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田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设置
下一章

第57章 扶贫路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问题反馈|


       上午九点钟,程昭昭的面包车抵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他找好了停车的位置,把车川停靠好。

       停好车,他下车步行。

       抬头一望,这个烈士陵园依山而建。

       此时是金秋时节,这座位于大巴山上的烈士陵园,周围披上了绿装。

       那是一种墨绿色。

       颜色深而厚重,也有一点点像将军绿。

       虽然不是春天,见不到春天的翠绿,不是夏天,看不见夏天的油绿,可是,秋天的绿色,更增添了陵园的肃穆气氛。

       程昭昭拾级而上。

       他看到石级的两旁,沿石级摆放有盆栽植物。

       盆栽不是很高大,里面的植物正盛开着金色的花朵。

       金灿灿的色彩,光鲜夺目,那是一朵朵金菊。

       秋天,金菊代表着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爱戴,开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程昭昭也是人民的一员啊!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入口处,有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的铁血丹心广场。

       广场上,屹立着一座名为:“铁血丹心”石刻雕塑。

       雕塑表现了红军当年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

       千秋大道是烈士陵园中贯穿迎宾广场、陵园集墓区、无名烈士纪念园中轴线的一部分。

       它全长425米,共9个纪念平台,341步青石板梯步,与1934年1月迁入通江县王坪村的时间契合。

       梯步最宽处35米,最窄处12米,寓意红军1935年12月撤离川陕苏区北上,那时是12月入川相对应。

       程昭昭沿着千秋大道拾级而上。

       映入他眼帘的是气势雄伟壮观的烈士陵园牌坊。

       牌坊高12.5米,宽25米,6柱5门,由纯白色玉雕琢而成,重达800余吨。

       进入牌坊大门,是占地面积35亩的陵园核心区。

       陵园核心区建有英勇烈士纪念碑1座、红军烈士集墓1座、师团职烈士墓40座。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由陵园、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王坪新村三部分组成。

       这个陵园面积达到350亩。

       整个通江县域内,有50处、11428座、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共埋藏红军烈士25048名。

       2012年5月,修缮峻工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园,累计接待930万人次缅怀革命先烈。

       今天,程昭昭慕名而来,他这个新中国成长下的青年,终于见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真容。

       此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4年9月,烈士纪念日前夕,通江县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学生、部队官兵、社会各界群众前来陵园纪念先烈。

       程昭昭看见在这个国庆假日,有不少参观陵园的群众。

       园区一隅,专门划有一处献花圈的地方,那里,已经献上了好几个花圈。

       参观陵园的群众,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朵小菊花。

       程昭昭像那些游人一样,也在放小菊花的地方,拿到一朵鲜菊花。

       前来缅怀先烈们的群众,他们都很自觉地依秩序排队,向先烈献上了手中的小菊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18A+
默认贵族金护眼绿羊皮纸可爱粉夜间