儿已经害喜了,显然有了身孕。孩子他爹竟然是她的亲哥哥,这是何等的荒唐何等的恐惧

       他们看着榻上双双赤*裸,亲wěn欢爱的少年少女,听着那深重的喘息、那婉转的啼鸣,众人不由地想道,若是榻上的男女换成他们的儿女,脱得精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作这样的事,他们就感觉堕入了冰窟一样,无边的黑暗和恐惧向他们袭来。那是一种比死还恐惧的感觉。那叫身败名裂,那叫挫骨扬灰,贻笑万年

       所以,当董卓又拿出那对可怜至极的兄妹警告他们的时候,他们都一下子谨慎了许多,心中的欢喜之火也一下子被沉重的失败代价扑灭。

       “选的真是时候”董卓站在高高的祭坛上,眺望着宫阙繁华的洛阳宫墙之处,冰冷地哼了一句,然后轻轻侧身瞥了一眼依旧呆呆的小皇帝说道:“陛下啊,看见了吧,咱家想做一件好事怎么就这么难。总是有人想在咱家脸上吐口水。咱家心地善良,但如今也是忍无可忍了。”

       小皇帝看了他一眼,依旧沉默无语,董卓却已经转身下坛,同时高声吩咐道:“王允,送陛下回宫。其他人随我打杀那些欺人太甚的鼠辈去”

       望着云从而去的董卓,王允这才缓缓地走上祭坛,警惕地四下望了望,才激动地浑身发颤地刘辩小声道:“陛下,救咱们就大汉的忠臣良将——到了”

       董卓走了,小皇帝也少了很多顾虑,也是又警惕地望了望周围远远而立的人马,抓住王允消瘦的手,忍住激动,用感激的眼神看着他,幼稚而沉稳的嗓音说道:“爱卿,这些日子苦了你了。等恢复了汉室,朕必定封爱卿为三公。”

       王允听到小皇帝的允诺,顿时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只能君臣相顾无言。但这一老一少,一君一臣却都从彼此闪烁着耀眼光华的眼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涅槃重生的契机。

       戒备森严的天牢里,荀攸正跟一个年岁相仿,很有气度的灰袍文士隔着木栏话语。这人正是李儒派来企图劝服荀攸投诚的名士华歆。

       华歆,34岁,比荀攸小一岁,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

       华歆曾官至尚书郎也算是官场达人秀了,但却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当年党锢之祸,他也是受害者之一,跟刘表王允等人都是反对宦官集团的太学生之一,只是那时他年纪小被老师保护起来了,没有性命之忧,但却是前途一度无望。

       还是宦官集团做的太过火,招致了众怒,灵帝转变了天平,外戚集团胜出,他这才被解除通缉。然后去了冀州。

       当时的大汉王朝在太平道起义的烽烟中已经风雨飘摇。又加上灵帝信了汉室宗亲刘焉(刘璋的爹爹)的话,让各州刺史直接变成了州牧,成了节度使一样多样实权尤其是兵权的实权派,各路诸侯积累了几年,力量大增之下,都有了不臣之心。

       那时候,冀州刺史王芬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领地玉出使,让王芬准备接驾。王芬听信巫师的鬼话,认为天时已到,计划挟持废除灵帝,立合féi候,先是找来曹操共谋,曹操不肯。他又去找华歆,华歆也认为王芬喜欢空谈没有真本领,也拒绝了。

       不久,也不知道是不是消息泄露,灵帝本来计划来使的,却突然不走了,而是传召王芬去洛阳面圣。

       王芬知道阴谋败露,畏罪自杀。而华歆却此时表现的立场坚定,被推荐为孝廉,任郎中,但不久因病卸任。

       不过,辞官的第二年,灵帝病死,在李儒的帮助下大刀阔斧击垮了董太皇太后和董重的何进,征召华歆为尚书令。

       华歆认为灭除宦官集团就在眼前,大汉的曙光就要到来,欣然而往就职。却不想李儒这个卧底能量实在是大,何进表现的也足够的愚笨,自己身死还让董卓在李儒的接应下,不费一枪一弹就入主洛阳,华歆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拯救大汉王朝,就成了董卓的俘虏。

       不过李儒认为要改朝换代必须收拢人心,这些前朝大员都是精英,该留的都要留下,董卓应允,华歆虽然官位小了很多,但好歹没有了性命之忧。

       华歆表现的很低调,跟王允不太一样的顺从,让董卓认为他是可以用的人,就派他来劝降荀攸了。

       董卓却不知道,此刻华歆跟荀攸的对话绝对不是他预期的那样。

       “刚刚传来消息,城外有大股骑兵向洛阳发动猛烈攻击,射杀了数百守军,还射断了董卓的将旗……并且,送来了安抚人心,号召我们讨伐董卓的檄文。”华歆望了一眼远处走动的狱卒,小声地对荀攸说道。

       这么多日的劝降,荀攸已经跟华歆颇为熟识,成了敌营中的知己。往日都是华歆安慰荀攸,盟军已经在前线猛烈攻关,抵达洛阳指日可待,让他坚定信念,绝不能降。

       而一个月过去了,今日终于送来了让人激动的消息。

       荀攸嘴角激动地哆嗦了一下,趴在木栏的缝隙处小声问道:“是谁的人马?多少人马?袁绍,袁术?孙坚?袁遗?”

       华歆摇摇头,小心翼翼地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份折叠的很小的檄文纸张(我再强调一下,此时纸张已经很流行了,不要受新三国电视剧的误导,送份加急战报都用竹简),荀攸也是飞快地伸出袖子,毫无痕迹地完成了秘密文件的交接。

       华歆看了一眼远处游弋的狱卒,小声说道:“我去支开他们,你抓紧时间慢慢看。看完之后立刻销毁,不要让他们看见檄文到了这儿。”

       荀攸点点头,轻轻笑道:“放心吧,我会把这份檄文和所有秘密一起装在肚子里。”

       华歆苦笑道:“那可不是饭食,少吃点为好。”

       说着就大步离去,然后高声对狱卒寒暄道:“各位兄弟,华歆有话跟各位讲,不要让这里的犯人听到,咱们外边说。”

       于是里面立刻安静了下来,荀攸这才走到角落里对着墙蹲下来,从袖子里取出檄文,用颤抖的手一层一层地打开,然后无声地读了起来。

       “国贼当道,天道沉沦。血染神州,人神共愤……国贼不除无以祭苍天,无以安社稷。吾等遂率疲弱之旅,千里赴死,破轩辕,渡洛水,击溃西凉军数十万众合围,终抵帝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每每想起陛下门g尘,帝都沦丧,余夜不能寐……所有心系大汉的子民们,董féiféi的末日要到了,拭目以待吧,箪食壶浆准备迎接吧刘扬,曹操于洛阳遥寄。初平元年二月二十七日——”

       “终于让我等到这一天了——”荀攸对着黑黑的墙壁,掩面泣不成声。

       但同时张开泪眼,望着已经被他的眼泪弄得模糊一片的檄文,看着落款处模糊一片的曹操旁边的刘扬,荀攸不由地想起,当日颍川郡守府中见到的那个文质彬彬的将军,那个跟救命恩人吴颖隐隐有着不同寻常关系的年轻人。却不想,一别数月,今日他竟带着孤军冲破重重障碍,率先杀到了洛阳城下。

       “刘扬,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本事……不要让我失望,不要让大汉所有人失望啊……”荀攸低声呢喃道。

       然后就听外边传来脚步声,荀攸赶紧一把将纸团丢进嘴里,一翻白眼就咽了下去。然后就听随着脚步声传来的吆喝:“吃饭喽,香喷喷的大米饭和黄豆芽”

       荀攸感觉这胃里传来的响动和难言的味道,缓缓站了起来。

       “呦,怎么眼睛这么红?哭过了?”狱卒不知天高地厚地调侃道。

       荀攸干笑道:“眼睛进了沙子,好多沙子。”

       李儒刚拖着病弱的身躯进来,就听见里面传来董卓的咆哮,然后就见一个纸团划着抛物线落到了他的脚跟前,然后里面一阵桌几茶具翻滚破碎的声响,还有董卓愤怒至极的呼喝:“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敢如此辱骂咱家,刘扬,曹操,看咱家不把你们灭九族,剥皮抽筋,点天灯”

       李儒捂着嘴巴嘶哑地咳嗽了几声,然后病恹恹地轻步走进去。董卓看见李儒来了,先是一愣,然后把正准备一脚将地上的茶盏踢飞出去的脚收回来,走过去轻声关切地看着李儒说道:“怎么起来了?病的这么利害,怎么不多躺一会儿?”

       李儒淡淡一笑,向董卓倒了谢,然后脸上病态地嫣红缓缓退去,变成了纸一样的苍白。看的董卓一阵蹙眉揪心。

       “相国,不是我不想躺着啊,实在是没办法躺着了……咳咳……事情我都知道了。”李儒咳了两声,董卓将自己榻上的白虎皮放到对面的座椅上,让李儒坐下,李儒倒了谢这才说道。

       董卓点了点头,沉着脸忍着愤怒地说道:“郭汜那厮竟敢谎报军情,看我不剥了他的皮”

       李儒摇了摇头,董卓一愣,问道:“不能杀?”

       李儒苦笑道:“顾不上啊。先把眼前城下的情况给弄清楚了再考虑清算郭汜吧。”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一屁股坐下来,结实的卧榻也是“咯吱”地呻淫了一声。

       他仰头叹息道:“真不知道这仗是怎么打的。袁绍各路诸侯纹丝不动,根本用不着顾忌东线受敌,那他们五路这么多精锐,竟然还能让刘扬小儿跳出来,跑到咱家眼皮子底下辱骂咱家,他们当时是不是没睡醒呢。”

       李儒沉思片刻,抬头说道:“刘扬崛起的太快了,又传言是汉室宗亲……若不快些摆平,后患无穷。”

       董卓点点头,道:“那好,咱家倒要看看刘扬和曹操能在咱家肚子里折腾出什么花样来文优就安心养病,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李儒点点头,就见董卓抬头一看正看见宫殿门外的那个纸团。董卓目光闪烁不定,最后猛然起身,眼中闪着寒光凝声冷笑笑道:“敢骂咱家是董féiféi,哼,咱家可不是软柿子胆敢收藏这份檄文者,胆敢背地里议论者——杀无赦”

       就在当晚,中原大地的夜空中早早传来了沉闷的春雷。

       张扬平地一声雷,洛城就要血雨腥风了。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