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四零八章 打败你们的不是作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在出发去燕京之前,韩试特意去买了好几本书。

       有些是当前文坛最负盛名的作品,有些是这次毛盾文学奖获得了提名的作家所著。

       前者是为了度过书荒,韩试至今保持着经常阅读的习惯。

       韩试很清楚,写作与别的事物不同,不像手艺只要掌握了,哪怕生疏后也能飞快地重新捡拾回来。写作是个长年累月的水润功夫,需要时时刻刻的浸淫陶冶,一旦荒废了就很可能彻底失去表达的欲望和能力。

       就跟感情似的,往往并非不爱了,但就是没感觉了。

       况且揣摩和学习名家的东西,对写作上的提升总是有所助益的,韩试从一开始就不想当一辈子的搬运工。

       至于后者,主要是为了应对颁奖礼,如果现场发言或采访被问到同被提名的作家,至少不会窘住。

       下午抵达燕京,到了酒店安顿后,韩试就呆在了房间里看书,没有出门去逛的想法。

       一看就是半天。

       翻了下几位提名作家的书,都不是韩试钟爱的内容与风格,全是宏大叙事与现实严肃向的作品。

       但水准都很高,不论是艺术架构和思想深度,都让人叹服,没有一个浪得虚名之辈。

       《斜阳》想脱颖而出获奖,很悬。

       好在韩试对奖项并没有必得之心,反而见贤思齐,越发有了沉下心来一段时间钻研写作的想法。

       只是年前肯定没有空暇了。

       “老板,你的四首歌在网难云上霸榜了!”

       第二日早晨,李茹敲门而入,声音先至。

       “什么?”

       韩试不疾不徐地压完腿,在窗边舒展着身体,闻言回头。

       李茹满腔的热情去了一半,却仍带着兴奋之意:“就是老板你在演唱会上的四首新歌呀,《我》与《像我这样的人》前面轮流登顶了,现在《海阔天空》与《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也跑到榜首一二名了。”

       网友说得对,太凶残了,不给别的歌手留活路。

       “网难云的新歌榜、原创风云榜、热歌榜,前四名被老板你包圆了!”李茹说着又忍不住小激动,“老板,是不是很开心?”

       “哦。”韩试自然有点高兴,但远没有李茹一样乐。

       霸榜听上去非常夸张,可韩试的歌只能在网难云上听,所以网难云聚集了几乎所有韩试的歌迷,是柿子们的集中地。

       几首已经大火的歌,在网难云有这样的成绩不太算稀奇。

       以韩试目前庞大的歌迷数量,在相当于自家大本营的地方,每次发歌就霸占一段时间几大榜单的头名,属于常规操作。

       打败别人的不光是作品,同时是号召力。

       李茹未从韩试的回答中感到分享喜悦的双倍快乐,瞬间回到了稳重得体的经纪人角色,又拿出了摄影机。

       “别拍了,顾哥马上过来。”韩试无语。

       顾小海赶到酒店,打完招呼后的第一句话就吞吞吐吐:“柿子,毛盾文学奖,据我们领导的消息,获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很可能是于桦的《活着》。”

       “嗯。”韩试的反应依旧平淡,没有表示出意外或沮丧。

       《活着》恰好就是韩试才买的几本书之一,昨晚刚看完。

       书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一位叫福贵的老人经历的悲惨和残酷、沉默与坦然。

       韩试的阅读体验很复杂。

       一方面不太喜欢作者过于平静的笔触,似乎只是在闲聊着一个人的苦难一生,真实到让人冷冰冰的无法释怀。

       连福贵的乐观都显得是麻木的,名字就如一个醒目的讽刺。

       可韩试又震动于书中的表达,一种承受的力量与生而为人的韧性。

       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就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尽管读《活着》真的让人压抑难受,但韩试觉得评委会的眼光是很厉害的。

       书是一本有生命、充满感染力的好书。

       “没有就没有,顾哥你一副小心翼翼的脸色搞什么。”韩试被顾小海的样子逗乐,“怕我受打击?”

       “没,就是怕你满怀期待来着,听到结果会失望。”

       顾小海放下了心,开始和韩试讲到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介绍起一些会莅临的成名人物。

       当晚,毛盾文学奖在燕京的华夏现代文学馆举办。

       作为华夏数一数二的文学盛事,到场的不仅有作协主席、书记一众作家圈内的大佬,连国家宣传部的副部长都出席了。

       很滑稽,除了官媒和作协旗下的报纸与媒体,现场阵势最大的采访群就是娱记。

       于秋阳就跟韩试调侃,语气无奈:“不说别的,你算是为华夏文学界做出重大贡献了,起码让大家又有了些关注文学圈的兴趣,不至于让我们的颁奖礼像是在自娱自乐。”

       没有于秋阳说的夸张,但文学的没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于秋阳的话自然是有感而发。

       颁奖礼一结束,至少大半的记者全奔着韩试涌去了,扛着一堆长枪大炮。

       韩试机智地落荒而逃。

       没有应付记者的兴趣,作为一个没有得奖的人,韩试都能猜到记者们大致会问些什么。

       谦虚与自勉的表演韩试不乐意,但如果说出与奖项失之交臂并没感到可惜的真话,不仅大部分人不会相信,说不定会被当成自大。

       连毛盾文学奖都不放在心上,一定是飘了。

       有个键盘,很多人就成了挥斥方遒的理论家、分析师。

       只是韩试躲过了记者,却照样躲不过舆论。

       毛盾文学奖一落幕,相关的报道就第一时间送到了网友的面前,

       获奖的几位作家成了背景板,只有官媒重点报道,多数媒体的关注点都落在了韩试身上。

       有人评论,韩试在茅盾文学奖上折戟,却依然不是输家,得到了作为艺人梦寐以求的热度。

       韩试很想说,我真没做梦都求。

       照片里是毛盾文学奖的现场,主视角是黑色西装正襟危坐的韩试,旁边是与会的作家们。

       作家们有几位知名度很高,但都年纪不小了,韩试坐在中间无比显眼。

       网友们纷纷感叹,打败你们的不是作品,是年龄和颜值。

       韩试才二十,有大把的时光创作,等到了在座作家的年岁,谁敢说不会已成为一名世人仰望的文学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