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芯片的问题
黄豪杰已经看过陆河县x射线激光器基地的建设进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技术相当成熟,工程预计在今年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可以竣工。
然后调整和初步实验两三个月,也就是说铁银常温超导体,预计在明年四月份可以小规模量产。
一旦拥有常温超导体,银河科技的芯片就必须上马了。
所以这一次张汝京离职,对于黄豪杰而言是一个机会。
他需要一个对于芯片行业了如指掌的人,来给银河科技的芯片公司掌舵。
而张汝京就非常合适,对方对于芯片行业的工厂建设非常拿手,而这正是黄豪杰需要的。
加上对方人品还可以,黄豪杰决定和对方接触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将张汝京拉到银河科技来。
不过由于超导量子芯片的资料完整度非常低,截止目前不过是8%左右。
黄豪杰已经决定,先生产超导电子芯片。
事实上超导量子芯片和电子芯片的工艺大同小异。
自从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技术大行其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随着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元件越做越小,集成电路技术现在正逼近其极限,而摩尔定律也即将失效,电子芯片的性能已经差不多到极限。
而且尽管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与日俱增,但是有一些难题是计算机根本无法解决的,例如大数的因式分解,理论上只要一个数足够大,这个难题够目前最快的计算机忙几亿年的。
所以新的计算机,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目前未来计算机的路线上,主要要三条路,分别是: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也分非常多分支,而超导量子计算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其他还有光量子、离子阱、超导电路、金刚石色心和半导体量子点都是有希望用来做量子比特,也就是量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同样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当然和量子计算机一样,材料是一个大问题,如何设计也是非常麻烦。
至于生物计算机,这东西又叫dna计算机或者分子计算机,外国人早就研发过了,运算速度也非同凡响,但是如何读取数据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而黄豪杰现在手上拥有常温超导体技术,他当然倾向于超导量子计算机。
另外那8%量子芯片技术资料,也不是完全用不到。
他发现其中有一种技术可以用在芯片工艺上面。
就说一下目前的电子计算机芯片工艺,芯片的制作过程和华国所处的水平(因为台岛和大陆现在处于分治状态,所以台岛的芯片技术不等同于华国)。
硅,这玩意儿需要氯化了再蒸馏,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硅,切成片就是我们想要的硅片。
硅的评判指标就是纯度,你想想,如果硅里有一堆杂质,那电子就别想跑顺畅。
太阳能级高纯硅要求99.9999%,这玩意儿全世界超过一半是华国产的,早被玩成了白菜价。
芯片用的电子级高纯硅要求99.999999999%(别数了,11个9,又称为n11),几乎全赖进口
听说苏省的鑫华公司正在研发,计划初步实现年产0.5万吨,而华国一年进口15万吨。
高纯硅的传统霸主依然是汉斯刻蚀机也在路上了,所以美丽坚很贴心的解除了对华国刻蚀机的封锁。
在晶圆上注入硼磷等元素要用到“离子注入机”,今年国内好像要第一台国产商用机,水平不知道。
离子注入机70%的市场份额是美丽坚应用材料公司的。
涂感光材料得用“涂胶显影机”,东瀛东京电子公司拿走了90%的市场份额。
即便是光刻胶这些辅助材料,也几乎被东瀛信越、美丽坚陶氏等垄断。
芯片做好后,得从晶圆上切下来,接上导线,装上外壳,顺便还得测试,这就叫封测。
封测是台岛的天下,排名世界第一的日月光,后面还跟着一堆实力不俗的小弟:矽品、力成、南茂、欣邦、京元电子。
华国的三大封测巨头,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混的都还不错,毕竟只是芯片产业的末端,技术含量不高。
硅原料、芯片设计、晶圆加工、封测,以及相关的半导体设备,绝大部分领域华国还是处于“任重而道远”的状态。
那这种懵逼状态还得持续多久呢?根据“烧钱烧时间”理论,掐指算算,大约是2030年吧!
华国国院印发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华国芯片的总体水平差不多处在刚刚实现零突破的阶段,虽然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但每个领域都在跟进。
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