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六章 必须直面的人
和“音速”双机采用的急跃升规避策略不同,“宸龙”双机在发射一批次pl-12导弹后就立即调头,力图在导弹迫近之前尽可能远远飞离,然后再设法甩掉这些高速飞来的棘手威胁。
面对强敌,摆出一副迎面对决态势的“宸龙”双机,实际上已经在执行龙云下达给边超的指示,但是他们的策略会奏效么?
作为轻松杀入预选赛复赛的强势组合,“音速”的李氏兄弟显然不是泛泛之辈,发觉雷达告警器的鸣响消失、和雷达扫描而得的目标参数变化之后,他们马上判断对手想掉头逃跑,这时候必须马上做出抉择!
快速在心中权衡一下,借助火控系统提供的导弹预定航迹来分析,“音速”长机李冰这时候考虑到己方的导弹已经飞出二十多千米,后劲必定已经不足,不见得会对扭头跑路的对手造成多大威胁;但是这时候,继续发射超视距导弹追击也未见有多么明智,在敌机侧转规避的情况下,1473雷达的跟踪距离还在下降,无法为导弹提供良好的中段导引。
作为单发轻型战斗机,歼-10a“猛龙”的载弹量毕竟有限,今天“音速”的两架战机都只带了四枚pl-12;如果匆忙发射,会不会全部落空而进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短暂的思考,就让李冰做出了决定。
在无线电里,他命令僚机李川不要贸然开火,而是先进入机动甩脱对手的导弹。再追上去伺机使用剩余的四枚pl-12进行尾追攻击!
随着导弹的不断奔袭。人头攒动的观战大厅里。大屏幕上的天空背景下正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对抗景象;一边是飞速逃逸的战机、和猛追不舍的导弹,另一边则是迎头赶上的蓝灰色“猛龙”,在与迎面而来的导弹进行凌厉的机动对抗。
双方都在规避导弹,至于那一种策略更实用?
天空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可没有什么一定之规;从五千五百米高度加力全开、一边俯冲一边提速的“宸龙”双机,在加速飞出了二十千米左右时,雷达告警器的x波段鸣响就在几次变化之后彻底停息。显然是对手的导弹已经成为强弩之末,选手放弃了雷达导引,即使弹上自导头立刻开机搜索、也跟不上“猛龙”的逃逸动作了。
仅仅依靠转向加速就甩掉了导弹,看来对手的发射时机相当早!
身处万里之遥的独立营通讯室里,刚刚下达过指令的龙云这样想着,他本来还打算点拨一下边超,让他带领刘威进入急剧俯冲、加破s机动去对抗“音速”的来袭导弹,现在看来这已经不必要了。
刚刚发生雷达接触,就进行超视距导弹齐射,“音速”的这一对李氏兄弟的确是相当急迫的类型啊。
甩脱了一波导弹威胁。边超和刘威分别爬升调头回到面向对手的方向,很快出现的雷达回波让他们意识到对手也避开了超视距导弹的攻击。两组歼-10a的第一批次导弹攻击都落了空。
然而这种脆弱的平衡态,也只是在天空中转瞬即逝;随着雷达告警器的“滴滴”提示,边超发现正在从机动规避中改出、提速的“音速”双机又开始发力,显然他们携带了很多中距导弹,现在正在进行第三、甚至第四批次的攻击。
怎么,这是要下导弹雨么?
如果是初出茅庐的生手,面对这样接连不断的超视距导弹攻击,很可能就会惊慌而犯错。
但是现在,不说在远方运筹帷幄的龙云,就连边超也已经是一名经验颇为丰富的选手,面对“音速”的第二次突击,驾驶零幺号“猛龙”的年轻人果断选择了应战。
既然对手就要杀到,“宸龙”双机也没有冲刺对攻的意思,在龙云的指挥下,他们沿着一条并不陡峭的盘旋航迹上升积累能量,只需要等着“音速”的后续导弹冲上来、然后把它们甩掉,剩下的就是真正决胜的目视格斗了!
从座舱里看去,晴朗的高空与下方的阴云形成的反差格外强烈,边超一边爬升、一边不时的窥探四周,根据rig-25那样的变态战机的确可以飞的比导弹还快,这种事可不是说说玩而已的。
颇为利索的甩脱了鲜红色导弹的威胁,从大角度俯冲中费力改出,刘威注意到身后天空中的扭曲烟迹竟然有两条,显然,对手的这一次攻击都是瞄准他而来,却被连续的机动和红外干扰措施给晃了过去。
出击没有几回的新人,竟然在两枚pl-8c的攻击下安然无恙?
对自己的格斗能力有了一些信心,刘威兴奋的紧握拳头,他在驾驶舱里四处环顾,马上就见到了发生在高远天际下的激烈缠斗。
远战之后的狭路相逢,在刚才一场导弹对抗中仍然没有任何斩获,“音速”的李氏兄弟已经收起了任何的轻敌之心,他们已经确认,哪怕“宸龙”一哥暂时缺阵,这支新成立的战队实力依旧了得;不仅如此,就连之前屡屡出差的那架僚机,现在好像也有点上了道,变得相当不容易对付!
对抗经验极其丰富,李氏兄弟的直觉自然没错,然而他们恐怕绝不会想到,现在掌控零幺号“猛龙”与他们周旋的,其实就正是两人颇为忌惮的“宸龙”一哥。
驾驶银灰色的零幺号歼-10a迎击当面的“音速”双机,用远程连线的方式去控制一架战斗机,仅仅面对毫无景深的平板显示屏、视场条件相当恶劣的龙云深深吸一口气,他几乎在触摸屏上使出了浑身手段,驾驭着鸭式布局的“猛龙”在天空中纵横冲击;而弹药消耗甚巨、这时候都只剩下一枚格斗导弹的李氏兄弟,也深知情形险恶,他们现在都只有一次导弹攻击机会,如果还不能抓住战机就只能被动挨打。
遥控战机参与航空竞技,这种事的难度,其实要比打游戏高得多。
所谓“远程控制系统”,仅仅依靠速率堪忧的一条通讯线路,传递过来的战场讯息可想而知会极其有限,眼前的屏幕显示,也绝不等同于飞行员真实的肉眼所见。
将战机与飞行员位置分离,这套看上去意义非凡的系统,之所以仍然处在试验阶段,主要就是受实时传递海量信息的要求所限,天空中的景象,不可能被传感器百分百无失真的捕捉到,然后还要在极低的延时要求下一路馈送到控制端;当然,真正的无人战机,这种系统会有“过载无顾虑”的莫大好处,然而现在零幺号“猛龙”的机体过载上限仍然是空载9g、更别说机舱里还坐着一位飞行员,让龙云不能随心所欲的随便拉出大过载机动。
即便如此,对歼-10a的战斗能力熟稔于心,远程连线的龙云,实力仍然不是懵然不知的李氏兄弟可以轻易抵挡。
双方都抱着攻敌必胜的决心在全力施展,激烈格斗的闪躲腾挪,天空中的一条条白色航迹马上就变得纷繁芜杂;进入一对二的较量之后,使出一串大半径桶滚、紧接着的急剧侧转,龙云干脆利索的甩脱了“音速”长机的追捕,他在进行了一个虚张声势的高yoyo动作后,勉强抓住一个时机,却又被“音速”僚机的敏捷动作给溜了过去。
蓝灰色的身影,倏忽间便从视野中消失不见,简直就像是条滑腻腻的泥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