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266章 迷雾绝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隆隆的野战炮声穿透迷雾,响彻辽西原野。

       炽烈的火箭尾焰掠过天空,烧遍半个天空。

       崇祯元年三月四日,临近午时,宁远四郊大雾还没散去。

       三月的阳光照在大地上,冰寒的原野升起氤氲雾气。

       火药燃起的白烟与雾气混合一起,给惨烈的战场平添一抹神秘色彩。

       炮群驻扎在宁远城东五里土坡上,正在对迷雾中的敌人持续炮击。

       开原各式火器轮番登场,从四磅野战炮到十二磅红夷大炮,从神火飞鸦到拉发地雷。

       各种爆炸声混在一起,仿佛在进行炮火展览。

       按照平辽侯将令,炮群须对标定区域进行饱和攻击。

       “要给辽镇和宣府镇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刘招孙对两位炮团主官的原话。

       开原炮团副团长韩真义望向漫天纷飞的炮火,看着密集的铁球穿透大雾,飞向一里外的目标,脸上露出满意微笑。

       每次炮击,都能听到迷雾中传来阵阵惨叫声和战马嘶鸣声。

       韩真义郁积多日的愁绪渐渐消散,平辽侯为隐藏己方实力,没有将野战炮全部投入战场,所以这些天炮兵在宁远城下一直被动挨打,伤亡也颇为惨重。

       现在,风水终于要轮流转了。

       “老王!”

       韩真义望着远处王长之模糊背影,大声吼叫。

       因为长时间操炮,炮兵早早患上了耳聋耳鸣等职业病。

       韩真义病得不轻。

       “老王!!”

       老王正挥舞令旗,指挥一队火铳兵往前推进。

       伏击开始前,邓长雄从第二军抽调两百火铳兵,协助炮兵守卫炮群。

       近卫第二团出征前刚刚装备新式燧发火铳,是六个近卫军中最先装备的,全军上下对此都很关注,炮团也不例外。

       之前安装的插塞式刺刀存在连接不牢,妨碍射击等缺点,很多战兵都不愿使用。

       茅元仪和雷匠头率领工坊上千工匠,经过半年多时间尝试,后来终于找到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

       他们用套管将刺刀固定在枪管外部,改良后的刺刀更加坚固牢靠,刺刀长度一尺七寸,加上燧发枪三尺五寸的长度,刺刀总长度超过大多数兵刃,近战突刺不落下风。

       炮群侧翼五十步,一尺三寸的刺刀组成薄薄的步兵方阵,刺刀斜斜指向迷雾,防御敌兵突袭。

       韩真义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他不相信在四百六十门火炮近距离轰击下,还有人能继续存活。

       不要说辽镇,就是近卫军恐怕也无法坚持。

       韩真义甚至有点同情祖大寿和他的三千家丁。

       同情归同情,炮还是要打完的。

       “韩营官,六磅野战炮发射五轮了,还打不打?”

       韩真义对着眼前气喘吁吁的传令兵,大声吼道:

       “继续打!平辽侯说了,是饱和轰击!只要没炸膛,就继续打!”

       传令兵答应一声,眼中露出惊恐之色。

       这时,王长之从前面退回来,身上沾着血迹。

       “王团长,咋了?”

       “没事,刚才祖家家丁,让我们刺死了。”

       韩真义点点头,盯着不远处的野战炮,询问老搭档。

       “老王,今天咱们打多少了?”

       王长之贴着韩真义耳朵大声喊:

       “三千五百发,火箭数不过来!”

       韩真义听到这个数字,高兴的合不拢嘴,得意笑道:

       “乖乖啊,三千五,只是一个时辰,对面几千人马都让咱们打残了。”

       “看来,看来这以后打仗还是得靠咱们炮兵啊!火炮为王。”

       王长之没功夫感慨,他用震破耳膜的声音贴着老搭档的耳朵,用尽力气吼道:

       “老韩!咱们得抓紧了,让后面的火箭也一起发射,等会儿辽民和外番就上来了,他们要找辽镇报仇!”

       ~~~~~

       突然出现的大雾,出乎刘招孙预料。

       如同昨晚城头狙杀他的火铳兵。

       意外总是不期而至。

       那阵火铳爆裂打断了平辽侯对古典音乐的鉴赏,将他从高山流水的美好幻想直接拉回到残酷血腥的现实。

       刘招孙很生气。

       无论是突发的大雾还是突然的火铳袭击,穿越者所能做的,都只有顺势而为。

       既然宁远城中有那么多人想要自己死,他便只好满足大家的心愿。

       去死。

       昨晚帐篷里死了人,不过死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卫兵。

       那是个刚从骑兵营选拔上来的新兵,只比刘招孙小一岁,一脸的痘子。

       火铳响起时,卫兵下意识挡在平辽侯面前,替刘招孙挡住一枚铅弹。

       铅弹从后背射入,在卫兵前胸射出个碗口大小的窟窿,内脏和肠子流了一地。

       卫兵当场死去。

       其实刘招孙昨晚只想聆听笛声,收敛收敛身上的杀气。

       宁远之战爆发后,每天都有数千人死伤,刘招孙越发觉得自己正在成为一个屠夫,虽然他知道这是每一位君王的必经之路。

       笛声戛然而止,卫兵死不瞑目。

       笛声是假的,死亡才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杀人吧。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引蛇出洞。

       “炮击结束后,让辽民和外番持续不断冲击,辽镇欺压他们这么多年,也该偿还了。”

       “让王增斌率骑兵营两翼包抄,切断尤世威的退路,击溃斩杀,本官要让其他边军知道,和我开原为敌,是什么下场!”

       刘招孙望着逐渐失控的世界,挥舞中军令旗,对传令兵杀气腾腾道。

       ~~~~~

       祖大寿骑在马背上,在一众家丁的护卫下,跌跌撞撞望向奔走。

       开原军震天动地的炮声由远及近,头顶上掠过橘红色的火光,周围宛若地狱。

       战马被密集的炮火声惊吓,乱蹬马蹄,嘶鸣着狂奔而去。

       一个家丁被马匹掀翻,左脚挂着鞍具,头部着地,嘴里发出不似人声的嚎叫,迅速消失在一片白雾中。

       祖大寿呆呆望着眼前混乱的场景,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又是一道火焰从头顶掠过,不远处,传来尖锐的呼啸声和几声爆炸。

       距离祖大寿十步之外,大雾中忽然冲出几个奔跑的火球,那是几个被神火飞燕桐油点燃的祖家家丁。

       “刘招孙,为何要如此对待辽镇?”

       祖大寿浑浑噩噩骑在马背上,任由家丁牵着他往前走。他心中懊恼不已,后悔刚才带家丁出城。

       早知道开原军会伏击自己,没想到他们的炮火如此猛烈。

       辽镇携带的弗朗机炮在开原军火炮面前,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遭遇伏击半个时辰后,辽镇炮手们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火炮在什么位置。

       祖大寿像没头苍蝇似得在大雾中到处乱撞。

       他和弟弟祖大弼、妹夫吴襄早已跑散,身边只跟着家丁头子王荣,还有两百多个没跑散的家丁。

       迷雾中到处都是受伤的战兵,他们极少数被炮弹直接打中,很多人都是被迸飞的石块轻伤,却乱叫着四散奔逃,带动着家丁也跟着到处乱跑。

       周围惨叫声让祖大寿心烦意乱。

       王荣紧走在最前面,挥刀劈砍前面挡路乱跑的战兵,一边给祖大寿开路,一边大声喊叫,收拢那些跑散的家丁。

       “大帅!咱们离城墙不远,最多只有五六里,等雾气散开,一溜烟就过去了!”

       家丁头子跟随祖大寿多年,关键时刻,显出对主子的忠诚。

       “等回了宁远,咱们宰了王在晋和那几个太监,大不了逃到山海关去!这群客军还想占咱们的地盘,瘪犊子玩意儿!”

       祖大寿耷拉着脑袋,没听王荣说话,他竖起耳朵,疑惑对周围家丁道:

       “炮声停了。”

       噗嗤一声,王荣旁边一名家丁脖颈被一支重箭射穿,握住箭羽,身子软软跌落马下。

       接着,雨点般的重箭嗖嗖的从侧面穿出雾霾,噗噗的射在周围家丁身上。

       祖大寿连忙举起铁臂手格挡,捡起地上一支,是带三寸箭镞的菠菜叶状破甲锥。

       “是建奴的重箭!”

       “是刘招孙的建州奴才上来了!杀光他们”

       祖大寿大吼一声,所有家丁立即下马,睁大眼睛望向周围。

       弓手朝重箭飞来的方向射出去两波重箭。

       迷雾中传来一片惨叫声。

       刚才这轮袭击,祖大寿损失六名家丁,这些家丁皆是辽镇精锐,战力与建奴巴牙剌不相上下,是祖家在辽西立足的武力根本。

       家丁纷纷从马背取下圆盾,提着标枪、三眼铳,将腰刀和短弩架在盾牌刀架上,警惕注视四周。

       前方约十步外突然出现一个黑影,祖大寿举起三眼铳,也不瞄准就朝对面射去,与此同时,那黑影右手一动,祖大寿与后金交手多年,一看就是扔铁骨朵的动作,连忙侧身躲闪。

       “杀光鞑子!”

       一时之间,弓弦震动与火铳爆鸣响成一片,在短短十几步的距离内,双方相互射杀,周围传来阵阵惨叫之声。

       对面建奴人数没有祖家家丁多,很快便处于下风。

       对面射出的重箭越来越少,最后一柄飞斧投掷过来,杀入一个家丁面门,周围几名家丁一拥而上,将十步之外的建州鞑子剁成了肉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