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255 特喜欢抄家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恭顺王,也就是孔有德,原本是东江镇将领,毛文龙死后跟随登莱巡抚孙元化,成为其麾下编练新军,聘用濠镜澳的佛郎机人为教官,全面使用火器。

       结果到后来,孔有德造反,把这支火器新军,包括军中造火铳火炮的工匠,一起拉去投降了建虏。

       建虏这边,正好缺少火器军队,这孔有德正好送上门去,顿时让奴酋皇太极喜出望外,立刻封了他为恭顺王,和他一起的耿仲明为怀顺王。由此可见,孔有德绝对是皇太极那边的及时雨!

       事实也证明,自从孔有德投降了建虏之后,原本建虏攻城的短板,便被立刻补上了。

       像锦州这样的坚城,建虏还是无法攻下之外,对于小一点的城池,就再也不在话下。

       一个简单的例子,崇祯初年,建虏入关之时,多是对城池束手无策。只是县城级别的昌黎,军民一心抵抗之下,建虏怎么都攻不下。

       而到了后来,就这崇祯十五年的入寇,建虏几乎是打哪个城,那就是那个城被打下,共计攻克八十八城,逼降六城。

       由此可见,建虏军中有了孔有德的火器军队之后,对关内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了!

       而此时,孔有德也是成竹在胸,很有把握的样子。

       对此,阿巴泰没有一点怀疑,当即点点头,算是肯定了孔有德的话。

       随后,他便对图尔格说道:“你领三万人马,并蒙古诸部共计五万,从雁门、石城二关分兵夹攻黄崖口关,威慑明密云总兵,如若刚迎战,就击溃之;不敢出征,便东向,和本王所领人马会师攻打蓟州。”

       “末将遵命!”图尔格一听,当即信心满满地大声回应道。

       他全名钮祜禄·图尔格,镶白旗人,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第八子。从野猪皮努尔哈赤那会就已经开始打仗,如今不但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还是内大臣,从一品武将,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统率侍卫亲军,护卫皇帝,地位颇为尊崇。

       可以说,他的这些地位,基本上还是靠他的军功挣来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从明军身上得到的。

       因此,对于明军是个什么情况,图尔格是最清楚不过了。对于阿巴泰交代的任务,他一口就应下,根本就没有再考虑考虑。

       因为他很清楚,松锦之战后,明国能战之军已经没了!

       这个认识,可不止是他一个人,而是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明国真还有能战之军,就绝对不可能在持续了将近大半年的松锦之战中不派出来。要不然,傻子才会眼睁睁地看着那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而无动于衷的。

       之所以如此,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明国已经无其他援兵可派。

       就如今关内那些明国官军,连个流贼都打不赢了,还怎么撼动无敌的大清军队?

       就算明国人多,但是这才短短地过去了大半年而已,你要说,明国就能重建出一支强军,那除非是有神仙帮忙,要不然,绝对不可能!

       可是,这个世上有神仙么?就算有,也不会管明国的闲事。要不然,早该显身了!

       于是,就这么的,一场军议下来,就把入关的作战意图,分派了个七七八八。

       几乎所有建虏也好,还是蒙古鞑子也罢,一个个都是兴奋地撂着袖子,眼睛冒光,摩拳擦掌地,就等着入关的那一刻了!

       粮草、物资、牲口、女人等等,就仿佛唾手可得,就等着他们动手了。

       ……………………

       相对于他们的胸有成竹,另外一位老兄,就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了。

       这个人,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候,他通过砸钱,不但没有因为临阵脱逃而降罪,反而调到了更为安全的山**当总兵。

       不过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崇祯皇帝查贪腐,把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都给抓了,同样也影响到了吴三桂,依旧还缩在宁远当总兵。

       本来的话,他对这个局势很不满,又听闻崇祯皇帝捞到了很多钱,因此,他就想闹一闹,让朝廷知道他的份量,顺便再敲一笔钱。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派了个钦差大臣前来核实情况。更为意外的是,这个钦差大臣解学龙,似乎是个死板的傻子,真得一点点核实,极其认真。

       一开始,吴三桂以为是想要好处,因为这种事情,他听过,也见过,对于大明官场来说,司空见惯!

       为此,给钱便是,结果没想到,油盐不进,我行我素。

       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忍了一段时间,就有点火了。当即送信给他爹,想要收拾这个解学龙。

       但是最终,他爹没让他动手,说是朝堂上有变动,要谨慎。

       他的舅舅祖大寿已经被抓去了建虏那边,关宁军是他当头,没有可以商量的对象,就只能听他爹的。

       为此,吴三桂就继续忍了一段时间。

       然而,他发现,解学龙竟然开始核查卫所屯田,这让他又不安了起来。

       因为从山**到锦州之间的卫所,几乎都是关宁军掌控,也就是他们祖吴两家的势力范围,好的屯田,早被他们瓜分了的。

       不过吴三桂好歹记得他爹的交代,倒也不敢先动手,只是去了信,征求他爹的意见。

       结果没想到,他爹的回信还没到呢,白杆军竟然来了。

       朝廷派新封的忠贞侯秦良玉,领一万白杆军进入山**,这不是他能拒绝的,毕竟他还在宁远城。

       就算他在山**,有解学龙在的情况下,除非吴三桂谋反搞兵变,那就没理由不让奉旨而来的白杆军进城。

       让吴三桂有些慌了的是,按照旨意,白杆军是因为解学龙禀告,关宁军军心不稳。

       更让他有点傻眼的是,他爹的加急快信,几乎和白杆军在前后脚的时间,送到了他的手中。

       在这个信中,他爹斥责他,是不是觉得翅膀**,就可以不听他爹的话。说了让他不要搞小动作,等他观察朝堂上形势之后再说,怎么就不听呢?

       对此,吴三桂感到很冤枉,比窦娥还冤。他正没干啥事,那个解学龙也是乐呵呵的,人畜无害的样子,怎么就这么冤枉他呢!

       吴襄在信中给吴三桂说了个情况,说有九成的把握,属于宫内的兵仗局有巨大的变化。应该是打造了大量的精钢护甲,装备了白杆军。

       之前的马祥麟所部,能打大胜仗,就有一个传言,说是得到了皇帝赏赐的五六千副盔甲;而这一次,白杆军在京师休整的时候,兵仗局那边的车子,也是一辆辆地排长队,向白杆军军营运东西。

       吴襄怀疑,那车里的东西,指不定又是传说中的精钢护甲。

       不过,对于得到这样的消息,吴襄自己也有点困惑。

       首先,就算皇帝抄家得到了那么多的钱粮,可要换成精钢护甲的话,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根据得到的消息,真要都是护甲的话,白杆军一下拿到了上万副精钢护甲,说真的,吴襄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杆军说到底,终归是土司军队,如今这一任土司,不管还是秦良玉还是那个马祥麟,确实对朝廷忠心,但是,谁能知道,后续的土司会不会和朝廷交恶呢?

       一旦成为朝廷的敌人,那拥有上万副精钢护甲的土司军队,将会变得极其可怕!

       吴襄不相信,当今皇帝会是个傻子,不会考虑到这种后果。他敢真得给土司这么多的精钢护甲?

       除非有一种可能,就是土司军队有这么多的护甲,朝廷这边却还是有把握,一旦为敌,能打败土司军队的。

       那么就可能是,朝廷这边的军队,人手一副精钢护甲,数量上要远比白杆军还要多!

       一想到这,吴襄就傻眼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在给吴三桂的信中,他把这前后矛盾的事情也给吴三桂说了一遍。

       总之,就是吴襄现在还看不清皇帝在做什么,想要干什么?

       因此,他再三叮嘱,让吴三桂一定要不要搞小动作!

       至于屯田这些,必要时候也可以舍弃,只要手中有**,摸清了情况之后,一样可以有钱有权!

       如果不清楚情况之下,和朝廷发生冲突的话,吃亏的,只能是吴家。

       当今皇帝可不比以前了,特喜欢抄家,一旦有罪,不再只是治罪当事人而已,而是抄家的,整个家族就会因此而没落!

       吴三桂从信中,看到了他爹的困惑,忧心,无奈之下,他最终还是决定,按照他爹的吩咐做事。

       与此同时,在京师这边,江南各地,甚至包括应天府,都因为受到流贼的威胁而向京师这边发来了求援奏章。

       对此,崇祯皇帝依旧和以前一样,一边喊着让他们“顶住,顶住”,一边就三天两头地摆驾京营和勇卫营。

       能看出来,崇祯皇帝确实很心急,这么盯着勇卫营和京营,那还能说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崇祯皇帝估计肯定会派军队南下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目的,其实就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他一门心思想着,就是如何先干掉入侵关内的建虏!

       然而,没有关外的消息支持,对于建虏何时会入侵关内,崇祯皇帝这边一点底都没有。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担忧建虏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

       有的时候,甚至他做梦都梦到这个事情。

       做美梦的话,就是梦到建虏大举入寇,然后被他运筹帷幄,打了一个大胜仗。

       但是,也有做噩梦的时候,梦到建虏压根就没有入关,他就傻傻地在等待建虏,然后江南那边全部被流贼打下,包括南京,太祖皇帝当面喝斥他,怎么连南京都丢了,一下把他吓醒!

       又或者,他梦到建虏入关,但是勇卫营和京营依旧如同纸糊的一样,被建虏打败,然后四处劫掠,最终,他依旧是在崇祯十七年上吊自杀而哭醒。

       对于这些不确定性,让崇祯皇帝下定了决心,想着要在打败入寇建虏之后,一定要重建东江镇,就算不是重建东江镇,也要在辽东那边安插一个钉子,以获取辽东的消息。

       要不然的话,被动等待真得是太糟心了!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待在京营和勇卫营,看着几个心腹将领训练,听他们对军队情况的汇报。

       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之前撒出去的京营和勇卫营新兵,都已经返回,如今正在重新训练。

       根据周遇吉等人的禀告,说新兵的素质,心态确实提高了不少。有老兵带着,面对建虏时肯定也不会因为没有上过战场而慌乱。

       另外,刘伟超也给崇祯皇帝提了建议,就是让他这边最好做一下听闻建虏入寇消息的演习。

       崇祯皇帝觉得有道理,兵仗局打造出来的护甲,军械,不再放在仓库里,而是开始配发京营和勇卫营。

       不过因为产量的限制,新式护甲是每人都有了,但是燧发枪的配备并没有达到预期,只是配置了大概一半多点的军队。

       对于这个情况,周遇吉、孙应元等人是满意的。但是,崇祯皇帝自己是不满意的。

       一边让兵仗局日夜赶工,争取打造更多的燧发枪出来;另外一边,则只能让京营和勇卫营这边做好冷兵器作战的准备。以前军中的弓箭手,就基本上还是以弓箭为主了。

       然后,模拟突然收到建虏入寇的消息,京营和勇卫营便开始紧急集合,做好随时待命,随时出发的准备。

       为此,火药铅弹、粮草物资,全都是配发下去,查漏补缺,免得真正紧急出发时,有忘记什么的情况发生。

       总之,崇祯皇帝这边,真得为蓟州这一战,费劲了心思。

       京营和勇卫营虽然只是在军营中操练和演习,但是动静终归来说,还是比较大的。

       不少关心京营和勇卫营的有心人,包括官员和非官员,都有在军营外打听,多少就听到了一些情况,大概有所了解。

       于是,江南籍的官员,便又开始催促崇祯皇帝,是不是可以把勇卫营或者京营给派去江南了,因为江南的局势已经越来越严峻,甚至都有几个州县被流贼攻下了。

       吴襄这边,更是亲自乔装打扮去探听消息,随后立刻给他儿子发了一封急信过去。他断言勇卫营和京营,已经是今非昔比,就按照以前的勇卫营标准理解,估计都不会差了。让他的儿子吴三桂千万不要和白杆军起冲突,要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刺激皇帝,派出勇卫营或者京营,彻底收拾了关宁军。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等待和催促交织,崇祯皇帝批阅奏章都开始走神。有时候,忽然神经质地问身边的轮值太监,是不是烽火信息传来了?

       他的这种担忧,自然也透露给了刘伟超。

       对此,刘伟超只能安慰他道:“你已经尽心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为了转移下崇祯皇帝的注意力,刘伟超灵机一动,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今晚是那古典演唱会的时间,要不,

       崇祯皇帝一听,愣了下,当即问道:“这个怎么看,朕过不去啊!”

       要是能过去刘伟超的那个世界,那就太好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一笑道:“我们视频通讯的情况下,我把手机对着电视机,你可以看看,我们后世的一些,和你们古代有多不同!”

       “是么,这样也可以么?那朕还真想见识一下!”崇祯皇帝一听,露出很大的兴趣说道。

       刘伟超听了,又对崇祯皇帝建议道:“记得让田贵妃和陈圆圆她们也一起看这个演唱会,这样下一笔订单来的时候,她们心中就会更有数一点,知道怎么编排节目!”

       这算是他的要求了,崇祯皇帝一听关系到刘伟超赚钱,当即二话不说,便立刻答应了。

       于是,他决定不去周皇后那边,改为田贵妃那边了。

       结果没想到,顿时就不乐意了,因为她也很想看。

       坤兴公主朱媺娖,甚至太子朱慈烺听到消息,也是好奇那个世界,同样向崇祯皇帝表达了很想见识下的意思。

       崇祯皇帝听了,想着让他们长长见识,就都同意了。

       但是,很快,他们齐聚一堂,问题来了。

       手机屏幕太小,最佳的观赏位置,崇祯皇帝自己要坐。

       然后呢,按理来说该是周皇后等人了。

       但是,崇祯皇帝记得刘伟超提过的话,不然可能会影响下一次的节目安排。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田贵妃和陈圆圆分别坐到他的左右两边,然后周皇后、朱慈烺等人,再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站他们身后。

       对此情况,是陈圆圆万万没有想到的。说实话,她经历了很多,可遇到这个情况,还是非常地激动,同时也有点惶恐。

       坐皇帝身边啊,连皇后都没有的坐,要站她身后,还有太子……

       而之所以会如此,皆是因为手机里面那人的一句话。

       想着这一切,她更是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手机里的那个人满意,如此,她在宫中才有最大的靠山。

       时间到了之后,深市公主的演唱会开始。

       曲目编排这些,包括崇祯皇帝在内,自然都是清楚的。因为那些曲目,全都是从他手中录制便传过去的。

       但是,这个演唱会,还是让他们看得非常震惊!

       首先,就是舞台灯光效果。

       就算是最见多识广的崇祯皇帝,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如果他不知道这是科技,那绝对以为是在天上仙界才会有的现象。

       这一束束光,还有各种色彩,随心所欲地控制,真得是简直了,竟然还能这样?

       第二个让他们非常吃惊的是,这种演唱会,按照他们理解的话,就是唱戏的戏班子,在一个戏院里面演戏,反正就是这种差不多的场景。

       结果没想到,这个戏院之大,远超他们的想象。人山人海之场景,可以说亮瞎了他们的眼睛。

       还有那些粉丝所拿得荧光棒,一眼看去,就是一个荧光棒的海洋,在黑夜之中,又一次让他们震惊地无以为复。

       从头到尾,不管是崇祯皇帝也好,还是站着看得周皇后也罢,全都忘记了身边的一切,

       说起来,其实也不奇怪。

       就拿最见多识广的崇祯皇帝来说,他所见过的后世视频,也就是一个刘伟超找给他的二战时候的战争视频。

       这是战争,和如今看到的生活气息的视频不一样。

       当然了,当初那个二战视频,同样是让崇祯皇帝看得目瞪口呆的。

       如今这个生活视频,让崇祯皇帝等人见识了后世的人多,科技的先进。

       当然,对后世的人来说,荧光棒啊,灯光啊,甚至包括音响什么的,算哪门子科技?

       但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是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最是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了。

       一直到结束,刘伟超拿了手机,出现在画面中,一众人等,才算是回过神来。

       其他人退场,崇祯皇帝就和刘伟超聊了起来。

       就听他惊讶地问道:“这么多粉丝,肯定很赚钱吧?”

       “……”刘伟超一听,当即有点无语,崇祯皇帝这一开口就是赚钱,真掉钱眼里面了!

       回过神来,他便回答道:“人满的情况下,应该能赚钱吧,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一点,只要演唱会开得好,受欢迎的话,口碑打出去了,从长期来说,确实是非常赚钱的。”

       解释了一句,他就问出了关心的问题道:“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没有?”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笑着回答道:“没问题,看得很好。”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便补充回答道:“如果真要说得话,就是有一点不大好,屏幕太小了一点!”

       刘伟超一听,想了下说道:“你的手机是我手机的影子手机,我现在有钱了,改天我换个折叠手机,看看你的手机会不会也变成一个新手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