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卖了卖了
韩试有成为一个作家的企图心,却从没有身为文坛一份子的觉悟。
打打野战,身心愉悦。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还没尽兴,不想回去。
好不容易跑出来,按他的想法,最少得溜达到开学前。旅途可以继续,还能顺便搞点业务,两全其美。只有零星听闻的片段,在这几年,网红和跟随网红的网友像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
虽然被短视频的迅猛兴起挤占了不少空间,仍旧方兴未艾。有些大网红甚至比部分明星还要混得好很多。
有些网红的粉丝数也大得惊人,动辄成百上千万。
当然,网红的影响力如无根浮萍,来的猛也去的快,而且认知度基本止步于网络,与真正的明星比起来还是相形见绌的。
数目挺惊人的,就是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僵尸粉或者顺手关注的路人。
至少里面没有买来的。明星艺人入场跟网红抢业务,已经见怪不怪了,不差他这一个。还在热搜上挂了好几天。
一边搞推销,一边说不消费粉丝,韩试挺无语的,不靠粉丝怎么带货?
心里没点数,没了明星光环,销售能力估计还比不上一个最普通的业务员。
韩试不喜欢粉丝因为自己而盲目地买买买,却对于明星的圈钱效应也无可厚非,可这样嘴上不要身体诚实的行为,真有些看不上眼。
因为不管她是否真心实意,实际上就已经不可避免地在消费粉丝了。
不过粉丝好像很吃这一套。一个月六十个小时,听起来不多,也就每天两个小时。
可一首歌也就五分钟左右而已,对于他这样不算能说会道的人,一个人傻傻对着镜头两小时,也是很困难了。
如果是写网文,还能水字数,总不能表演拖时间吧……
看能不能谈谈,再减少一点。
韩试把自己的决定告知了李茹,李茹第二天下午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同来的还有一位男士,戴着眼镜,一副职场精英的打扮,赵总。
以及工作室新招不久的女律师,江之韵。
谈事离不了吃喝,一行人在一家藏地特色餐厅坐下,韩试与赵总寒暄了一两句,就开始专心解决眼前的虫草鱼肉丸。自然交给了李茹。韩试与李茹都算满意,所以商讨并没有多大纠结,让本以为是要狮子大开口的赵总,满腹准备好的热情用词根本没派上用场。每个月六十个小时真的并不多。”见合作基本达成,赵总的语气比较轻松,“我们给出的价格,相信李小姐能感到我们的诚意。”
“赵总,话不能这么说。”李茹笑了下,“以我们老板目前的热度和人气,两千万的签约费只能说不高不低……”
韩试从碗里面抬了下头,他真不清楚自己的身价。而我们平台可是分文不取。”赵总同意了李茹的话,却反驳道。
就韩试的尿性,会不会让粉丝刷礼物都是未知之数,李茹心里腹诽,面上不动声色:“我们老板这半年来专注于高考,可以说事业上并没用心,所以下半年重心回到工作上,老板的人气定然会有很大的爆发和突破。”
“也就是说,贵平台用目前的行情来评价老板的待遇,其实是不合适的,赵总应该也心知肚明。”
“我们当然非常看好柿子的发展前景。”赵总笑呵呵地看了下韩试,绵里藏针:“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衡量艺人价值的依据,李小姐也必须理解这一点。”
万一韩试就是糊了呢?
如日中天的当红艺人,突然人设崩掉,甚至人人喊打、被逼退圈的都有。
现在的艺人出点幺蛾子,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韩试感觉怪怪的,就像两人在当面讨论他卖出一个怎样的价格。
她阻止赵总的欲言又止,自信地笑道:“另外,老板可不仅仅是一位明星艺人,还是一位明星作家,受关注度可不是一般艺人能比的。”
赵总不置可否,时长是问题,赵总应该知道,艺人有时候忙的根本分不开身,”
……
一番唇枪舌战,次数则无任何要求。
李茹望向吃得不亦乐乎的自家老板,韩试想了想道:“赵总,
“只要不违规就行。”赵总不在意地说。
“我还有别的义务吗?”
“如果我们平台有活动,希望你能够尽力配合。”赵总笑着道,“当然,出场费另算,并且不是强制要求。”
一切搞定后,江之韵把合同审读完了,韩试签好个名,事情就是定下来了。
卖了卖了,以后天天卖艺卖脸……卖身的话,听说主播圈里也挺乱的。
“合作愉快!”赵总站起来,表达善意,
“就用手机不行吗?”韩试疑惑地谢绝。
“不是不行,但效果肯定没法比。画质和音效等等,当然是专业设备会更好。”李茹先回答了。
“我用手机录的视频就挺好的。”韩试嫌麻烦,“将就着用吧,反正网友们看得出是我就行。”
李茹一脸黑线,她知道韩试就是图省事,一个人轻装简行,不愿意有人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